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变流器滤波电容放电电路、放电方法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3608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31486.5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变流器滤波电容放电电路、放电方法及轨道车辆,解决了在轨道车辆维修过程中,现有的滤波电容放电需要辅助电源箱设计隔离开关,并且在检修作业时需要操作隔离开关,从而增加了物料成本的问题和检修人员负担的问题。所述辅助变流器滤波电容放电电路、放电方法及轨道车辆包括:辅助变流器单元,所述辅助变流器单元包括逆变器模块和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逆变器模块连接;高压电器单元,所述高压电器单元包括状态转换开关,所述状态转换开关包括接地位;其中,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状态转换开关的接地位连接。

    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710911529.2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拖车的中央控制系统和动车的牵制融合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牵制融合控制系统包括集成了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的牵制融合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牵制融合控制器分别连接的制动执行装置和牵引执行装置;所述牵制融合控制器通过列车通信网络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牵引、制动指令或从列车硬线接收司控器发送的牵引、制动级位指令,再分别控制执行装置执行牵引、制动操作。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单独的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集合成一个控制系统,避免了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城轨车辆受电弓与受流器转换控制系统及牵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5355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11043727.3

    申请日:2016-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城轨车辆的控制系统,包括:受电弓位接触器及第一控制继电器,受电弓位接触器的常开主触点连接于受电弓与受电线路之间;受流器位接触器及第二控制继电器,受流器位接触器的常开主触点连接于受流器与受电线路之间;受电弓位接触器的线圈与第一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和第二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辅助触点串联在第一控制回路的正负电源之间;受流器位接触器的线圈与第二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和第一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辅助触点串联在第二控制回路的正负电源之间;控制电源,用于为第一控制继电器或第二控制继电器的线圈供电;以及切换开关,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控制继电器或第二控制继电器的线圈与控制电源导通。

    一种地铁列车多种受流方式供电高压切换电路及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525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096328.1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列车多种受流方式供电高压切换电路及切换方法,电路包括:受电弓模式选择支路、受流器模式选择支路、受电弓模式自锁支路和受流器模式自锁支路;受电弓模式选择支路用于在本支路导通时控制受电弓模式自锁支路导通;受电弓模式自锁支路用于在导通后自锁于导通状态,控制列车高压主电路中受电弓电路导通;受流器模式选择支路用于在本支路导通时控制受流器模式自锁支路导通;受流器模式自锁支路用于在导通后自锁于导通状态,控制列车高压主电路中受流器电路导通;受电弓模式选择支路和受流器模式选择支路通过模式选择模块并联,用于择一地选择受电弓模式选择支路或受流器模式选择支路导通。具有高效、安全、简便等优点。

    一种基于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的冲击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6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710909790.9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的冲击率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预先构建集成了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S2.司控器发出制动指令,主车计算整车所需制动力和各车辆单元的制动力请求值;S3.主车将制动指令和制动力请求值发送到各车辆单元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S4.各个车辆单元根据制动指令和制动力请求值通过各自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单独控制本车的执行装置按固定斜率上升实际电制动力值,并且由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接受反馈的电制动力值并根据反馈的电制动力值按固定斜率补充空气制动力,使其冲击率不超过冲击率阈值。本发明提高了制动的实时性、控制精度,解决了列车冲击率过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