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故障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899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996877.0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力控制电磁阀的故障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设置一个观察期,在所述观察期内分别统计电磁阀和充气和排气状态下的采集动作次数;当所述采集动作次数超过历史数据库中历史动作次数的阈值上限时,则提示识别出捕获振荡特征数据;根据所述振荡特征数据分别对电磁阀和充气和排气状态下进行压力检测,当检测出压力变化量和历史数据库中数据存在偏差,且所述偏差超过阈值时,对电磁阀进行故障预警。该方法基于历史数据的评判基准值,具有灵活性,可自适应多环境下的不同门槛。同时有效的数据不断的更新至数据库中,经过更长时间的数据库迭代,评判基准的准确性变得更高。

    一种基于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的冲击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6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710909790.9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的冲击率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预先构建集成了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S2.司控器发出制动指令,主车计算整车所需制动力和各车辆单元的制动力请求值;S3.主车将制动指令和制动力请求值发送到各车辆单元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S4.各个车辆单元根据制动指令和制动力请求值通过各自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单独控制本车的执行装置按固定斜率上升实际电制动力值,并且由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接受反馈的电制动力值并根据反馈的电制动力值按固定斜率补充空气制动力,使其冲击率不超过冲击率阈值。本发明提高了制动的实时性、控制精度,解决了列车冲击率过大的问题。

    一种列车制动转牵引电空配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47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70254.0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制动转牵引电空配合控制方法,包括:TCMS向DCU以及EBCU发送牵引信号;DCU根据牵引信号进行电制动力的消退,同时EBCU根据牵引信号进行空气制动力的消退;当空气制动力消退至零时,EBCU向DCU发送制动缓解继电器信号;当DCU从接收到牵引信号开始的极限时长内,电制动力消退至零,并且接收到制动缓解继电器信号时,根据制动缓解继电器信号、电制动力消退至零时确定的电制动力完全消退信号,以及获得的车速信号进行牵引控制。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DCU牵引异常封锁的情况的发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列车制动转牵引电空配合控制系统,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一种目标码更新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84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58180.0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目标码更新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运行上位机软件,通过所述上位机软件读取目标码文件,并按照字符的格式读出目标码文件中的内容,再存储在缓存中;将存储在缓存中的目标码文件按照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下位机软件,并按照固定周期设置所述数据包固定重复发送的次数;下位机软件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解析,再判断数据包内的字符,并确实目标码文件的下载功能;根据重复发送数据包内的所有字符判断,舍弃数据包内的相同字符,在确定当前数据包是整个目标码文件拆分的最后数据包后,目标码下载更新完成。通过多次重复发送的控制方法,同时解决数据传输丢失干扰导致的数据被改变的问题。逻辑简洁,易实现和可靠。

    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710911529.2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拖车的中央控制系统和动车的牵制融合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牵制融合控制系统包括集成了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的牵制融合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牵制融合控制器分别连接的制动执行装置和牵引执行装置;所述牵制融合控制器通过列车通信网络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牵引、制动指令或从列车硬线接收司控器发送的牵引、制动级位指令,再分别控制执行装置执行牵引、制动操作。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单独的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集合成一个控制系统,避免了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列车制动消退过程牵引制动配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27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10030974.2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制动消退过程牵引制动配合控制方法,包括:主EBCU确定各个DCU的初始电制动力值以及各个EBCU的初始空气制动力值;当车速小于目标速度时,各个DCU通过TCMS向主EBCU发送的目标电制动力值为:当实际的电制动力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目标电制动力值低于当前时刻实际的电制动力值,当实际的电制动力值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目标电制动力值为0;主EBCU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电制动力值确定目标空气制动力值以弥补电制动力值的消退。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避免了列车在制动消退过程中出现的停车时溜车等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制动消退过程牵引制动配合控制系统,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一种列车制动消退过程牵引制动配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2759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030974.2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制动消退过程牵引制动配合控制方法,包括:主EBCU确定各个DCU的初始电制动力值以及各个EBCU的初始空气制动力值;当车速小于目标速度时,各个DCU通过TCMS向主EBCU发送的目标电制动力值为:当实际的电制动力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目标电制动力值低于当前时刻实际的电制动力值,当实际的电制动力值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目标电制动力值为0;主EBCU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电制动力值确定目标空气制动力值以弥补电制动力值的消退。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避免了列车在制动消退过程中出现的停车时溜车等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制动消退过程牵引制动配合控制系统,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一种牵引制动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制动力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354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1022644.0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制动控制装置、系统及其制动力分配方法,当列车处于制动状态,中央控制模块进行制动力计算和分配,通过电气指令对牵引执行模块进行电制动控制、对制动执行模块进行空气制动控制。牵引执行模块施加电制动力,制动执行模块施加空气制动力。中央控制模块实时计算电制动力能力值,将其与制动力进行比较,当制动力低于电制动力能力值,将制动力分配给牵引执行模块,制动执行模块不分配制动力。当制动力高于电制动力能力值,将电制动能力值分配给牵引执行模块,制动力减去电制动力能力值后剩余的制动力分配给制动执行模块。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制动力分配方式制动力施加过程的波动较大、制动力施加效率低、制动距离较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11529.2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拖车的中央控制系统和动车的牵制融合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牵制融合控制系统包括集成了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的牵制融合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牵制融合控制器分别连接的制动执行装置和牵引执行装置;所述牵制融合控制器通过列车通信网络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牵引、制动指令或从列车硬线接收司控器发送的牵引、制动级位指令,再分别控制执行装置执行牵引、制动操作。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单独的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集合成一个控制系统,避免了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的冲击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6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09790.9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的冲击率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预先构建集成了牵引控制模块和制动控制模块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S2.司控器发出制动指令,主车计算整车所需制动力和各车辆单元的制动力请求值;S3.主车将制动指令和制动力请求值发送到各车辆单元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S4.各个车辆单元根据制动指令和制动力请求值通过各自的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单独控制本车的执行装置按固定斜率上升实际电制动力值,并且由牵引制动融合控制系统接受反馈的电制动力值并根据反馈的电制动力值按固定斜率补充空气制动力,使其冲击率不超过冲击率阈值。本发明提高了制动的实时性、控制精度,解决了列车冲击率过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