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19738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10077796.7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规格硬质镀锡原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0.095%~0.130%、Si:≤0.020%、Mn:0.25%~0.40%、P≤0.015%、S≤0.015%、Als:0.015%~0.055%、Ti:0.005%~0.020%、N:≤0.003%、O:≤0.0035%,余量为Fe。其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电解脱脂-全氢罩式退火-平整,冶炼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在10μm以下且小于0.04个/m2;连铸采用无缺陷连铸;热轧板坯加热温度1190~1250℃,加热时间≥200分钟,粗轧温度1030~1090℃,终轧温度860~900℃,卷取温度540~600℃;冷轧采用CVC轧机,总压下率86%~93%;退火温度≤560℃,时间≥12小时;平整延伸率1.5%~2.0%。本发明合金成本低,非金属夹杂小且少,冲压性能好,产品硬度值高、厚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29031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1768.5
申请日:2013-06-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结构钢板的柔性制造方法,其成分为:C0.15-0.20%,Si0.05-0.20%,Mn0.2-0.5%,P≤0.020%,S≤0.015%。钢坯采用柔性生产工艺,通过控轧控冷,使相变强化与细晶强化相结合,合理控制钢的微观组织结构,以相同的钢种成分,生产出三种不同强度级别的结构钢板。对245MPa及以下强度级采用连续轧制工艺;对275MPa强度级带钢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工艺;对345MPa高强度级带钢采用两阶段控制及前段快速冷却工艺。本发明可节省合金资源,实现“一钢多用”,其强度及韧塑性均达到高强度结构钢板的要求,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提高生产节奏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73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77796.7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规格硬质镀锡原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0.095%~0.130%、Si:≤0.020%、Mn:0.25%~0.40%、P≤0.015%、S≤0.015%、Als:0.015%~0.055%、Ti:0.005%~0.020%、N:≤0.003%、O:≤0.0035%,余量为Fe。其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电解脱脂-全氢罩式退火-平整,冶炼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在10μm以下且小于0.04个/m2;连铸采用无缺陷连铸;热轧板坯加热温度1190~1250℃,加热时间≥200分钟,粗轧温度1030~1090℃,终轧温度860~900℃,卷取温度540~600℃;冷轧采用CVC轧机,总压下率86%~93%;退火温度≤560℃,时间≥12小时;平整延伸率1.5%~2.0%。本发明合金成本低,非金属夹杂小且少,冲压性能好,产品硬度值高、厚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97081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510047838.7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冷弯成型结构用钢及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3~0.12%,Si:0.08~0.50%,Mn:1.20~1.95%,P:≤0.02%,S:≤0.006%,Mo:0.05%~0.15%,Als:0.005~0.055%,Nb:0.03~0.07%,Ti:0.08~0.15%,V:0.01~0.05%,Ca:0.0008~0.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碳当量Ceq≤0.42%,工艺特点为钢水控制温度在熔点之上15~30℃时高速连铸,铸坯拉速1.5~4.0m/min,铸坯厚度规格范围在100~200mm,直接进加热炉,铸坯均热温度1100~1250℃,精轧开轧940~1070℃、出口温度840~920℃,连轧后0~7s后采用快速冷却,冷速≥20℃/s,卷取温度500~610℃。这种钢板的屈服强度达到70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750~950MPa之间,延伸率超过17%,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弯成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846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10047552.3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相变诱导塑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重量%)为C:0.02%~0.60%,Si:0.01%~2.0%,Mn:0.6%~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的显微组织为由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的多相结构。本发明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板坯连铸→直接热装→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卷取,所述的连铸采用70mm~200mm中薄板坯连铸,铸坯加热到1150~1300℃后,保温2小时以上,再进行粗轧,然后加盖保温罩,进行精轧,精轧出口温度≥750℃,层流冷却后卷取,卷取温度为300~650℃。本发明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直接热轧出的相变诱导塑性钢板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延展性和冲压成形能力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71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10172.7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热轧卷取夹送辊表面质量的润滑卷取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通过在夹送辊与带钢之间喷射润滑剂形成一层润滑膜形成缓冲带来实现。所选的润滑油为QUAKEROL系列特种润滑油。在生产中采用该润滑油后,卷取夹送辊表面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以往每次精轧换辊检查时都发现辊面上有挂蜡现象,少则一条,多者三四条,而且打磨极其困难,对生产也有影响;另外带钢挂蜡封锁也较多,对产品质量影响非常大。采用该润滑油后,上述情况缓解许多,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7218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910248748.2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1.2~3.0mm热轧薄带钢尾部的稳定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游机架的抛钢下降沿信号,控制后续机架监控AGC功能的切入,同时,取上一机架负荷的抛钢下降沿信号,作为启用下一机架带钢AGC压尾补偿的控制信号,压尾补偿量中增加压尾补偿系数ai,与压力相对AGC、AGC油膜补偿一起对带钢厚度进行综合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监控AGC和AGC压尾补偿组合的方案合理设计,在保证带钢尾部厚度的同时,避免监控AGC调整过大、过快而导致的带钢尾部失去稳定性,有效提高了带钢尾部轧制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事故,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0503864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610045617.0
申请日:2006-01-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02 , C21D8/0215 , C21D8/0226 , C21D8/0415 , C21D8/0426 , C21D9/48 , C21D2211/005 , C22C38/02 , C22C3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超细晶粒钢板的方法,钢板的化学成分为,重量百分比:C:0.12~0.18%,Si:0.15~0.35%,Mn:0.87~1.20%,P:≤0.02%,S:≤0.015%,余量为Fe及其它杂质,本发明采用以下生产方法:铸坯直接热装,热装温度在800℃以上,加热到1100~1280℃;粗轧板坯减到30~60mm;精轧入口温度920~1050℃之间,施行多道次、大变形应变累积,钢带在精轧机架间平均变形速率在1~10/s之间,精轧出口温度在750~850℃之间;层流冷却速度为10~45℃/s,400~620℃卷取。热连轧钢板规格2~18mm,平均晶粒为3~7μm,屈服强度达到40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510~580MPa之间,延伸率超过26%。
-
公开(公告)号:CN1995431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045617.0
申请日:2006-01-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02 , C21D8/0215 , C21D8/0226 , C21D8/0415 , C21D8/0426 , C21D9/48 , C21D2211/005 , C22C38/02 , C22C3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超细晶粒钢板的方法及钢板,钢板的化学成分为,重量百分比:C:0.12~0.18%,Si:0.15~0.35%,Mn:0.65~1.20%,P:≤0.02%,S:≤0.015%,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以下生产方法:规格为100~200mm×1000~2000mm的铸坯;热装温度在800℃以上,加热到1100~1280℃;粗轧板坯减到30~60mm;精轧入口温度920~1050℃之间,施行多道次、大变形应变累积,钢带在精轧机架间平均变形速率在1~10/s之间,精轧出口温度在750~900℃之间;层流冷却速度为10~45℃/s,400~620℃卷取。热连轧钢板规格2~18mm,平均晶粒为3~7μm,屈服强度达到40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510~580Mpa之间,延伸率超过26%,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970811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10047838.7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冷弯成型结构用钢及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3~0.12%,Si:0.08~0.50%,Mn:1.20~1.95%,P:≤0.02%,S:≤0.006%,Mo:0.05%~0.15%,Als:0.005~0.055%,Nb:0.03~0.07%,Ti:0.08~0.15%,V:0.01~0.05%,Ca:0.0008~0.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碳当量Ceq≤0.42%,工艺特点为钢水控制温度在熔点之上15~30℃时高速连铸,铸坯拉速1.5~4.0m/min,铸坯厚度规格范围在100~200mm,直接进加热炉,铸坯均热温度1100~1250℃,精轧开轧940~1070℃、出口温度840~920℃,连轧后0~7s后采用快速冷却,冷速≥20℃/s,卷取温度500~610℃。这种钢板的屈服强度达到70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750~950MPa之间,延伸率超过17%,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弯成型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