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449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8637.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屈强比高层建筑钢板的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wt%为:C0.15-0.18%,Si0.25-0.45%,Mn1.4-1.8%,Nb0.02-0.04%,P≤0.02%,S≤0.004%。钢坯加热温度为1150-1200℃,保温120min;热轧采用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两段轧制,未再结晶区轧制总压下量>60%,终轧温度为840-860℃。轧后进行待温弛豫,弛豫时间为10-50s;开冷温度控制在730-770℃,冷却速度为10-20℃/s。本发明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钢板屈强比。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钢板,其抗拉强度达到502MPa,屈服强度达到351MPa,其它各项性能指标亦完全达到标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846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10047552.3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相变诱导塑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重量%)为C:0.02%~0.60%,Si:0.01%~2.0%,Mn:0.6%~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的显微组织为由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的多相结构。本发明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板坯连铸→直接热装→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卷取,所述的连铸采用70mm~200mm中薄板坯连铸,铸坯加热到1150~1300℃后,保温2小时以上,再进行粗轧,然后加盖保温罩,进行精轧,精轧出口温度≥750℃,层流冷却后卷取,卷取温度为300~650℃。本发明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直接热轧出的相变诱导塑性钢板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延展性和冲压成形能力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978688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047958.7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层附着牢固的热轧黑皮表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以重量%计,含有C:0.01~0.30%、Si≤1.0%、Mn:0.10~1.80%、P≤0.1%、S≤0.1%、Al≤0.1%,剩余部分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钢板表面氧化层的平均厚度<10μm,氧化层中Fe3O4的含量>90%。其制造方法的特点在于将铸坯加热至1200~1270℃,保温2~ 5小时后进行粗轧,用>10MPa的高压水除鳞2~6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00~1100℃,终轧温度为800~950℃,轧后以8~30℃/s冷速冷却,然后在450~650℃进行卷取。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直接冲压汽车大梁及其它汽车结构件时,氧化层完好,不发生脱落现象,完全可以满足汽车厂家进行无酸洗工序生产汽车大梁以及其它汽车结构零件。本发明既能起到环保效果又能节约能源,同时还能提高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774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785787.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38
Abstract: 一种生产超厚钢板的复合坯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轧制中间坯作作为复合坯中间层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坯料设计:需要针对最终成品规格重新制定坯料规格,需要根据压缩比制定相应切头尾量和加边量;2、中间坯轧制:中间坯采用300mm厚产品轧制,采用手动轧制,保证前三道次压下量不小于60mm,保证变性区形状系数不小于0.5。本发明采用轧制中间坯作作为复合坯的中间层材料,可有效改善复合坯产品的心部偏析,提高探伤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9037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73714.7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改善厚规格桥梁钢夏比冲击性能的轧制方法,在展宽轧制后,对钢板进行三段控温轧制,用以改善奥氏体再结晶组织变化,提高钢板夏比冲击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改善厚规格桥梁钢夏比冲击性能的轧制方法,以改善厚规格高强度桥梁用钢板的夏比冲击性能值,满足铁标的夏比冲击性能值要求(≥120J),提高夏比冲击值性能指标的控制过程能力,为大批量生产提供性能合格率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2873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11308.X
申请日:2016-04-0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0吨以下钢锭开坯后缓冷方法,采取分段式缓冷工艺:自由温降阶段:从同炉第一块钢坯装炉起算,缓冷坑点火时间距第一块钢坯入坑时间≤8h;去氢阶段:以同炉缓冷最后一块钢坯进坑后开始计时,时间为3.8~4.2h;升温阶段:各段以≤50℃/h的升温速度进行均衡缓慢升温≥8h;缓冷阶段:根据钢坯厚度、钢坯数量对应确定保温时间;降温阶段:降温速度≤20℃/h,降温时间24~30h;出坑阶段:缓冷坑各区段温度均降至<200℃揭盖出坑。采用本发明缓冷方法缓冷后的钢坯,最终轧制成品钢板的探伤合格率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952.X
申请日:2015-03-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口S355J2加铬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wt%含量为:C≤0.16%、Si 0.25%-0.45%、Mn 1.0%-1.4%、P≤0.02%、S≤0.004%、Cr 0.30%-0.35%、CEV≤0.4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降低加热温度,保持轧制前的奥氏体晶粒微细化,采用两段式控制轧制,通过一阶段再结晶区反复变形使奥氏体晶粒微细化;二阶段加大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的累积压下量,增加奥氏体单位体积的晶粒界面积和变形带面积。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增加出口量,其产品成分及性能完全满足欧标EN10020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4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262.4
申请日:2015-03-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口加铬普碳钢板,其化学成分为:C≤0.13%、Si0.15%-0.35%、Mn0.8%-1.2%、P≤0.02%、S≤0.004%、Cr0.30%-0.35%、CEV≤0.38,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杂质。降低加热温度,保持轧制前的奥氏体晶粒微细化,采用两段式控制轧制,通过一阶段再结晶区反复变形使奥氏体晶粒微细化;二阶段加大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的累积压下量,增加奥氏体单位体积的晶粒界面积和变形带面积。本发明在出口加铬普碳钢中加入超过0.3%的铬代替原来加超过0.0008%B的方式,克服了含B钢的缺陷,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出口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10080.8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6kg级高强船板的生产方法,将成分中Nb由0.04%降至0.02%,将二阶段开、终轧温度在原工艺基础上各降低20~40℃;其化学成分wt%为:C 0.130~0.155%、Si 0.11~0.20%、Mn 1.42~1.50%、P≤0.022%、S≤0.01%、Nb 0.015~0.030%、V 0.025~0.035%、Ti 0.005~0.015%、Als 0.015~0.045%,Ceq为0.370~0.400。根据钢牌号和船板厚度、宽度不同确定基础轧制工艺参数,厚度从1450~5200mm划分为5个宽度组距,宽度组距每增加1档,二阶段开轧温度各增加10℃。本发明可减少合金加入量和燃料消耗,使吨钢成本降至54元/吨;高强船板过程能力稳定,Cpk屈服强度2.52,抗拉强度2.81,延伸率2.08,冲击功1.40,产品性能合格率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67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079192.X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查方法,选用强度适中的白色光束的光源,使光束与钢板检查面呈15°-20°的夹角射至钢板表面,光线覆盖面积为检查面;检查过程中,以入射点为起点,旋转光源,逐步照射其他部位,直至完成整个钢板表面缺陷的检查。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全面有效的检查出钢板表面所有的细小缺陷,检查速度快,工作效率高,能避免出现漏检和判定不准确等问题,极大提高检查质量。本发明对现场光线无要求,尤其适用于室内的钢板表面质量检查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