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模具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878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075843.2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模具,通过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合并设置的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的一体式托料芯、一体式托料芯两侧的第一分体式凸模和第二分体式凸模、并排设置的第一整形凹模镶块和第二整形凹模镶块、以及合并设置的第一压料芯和第二压料芯的一体式压料芯、第三压料芯、第四压料芯,实现多工位同时整合,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和结构设计,使得模具整体稳定性更优,提高安全系数,且模具尺寸更小,解决了现有窄长件压料芯布置(框架)导致模具尺寸较大的问题,使得成本得以控制,且压料芯拆装方便。

    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62603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577098.0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侧整形机构,包括:滑车模块,所述滑车模块包括滑车主体和固定于滑车主体上的凸模镶块,所述滑车主体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座内;插刀模块,所述插刀模块包括插刀主体,所述插刀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滑车主体导滑配合;斜楔模块,所述斜楔滑块以可往复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模座内,所述斜楔下驱动座固定于所述下模座内,所述斜楔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斜楔下驱动座形成导滑配合,所述斜楔滑块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凸模镶块配合的侧整形刀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斜楔滑块以及斜楔下驱动座的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安全及稳定性好,而且降低了铸件组立及调试劳动强度,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

    一种整形模具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80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07966.7

    申请日:2018-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7/10 B21D53/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整形模具,用于具有成型深度的零件的两相对侧壁的整形,整形模具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板、下模板和托料镶块;上模板上朝向下模板的一侧设置有上模镶块;下模板上朝向上模板的一侧设置有下模镶块;其中:托料镶块设置在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之间,且托料镶块通过弹簧连接下模板;托料镶块和上模镶块两者的接触面为第一型面;托料镶块和下模镶块两者的接触面为第二型面;零件放置在托料镶块时,零件的两相对侧壁呈上下设置;第一型面相倾斜向下设置,第二型面相斜向上设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具有成型深度的零件的两相对平行侧壁与顶板的夹角均小于90°整形。

    一种冲压模具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90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310706.1

    申请日:2017-0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7/10 B21C51/00 B21D4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压料芯、下模座、冲压凹模以及冲压凸模,冲压凹模与所述冲压凸模斜楔配合,压料芯的两侧固定有压料芯支座,各所述压料芯支座分别横向的伸出压料芯,在压料芯支座的底端和所述上模座的顶端分别设有平衡块;各平衡块均包括定位块和设在所述定位块中部的锥形导向部,锥形导向部向上凸出所述定位块的顶端面;所述顶端面为其第一定位面,定位块的底端面为其第二定位面;冲压完成后,上下两所述锥形导向部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刚好水平接触。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带锥形平衡块的压料芯机构,有效缓冲合模时的侧向力,同时,通过平衡块能实现外部监测压料芯内部的压料情况。

    一种翻孔成型模具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7546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72695.1

    申请日:2016-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7/10 B21D19/08 B21D35/00 B21D4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孔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通过凸模固定板与上模座相连的凸模块、翻孔凸模、凹模块、通过凹模固定板与下模座相连的凹模座;凹模块设置在凹模座的凹模块容纳孔中,凹模块与凹模座滑动配合;凹模块的一端与设置在凹模固定板内的伸缩复位件相连,凹模块的另一端与凸模块上远离上模座的一端相配合;翻孔凸模穿过凹模块的翻孔凸模容纳孔与凹模固定板相连,凹模块与翻孔凸模滑动配合;凸模块上设置与翻孔凸模的翻孔部相对应的翻孔部容纳孔;凹模块具有加工完成位置和顶料完成位置。本发明的翻孔成型模具,其能够使得零件的加工较为省时省力,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

    一种用于改善侧围门洞拐角A面的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8341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87986.8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侧围门洞拐角A面的成形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用于将板料加工成形为侧围外板;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凹模,凹模设置在上模座上;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和拉延凸模,拉延凸模设置在下模座上,且拉延凸模与凹模对应设置,拉延凸模靠近侧围门洞拐角A面处设置有凸包,凸包具有一定的高度。本发明通过将凸包设置在拉延凸模靠近侧围门洞拐角A面处,并使凸包具有一定的高度,使拉延凸模与凹模在对板料进行处理时,能够增加板料变形量,在一定程度上减板料轻拉延不足的问题。

    一种侧围外板A柱成形模具及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321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9950.7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围外板A柱成形模具及制造工艺,前者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侧整形组件、移动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侧整形组件包括侧整形凸模和整形镶块;移动组件包括滑车和子斜楔,滑车具有第一导滑面,子斜楔具有第二导滑面,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导滑面和第二导滑面连接;侧围外板A柱成形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加工侧围外板A柱的安装位置,侧整形组件、第一导滑面和第二导滑面分别设置在安装位置的四周,且侧整形组件与第一导滑面相对设置,第二导滑面分别与侧整形组件和第一导滑面相邻。本发明最大程度的保护侧围外板A柱的棱线,防止只进行一次侧整形时因为侧整形深度不一致而导致侧壁起皱和棱线不顺的缺陷。

    一种冲压模具废料排放机构及其冲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3319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803041.4

    申请日:2021-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废料排放机构及其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废料排放机构包括底座、气缸、三级连杆机构、第四连杆、一级滑板及二级滑板;三级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下端及第三连杆的下端均设置于底座上,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抵接;一级滑板设置于第二连杆上,第四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二级滑板的内侧端转动连接。本技术方案,可同步完成一级、二级滑板倾斜角度的调整,使两级滑板接力完成废料下滑;并且无需增加下模高度,即可调整二级滑板角度、改善废料下滑状况,可大大节约模具的重量及成本。

    一种新型小总成检具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8891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625226.4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小总成检具,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夹持装置和面差检测装置,所述面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块和第一支座,所述检测块一侧设有基准面,所述检测块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导槽,所述凸起可沿所述导槽滑移,所述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导槽的两端;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在滑槽中滑移的检测块,并将夹持装置设置在导槽的两端,有效避免了面差检测装置和夹持装置的干涉,既能实现对小总成的夹持固定,同时还能根据需要对小总成进行检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需要分别进行夹持固定和检测,本发明的工作效率更高,检测强度更低,而且制作成本较低。

    冲压侧翻边模具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6564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47093.X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侧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压料芯,设置在上模上,并向下凸起,且所述压料芯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形成第一倾斜面;上翻边镶块,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上;下翻边镶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模上,并且所述下翻边镶块顶部形成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配合,在所述压料芯的驱动下向第一方向滑动,想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极限位置为:所述下翻边镶块与所述上翻边镶块抵压,实现对工件的翻边。本发明的冲压侧翻边模具中,压料芯同时起到驱动模块的作用,与下翻边镶块配合,直接使下翻边镶块滑动,节约了斜楔滑车的空间,从而整体上减少了冲压侧翻边模具体积,节约了行程距离,降低了制备成本,且提高了制备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