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4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1949.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质量铸造铝合金低真空熔炼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低真空熔炼炉中熔炼无锂铝液;S2、向无锂铝液中吹惰性气体并向无锂铝液中加入锂,熔炼形成铝锂熔体;S3、在低真空超声振动条件下继续熔炼铝锂熔体,对铝锂熔体进行精炼;S4、开启熔炼炉的炉盖,除去熔体表面的熔渣后将铝锂熔体浇注到模具中进行浇铸,冷却后形成铝锂合金。本发明高质量铸造铝合金低真空熔炼制造方法能够避免铝锂合金熔炼过程中的氢化氧化反应、以及锂在空气环境中的烧损,提高了锂元素的利用率,克服了铝锂合金的气孔、成分偏析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2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96984.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压铸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其包括(1)对大型压铸件进行初步结构设计;(2)通过壁厚统计模块获得大型压铸件某点的壁厚与某点到浇筑口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3)通过CAE力学性能计算模块构建大型压铸件服役时各点的应力与各点到浇筑口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4)数据提取模块提取每个点与浇筑口的距离si、应力大小Ri、原始壁厚di数据;(5)结构快速优化设计模块优化设计大型压铸件该点处的壁厚di0。该大型压铸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用于对大型压铸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压铸件力学性能的情况下实现压铸件产品的轻量化、壁厚合理化,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合理性,降低压铸件产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277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06037.0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顶盖热变形控制结构,包括压板,压板用于将铝合金顶盖固定连接在车身侧围上,压板上设置有支撑部和定位部,且支撑部与定位部在压板的同侧,支撑部的端面到压板表面的距离大于定位部的端面到压板表面的距离;铝合金顶盖上设置有与定位部配合的沉台槽,沉台槽与定位部之间存在有间隙;铝合金顶盖上还设置有避让部,支撑板穿过避让部固定设置在车身侧围上,且避让部与支撑部之间存在有间隙。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顶盖热变形控制结构,解决了铝合金顶盖发生热变形后,同时又受到顶盖固定结构的挤压而发生塑形变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铝合金顶盖与车身侧围分开加工而导致存在色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4247.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湖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部件力学性能可视化分析方法与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扫描并逆向建模;(2)对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拉伸件的切割制作拉伸试样;(3)将每一个拉伸试样的代号与其在一体化铝合金压铸件中的具体位置一一对应并记录;(4)将拉伸试样进行力学拉伸试验;(5)向每一个拉伸试样的几何位置赋值;(6)相近的两个参考点之间的无数据的空白点采用反权重插值方法进行数值插值;(7)形成拉伸试样不同位置点的力学性能云图。该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部件力学性能可视化分析方法与系统用于对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部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实现实际铝合金压铸部件产品的性能与设计仿真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28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904294.0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包括车身覆盖件、B柱内板以及B柱上部连接件,车身覆盖件和B柱内板相互贴合连接,且两者的中间部位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凹陷并形成加强空腔;加强空腔内设有B柱加强板和B柱上铰链加强板,B柱加强板的两端连接在车身覆盖件和B柱内板的连接处之间,且B柱加强板朝向车身覆盖件的方向凹陷;B柱上铰链加强板设置在B柱加强板的凹槽内;B柱上部连接件设置在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之间,且其两端连接在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的连接处之间。本发明可有效提高B柱上部结构稳定性及强度,极大增加B柱截面Y向压溃力,提高车身B柱上部的抗弯折、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78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06726.2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种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其中,侧围加强结构包括侧围和加强板,其中,侧围包括围板结构,围板结构包括主围板结构以及连接围板结构,加强板设于侧围,加强板呈一体设置,加强板包括分别对应主围板结构以及连接围板结构设置的第一加强板段以及第二加强板段,第一加强板段的板厚大于第二加强板段的板厚,由于第二加强板段的厚度小于第一加强版段的厚度,减少了第二加强板段的重量,同时加强板采用一体设置,避免了不同厚度加强板之间的焊接,消除了焊接处的应力集中,既保证了侧围的安全的性能,又避免了增加焊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27521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143011.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该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包括: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减震器塔本体、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一体铸造成型。本发明将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铸造集成在一体,提高了结构总成的模块化程度、刚度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34012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1100438.2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颈部损伤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座椅鞭打实验中分别设置第一加速度计、第二加速度计以及第三加速度计;根据第一加速度计与第二加速度计测量的局部X向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计算得到最大颈部损伤指标出现的第一时刻;根据第三加速度计与第一加速度计测量的全局X向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通过坐标系转换和积分转换得到假人相对座椅座盆的后移量时间历程曲线;由后移量时间历程曲线确定第一时刻假人相对座椅座盆的后移量;通过拍摄装置拍摄的照片,确定第一时刻座椅靠背的转动角度;根据后移量与转动角度,确定在第一时刻假人相对于座椅靠背的位置。通过本发明,为提高座椅的颈部保护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62779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006037.0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顶盖热变形控制结构,包括压板,压板用于将铝合金顶盖固定连接在车身侧围上,压板上设置有支撑部和定位部,且支撑部与定位部在压板的同侧,支撑部的端面到压板表面的距离大于定位部的端面到压板表面的距离;铝合金顶盖上设置有与定位部配合的沉台槽,沉台槽与定位部之间存在有间隙;铝合金顶盖上还设置有避让部,支撑部穿过避让部固定设置在车身侧围上,且避让部与支撑部之间存在有间隙。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顶盖热变形控制结构,解决了铝合金顶盖发生热变形后,同时又受到顶盖固定结构的挤压而发生塑形变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铝合金顶盖与车身侧围分开加工而导致存在色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752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43011.3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该减震器塔结构总成包括: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器塔本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减震器塔本体、所述减震器安装结构、所述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和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一体铸造成型。本发明将减震器塔本体、减震器安装结构、第一控制臂安装结构、第二控制臂安装结构铸造集成在一体,提高了结构总成的模块化程度、刚度和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