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494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86527.5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属于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车辆液冷热管理系统包括集成水壶、电机单元、充电单元、电池包、水加热器及散热器,通过五通换向阀使得所述集成水壶形成以下通水口:电池进水口、电池出水口、电机进水口、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进水口及电机出水口;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整车控制器基于环境温度,输出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集成水壶;所述集成水壶基于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五通换向阀的通断,使得所述集成水壶分别与电机单元、充电单元、电池包、水加热器及散热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通。本发明实现3种冷却液循环模式,能够结合载重信号对热管理策略进行精细化标定,降低能耗。

    电动轻卡制动助力失效安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5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06948.8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轻卡制动助力失效安全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在电动轻卡行驶过程中,实时检测制动踏板开关信号,当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开关信号时,确定当前整车处于制动工况,并在所述制动工况下,持续监听助力失效信号;若监测到所述助力失效信号,则在制定机械制动的同时,强制将预设的第一电制动负扭矩输入至驱动电机控制器触发电制动。本发明在制动助力失效后,引入电制动作为制动安全备份,与机械制动进行叠加,以此大大提高制动效果,缩短制动距离,提供电动轻卡在特殊工况下的制动安全性。

    一种基于车重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新能源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565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35402.9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重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新能源车辆,其中前者包括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包括: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根据制动踏板开度对应的制动器推杆行程,计算出当前的总目标制动力矩;根据已经标定好的推杆行程对应的机械制动力矩与电机制动力矩MAP图进行制动力矩分配;整车控制器接收到制动系统分配的电机制动力矩后,传递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判断当前的电机制动力矩是否大于电机允许的最大回收力矩,若为是,则按照电机允许的最大回收力矩执行制动能量的回收;若为否,则根据当前的车速和车重对电机制动力矩进行修正,并按照修正后的电机制动力矩执行制动能量的回收。本发明能够提高车辆能量回收率和续航里程,降低能耗。

    剩余续航里程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0023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353283.8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剩余续航里程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行驶里程数据、SOC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电池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电池状态确定对应的车辆剩余续航里程计算策略;根据所述车辆行驶里程数据和所述SOC信息按照所述车辆剩余续航里程计算策略进行剩余里程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车辆的剩余续航里程;将所述剩余续航里程发送给仪表,以使所述仪表显示所述剩余续航里程。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动态计算并更新电动汽车的剩余续航里程,可以实时调整,受路况以及整车负载影响较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板簧支架检测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35977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677549.9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簧支架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开口槽、第一检测孔;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面并分别位于所述开口槽两侧的一对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开有第二检测孔;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面的检测块,所述检测块具有悬置于所述开口槽上方的检测部分,所述检测部分的侧面开有同轴的第三检测孔和第四检测孔,所述第三检测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四检测孔的孔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面并分别位于所述开口槽两侧的一对锁紧机构;第一检测销;第二检测销,所述第二检测销具有同轴的小径部分和大径部分。本发明能够对板簧支架进行高效的精度检测,成本低。

    一种汽车静态电流检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82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209881.7

    申请日:2016-04-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静态电流检测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显示单元、电流检测钳及MCU;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钳的正极接线端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钳的负极接线端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MCU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流检测钳,用于检测线束中的静态电流;所述MCU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所述静态电流,并根据所述静态电流拟合从采集开始到结束时间内的电流曲线;所述MCU输出所述电流曲线,并根据所述电流曲线计算输出平均放电电流、累计放电容量及累计放电时间。本发明能增加汽车电子器件故障检测的效率,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

    用于车辆多个功能的手动操控复用开关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78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36056.7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多个功能的手动操控复用开关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利用汽车电控功能两两之间互斥或具有先后等级的控制特点,提出一种共用物理开关信号来源的系统架构,实现物理开关利用率最大化,充分节约驾驶员的操控空间。具体包括一组具有三按键的物理开关,在其中的启闭键被触发后,基于预设的检测条件,决策执行第一功能或第二功能,第一功能与第二功能在车控层面不能同时执行或具有强制的先后执行等级。本发明有效地缩减实体开关配置,大幅降低零部件开发及购车成本,并且使得整车开关数量减少,也为驾驶员的操控提供充足的便利性。

    一种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068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28146.1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充电兼容性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以及车辆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2;其中,行车放电过程控制步骤S1具体包括:VCU接收钥匙信号,并向BMS发送高压请求;BMS在接收到高压请求后,闭合预充继电器和主回路正继电器以开始预充过程,并根据后端电压与电池组电压的电压差闭合控制主回路负继电器;PDU控制板执行快充正继电器、快充负继电器的状态检测。充电时,BMS设定一种延迟与充电桩交互策略,保证充电继电器故障检测过程,适配不同品牌充电桩,提升不同品牌桩的充电兼容性。

    一种基于多感融合的车辆低压电池静置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4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36457.X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感融合的车辆低压电池静置监测系统,属于车辆监测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包括树莓派、摄像头和麦克风,所述树莓派分别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麦克风双向电连接;第二监测模块包括单片机、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监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通过以太网有线连接;上位机监测中心包括移动终端和PC端,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PC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监测模块的通信模块电连接。本发明实现对整车静置时低压蓄电池电压、静态电流及环境温度各参数精确、实时的动态感知和远程监测,提高测试环节及后期数据分析的质量和可靠性。

    驻车制动器实际驻车力矩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08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49529.5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车制动器实际驻车力矩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车辆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车辆上的驻车操作状态,控制进行车辆启动,根据油门踏板状态和车轮状态获取驱动电机实际扭矩;根据驱动电机实际扭矩和减速器的减速比,获取驻车制动器的最大驻车扭矩;基于驻车制动器的最大驻车扭矩,并结合校核模型,校核驻车制动器同一坡度最大吨位的静态驻车或同一吨位最大坡度的静态驻车。本发明能够很轻松地得出驻车制动器满足同一坡度最大吨位的静态驻车或同一吨位最大坡度的静态驻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测试流程复杂,对车辆要求高,必须装配货箱、装配相应重量的载荷,耗时、耗资源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