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行人头部撞击车身过程中头部伤害最小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6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91833.4

    申请日:2018-12-20

    IPC分类号: B60R21/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行人头部撞击车身过程中头部伤害最小化的方法,其包括根据头部伤害指标获得理论最优头部加速度曲线的形状;根据理论最优头部加速度曲线的形状获得可实现的头部加速度曲线的形状;确定可实现的头部加速度曲线中拐点处的数值,以确定可实现的头部加速度曲线;比较实际头部加速度曲线的峰值和可实现的头部加速度曲线的峰值的位置关系,以确定车身可变形空间利用率。本发明提供的实现行人头部撞击车身过程中头部伤害最小化的方法,通过提供一种可实现的头部加速度曲线,使实际头部加速度曲线的峰值和可实现的头部加速度曲线的峰值进行比对,从而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车身上需要优化改进的方向,以实现头部撞击损伤最小化。

    一种汽车车门内板结构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407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46552.1

    申请日:2018-02-12

    IPC分类号: B60J5/04

    CPC分类号: B60J5/048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内板结构,所述内板和门框采用整体式压铸一体成型,且所述内板和门框材质均为镁合金;所述内板包括内板中间背板、铰链连接板和门锁安装板,所述内板中间背板、铰链连接板和门锁安装板均一体成型;所述门锁安装板的厚度和铰链连接板的厚度均大于内板中间背板的厚度,所述内板中间背板的厚度大于内板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镁合金材料,且各区域采用不同的厚度,更好的满足了汽车轻量化的需要。同时镁合金内板采用了压铸工艺和整体式设计,保证了结构集成部分内板附件,还减少了车门装配过程中需要的零件的数量,方便了装配。

    一种汽车纵梁传力结构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066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94002.5

    申请日:2021-06-22

    IPC分类号: B62D2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纵梁传力结构,包括前围板和发舱纵梁,两根发舱纵梁分别垂直设置在前围板的同一侧。中央通道,中央通道设置在前围板的中间部位,且朝向远离发舱纵梁的方向设置。前地板纵梁,前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前地板纵梁分别架设在前围板上的两个连接槽内,且每根前地板纵梁与对应的发舱纵梁搭接。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后地板纵梁设置在中地板与前地板纵连的连接处,并朝向远离前地板纵梁的方向延伸。本发明简化了发舱纵梁与前围板、中央通道以及门槛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发舱纵梁所受到的碰撞力能够朝向门槛的方向。通过前地板纵梁斜向设计、后地板纵梁型面优化,提高前地板纵梁与后地板纵梁传力效率。

    一种汽车纵梁传力结构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066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94002.5

    申请日:2021-06-22

    IPC分类号: B62D2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纵梁传力结构,包括前围板和发舱纵梁,两根发舱纵梁分别垂直设置在前围板的同一侧。中央通道,中央通道设置在前围板的中间部位,且朝向远离发舱纵梁的方向设置。前地板纵梁,前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前地板纵梁分别架设在前围板上的两个连接槽内,且每根前地板纵梁与对应的发舱纵梁搭接。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后地板纵梁设置在中地板与前地板纵连的连接处,并朝向远离前地板纵梁的方向延伸。本发明简化了发舱纵梁与前围板、中央通道以及门槛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发舱纵梁所受到的碰撞力能够朝向门槛的方向。通过前地板纵梁斜向设计、后地板纵梁型面优化,提高前地板纵梁与后地板纵梁传力效率。

    一种前地板上横梁组件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429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21184.0

    申请日:2020-12-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地板上横梁组件及电动汽车,其中,所述前地板上横梁组件包括前地板和横梁结构,其中,所述前地板用于设于汽车两侧的门槛之间,所述横梁结构包括横向跨设于所述前地板上方的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呈平齐设置,如此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所述上横梁既可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也可将碰撞侧的门槛受到的冲击力顺利传递到未碰撞侧的门槛,从而避免上横梁发生折弯,防止所述前地板上的电池受到挤压,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流水槽盖板总成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73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53615.4

    申请日:2020-11-25

    IPC分类号: B60R13/04 B60R13/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水槽盖板总成,包括:流水槽本体,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前板、以及分别自所述前板的上端及下端朝后侧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前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围合构成一导向槽;盖板,设于所述流水槽本体的后方,且所述盖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流水槽本体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盖板共同盖设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口设置;其中,所述盖板的下端相对所述第二侧壁沿前后向可调节设置。本发明公开的流水槽上盖总成,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流水槽盖板总成各部件安装精度不可调的问题。

    车辆乘员舱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842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43691.4

    申请日:2018-12-17

    发明人: 鲁后国 张龙 华睿

    IPC分类号: B60N2/4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乘员舱,包括:前围;座椅左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座椅右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且与所述座椅左梁并排地间隔设置;加强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的背面、所述座椅左梁的背面以及所述座椅右梁的背面。本发明的车辆乘员舱,座椅左梁和座椅右梁均与前围固定连接,并且前围、座椅左梁以及座椅右梁上均设置有加强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加强件提供更强的支撑保护,同时,前围向后溃缩时,会带动座椅左梁、座椅右梁一同向后移动,减少或避免了与车辆前方的结构碰撞造成的伤害。

    一种汽车座椅颈部损伤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401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1100438.2

    申请日:2016-12-05

    IPC分类号: G01M13/00

    CPC分类号: G01M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颈部损伤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座椅鞭打实验中分别设置第一加速度计、第二加速度计以及第三加速度计;根据第一加速度计与第二加速度计测量的局部X向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计算得到最大颈部损伤指标出现的第一时刻;根据第三加速度计与第一加速度计测量的全局X向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通过坐标系转换和积分转换得到假人相对座椅座盆的后移量时间历程曲线;由后移量时间历程曲线确定第一时刻假人相对座椅座盆的后移量;通过拍摄装置拍摄的照片,确定第一时刻座椅靠背的转动角度;根据后移量与转动角度,确定在第一时刻假人相对于座椅靠背的位置。通过本发明,为提高座椅的颈部保护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