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741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32512.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27/10 , A23L5/20 , A23P10/30 , A23L29/281 , B29D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源于鱼肝的油性风味料包,包括外层的可食用包装以及封装在可食用包装内的源于鱼肝的油性风味料。源于鱼肝的油性风味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经过煎炸的鱼肝粉碎后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获得的油状液体为来源于鱼肝的油性风味料;可食用包装易溶于水,成分包括重量比为1:0.3~0.5:0~1:0.05~0.2:0.05‑0.2的明胶、甘油、普鲁兰多糖、海藻酸钠和三聚磷酸钠。将本油性风味料包加入做好的汤中,可赋予汤品浓郁的鱼香味,显著提升汤的风味与营养价值。包装材料可食用,易溶解,且不改变食品风味,食用方便快捷,干净卫生,不会浪费,还可以防止氧化,有效延长该风味料的保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971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83212.5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鱼肋骨及其肋间肉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鱼肋骨预处理;(2)鱼肋骨浸泡腌制:将预处理好的鱼肋骨浸入卤水中,腌制12h;(3)鱼肋骨沥干;(4)油炸:将沥干的鱼肋骨放入油锅中炸至熟透;(5)调味:将炸制好的鱼肋骨从油锅中捞出,立即放入调味卤水中,加热1min后出锅;(6)静置入味;(7)包装杀菌:将成品真空包装,121℃高温灭菌20min。本发明制作方法简单,并使鱼肋骨及其肋间肉得到有效的加工利用;五香风味能很好的掩盖淡水鱼的土腥味,且经过包装杀菌后鱼肋骨酥软,可制作成休闲即食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51927.8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蟹肉豆腐年糕,包含粘米粉、糯米粉、内酯豆腐、果蔬粉、蟹肉糜、蟹壳微粉、芝士、棕榈油、食盐,各组分重量分别为:粘米粉400~450g,糯米粉80~100g,内酯豆腐80~150g,果蔬粉20~50g,蟹壳微粉5~15g,蟹肉50~80g,棕榈油4~5滴,适量的芝士,食盐和水。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年糕色泽艳丽,口感愉快,营养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55241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818301.9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与传送装置配套的抽取式剔除装置,属于食品检测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抽取传送带、抽取控制装置、传送控制装置和剔除物接收装置;可抽取传送带安装在分拣设备的传送带两端之间,一端通过电缆与传送控制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抽取控制装置相连,抽取控制装置通过电缆与分拣设备总控制器相连;在分拣设备的传送带上需剔除物在即将到达可抽取传送带的一端时,抽取控制装置收到分拣设备总控制器传来的信号,控制可抽取传送带向远离传送带方向进行移动抽取,使需剔除物下落至可抽取传送带原先位置正下方的剔除物接收装置上。本发明可以避免机器推杆等对被剔除物的直接推送导致其损坏,结构简单,能明显降低人工费用,使用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724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367428.3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含骨鱼肉片的分拣设备,包括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的X射线检测装置和移除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承载并移动多个鱼肉片,多个所述鱼肉片均匀对称地设置在传送装置上,所述X射线检测装置用于对多个所述鱼肉片进行检测,找出其中的含骨鱼肉片,所述移除装置用于根据X射线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含骨鱼肉片移除。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含骨鱼肉片的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能明显降低人工费用,使用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51193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81118.0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皮胶原蛋白纳米鱼骨颗粒浓汤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属鱼类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和食品加工领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胶原蛋白纳米鱼骨颗粒浓汤,富含胶原蛋白含量(10-30%)和纳米鱼骨颗粒(10-40%),首先是超微粒粉碎制备纳米鱼骨颗粒(100-700nm),再从鱼皮中提取鱼皮胶原蛋白,然后与鱼骨一起熬制得到胶原蛋白纳米鱼骨颗粒浓汤;另外一部分是纳米颗粒调料汤包,是将水不溶性固体调料制超微粒粉碎成纳米颗粒(100-700nm),再与水溶性调料一起熬制而成。食用时根据食用者需要进行调配加热即可。携带方便,适合居家旅行,且能有效补钙及胶原蛋白,也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8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49745.1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头汤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加工:先将鱼头用清水洗净,切成碎块,清洗沥干;再将鱼头碎块置于110-130℃的热油中煎炸38-42s,取出待用;之后将鱼头碎块置于25℃常温的水中进行大火煮制20-40min,待沸腾后进行小火熬制140-160min,熬煮结束加入0.2-2.0%食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明确了应该在何时加盐对汤中物质迁移和微纳米颗粒形成和稳定起促进作用,并且对增味提鲜的效果好。本发明主要提出了鱼头汤加工过程中的合适的加盐时间点,以对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迁移与微纳米胶粒的形成与稳定性以及对鱼汤风味的影响为评价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4200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72917.5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13/70 , A23L5/20 , A23L3/34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腌制水产品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混悬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该超微细混悬剂主要由超微细的干生姜颗粒、干绿茶叶颗粒、干大蒜颗粒、干大葱颗粒、干辣椒颗粒、肉桂颗粒、丁香颗粒等的一种或者数种组成,颗粒粒径为数十微米及以下。制备过程包括材料干燥、粉末制备、超微细混悬剂制备、超微细混悬剂储存。使用方法包括腌制品分割和浸泡。与现有的消除方法比较,所述超微细混悬剂中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活性物质有部分是被颗粒所保护,稳定性提高,且可以从颗粒中逐步缓释出来。因而,本发明在保证传统腌制品风味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本发明制备和实验方法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9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11065.6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刀鱼内脏综合利用方法,所述的秋刀鱼内脏经超临界CO2一次萃取得到鱼油,其酸值(0.56mg KOH/g)、过氧化值(1.38m mol/kg)和碘值(123.01g/100g)等均符合SC/T3502?2000精制鱼油一级标准,同时富含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EPA含量特别丰富,为13.82%。然后以脱油后的秋刀鱼内脏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超临界CO2二次萃取卵磷脂。得到的卵磷脂微黄,主要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组成,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其DHA为所有脂肪酸中含量最多,达到27.44%。
-
公开(公告)号:CN10553284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75814.4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中黑变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新鲜或冰鲜南美白对虾进行清洗,然后进行超高压处理;(2)超高压处理:将清洗后的南美白对虾样品采用400-500MPa的超高压处理10-20min;(3)包装:将超高压处理后虾制品直接包装,并处于4℃以下环境中冷藏;或进行冻结30min后至-30℃,然后包冰衣后进行包装,最后处于-18℃以下环境中贮藏。本发明加工后的南美白对虾与未经过超高压处理的产品相比,出现黑变时间会延长一倍左右或显著降低发生黑变的比例,从而提高南美白对虾制品的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