-
公开(公告)号:CN114180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82486.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用一体化收放起落架,包括机轮、轮胎、扭力臂、一体化缓冲器、电磁换向阀、内置贮油箱的一体化撑杆、应急放气瓶、油箱、电机泵、控制盒和液压管路,其中:一体化缓冲器的上端与机身接头固定,下端通过扭力臂与机轮、轮胎连接,一体化缓冲器通过液压管路与撑杆的内置贮油箱连接;电磁换向阀装在撑杆上,电磁换向阀与油箱、撑杆的内置贮油箱、应急放气瓶连接,电机泵与油箱连接,控制盒与电机泵、电磁换向阀接通;一体化撑杆的外筒端部铰接在一体化缓冲器的外筒侧面上,一体化撑杆的内筒端部铰接在机身的接头上。本发明提出的起落架结构具备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系统可靠性高的突出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6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340592.6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5/6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起落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簧式飞机起落架,该卷簧式飞机起落架包括:转轴,设置在飞机起落架接头的双耳片中,且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卷簧,设置在转轴外周,其内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外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摇臂,沿转轴径向设置,且其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轮胎,设置在摇臂的另一端。该起落架设置卷簧作为缓冲和吸能的部件,完全采用机械传动,与油气式缓冲器起落架相比不存在气体和油液的存储密封问题,结构相对简单,且各部件可暴露于外界,处于可见状态,方便检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8087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1230973.4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弹性的浮动活塞,属于直升机起落架结构设计领域。包括外活塞(1)、内活塞(3)以及孔用挡圈(4),所述外活塞(1)滑动设置在活塞筒(9)内,并将所述活塞筒限定出第一气腔与第一油腔,所述外活塞(1)在朝向所述第一油腔的一侧设置有盲孔,所述内活塞(3)滑动设置在所述盲孔内,孔用挡圈(4)设置在所述盲孔的开口端,用于限制所述内活塞(3)自所述盲孔内滑出,内活塞(3)将所述盲孔限定出第二气腔与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的油液能够通过所述孔用挡圈(4)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油腔的油液流通。本发明可满足起落架对缓冲器开启力的设计需求。尤其是对于已有结构影响小,便于结构更改,且不影响缓冲器着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0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382486.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用一体化收放起落架,包括机轮、轮胎、扭力臂、一体化缓冲器、电磁换向阀、内置贮油箱的一体化撑杆、应急放气瓶、油箱、电机泵、控制盒和液压管路,其中:一体化缓冲器的上端与机身接头固定,下端通过扭力臂与机轮、轮胎连接,一体化缓冲器通过液压管路与撑杆的内置贮油箱连接;电磁换向阀装在撑杆上,电磁换向阀与油箱、撑杆的内置贮油箱、应急放气瓶连接,电机泵与油箱连接,控制盒与电机泵、电磁换向阀接通;一体化撑杆的外筒端部铰接在一体化缓冲器的外筒侧面上,一体化撑杆的内筒端部铰接在机身的接头上。本发明提出的起落架结构具备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系统可靠性高的突出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39824.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防扭装置,所述防扭装置包括:第一防扭臂,包括下部端面;第二防扭臂,包括上部端面;安装轴,包括自润滑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扭臂和所述第二防扭臂通过所述安装轴与外筒和活塞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防扭臂与所述第二防扭臂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上部端面与所述下部端面贴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润滑防扭装置及具有其的飞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直升机前/尾起落架防扭问题及其润滑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40592.6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5/6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起落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簧式飞机起落架,该卷簧式飞机起落架包括:转轴,设置在飞机起落架接头的双耳片中,且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卷簧,设置在转轴外周,其内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外端与机身固定连接;摇臂,沿转轴径向设置,且其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轮胎,设置在摇臂的另一端。该起落架设置卷簧作为缓冲和吸能的部件,完全采用机械传动,与油气式缓冲器起落架相比不存在气体和油液的存储密封问题,结构相对简单,且各部件可暴露于外界,处于可见状态,方便检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429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34416.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落架雪橇拉杆装置,属于直升机起落架设计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外筒、活塞杆、弹簧、限位接头;外筒设置在起落架缓冲器上,所述活塞杆设置在起落架雪橇上,活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外筒内孔中;限位接头设置在外筒和活塞杆的连接处,限位接头、外筒内壁、活塞杆外壁共同形成封闭空间,弹簧套接在活塞杆杆体外侧并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可达到直升机雪橇保持姿态的目的;同时,对于拉杆装置的设计,可以使雪橇始终保持在上翘姿态,有利于直升机着雪或滑行时,雪橇不会插入积雪中,直升机能够顺利滑到积雪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6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931324.X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柱式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撑杆(5)、上扭力臂(2)、下扭力臂(4)和机轮(3),其中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的外筒(1)的上部关节轴承和撑杆(5)一端的两个耳片与机身连接,撑杆(5)另一端的两个耳片与上扭力臂(2)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连接,下扭力臂(4)与缓冲支柱的活塞杆(6)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的靠机轮(3)侧,下扭力臂(4)与活塞杆(6)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另一侧,上扭力臂(2)和下扭力臂(4)连接,机轮(3)固定在活塞杆端部的轮轴上。本发明的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撑杆和扭力臂的布局,能够解决支柱式起落架横向轮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82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227879.3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起落架,属于直升机起落架结构设计领域。所述起落架包括第一缓冲器、第二缓冲器、摇臂以及作动筒,其中,第一缓冲器的一端连接机体,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摇臂上,所述摇臂的一个端部铰接所述作动筒的一端,另一端铰接在机体上,所述作动筒的另一端连接在机轮轴上,所述第二缓冲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作动筒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摇臂上。本发明起落架对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强,具备动态平衡控制能力,自适应工作模式下能在大角度范围内维持机体平衡。自适应工作模式可替代鱼叉的功能,故另一方面能降低直升机结构重量,且舰面不需要助降格栅。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6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31324.X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柱式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撑杆(5)、上扭力臂(2)、下扭力臂(4)和机轮(3),其中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的外筒(1)的上部关节轴承和撑杆(5)一端的两个耳片与机身连接,撑杆(5)另一端的两个耳片与上扭力臂(2)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连接,下扭力臂(4)与缓冲支柱的活塞杆(6)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的靠机轮(3)侧,下扭力臂(4)与活塞杆(6)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另一侧,上扭力臂(2)和下扭力臂(4)连接,机轮(3)固定在活塞杆端部的轮轴上。本发明的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撑杆和扭力臂的布局,能够解决支柱式起落架横向轮距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