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3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80035566.5
申请日:2023-04-24
Inventor: A·莱弗尔
IPC: B60K6/20 , B60K6/48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20/11 , B60W30/188 , B60W60/00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的系统,它包括一组计算装置(1,12,13,14,15;17,18,25)和开关(24),该组计算装置和该开关被配置成:‑确定动力系统的操作点和总消耗以及燃烧式发动机原始扭矩设定点,‑根据动力系统的消耗来确定等效因子梯度,‑根据车轮处所需的目标扭矩和减速传动比来确定曲轴扭矩梯度,‑根据等效因子梯度、曲轴扭矩梯度和查找表来确定燃烧式发动机扭矩梯度最小值和燃烧式发动机扭矩梯度最大值,‑根据原始扭矩设定点以及燃烧式发动机扭矩梯度最小值和燃烧式发动机扭矩梯度最大值来确定最佳扭矩设定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031582.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其能够将充电器与发动机、驱动装置以及电力控制装置一起配置于发动机舱内。驱动装置和电力控制装置作为机电一体单元而收纳于相同的壳体内并配置于与发动机相邻的位置,该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以及动力传递装置。由此,在发动机舱内的机电一体单元的铅垂方向的上方产生空间。并且,充电器和进气管在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状态下,相对于机电一体单元配置于铅垂方向的上方。即,能够将充电器和进气管配置于在发动机舱内的机电一体单元的铅垂方向的上方产生的空间。因此,能够将充电器与发动机、驱动装置以及电力控制装置一起配置于发动机舱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2545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77215.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山西承信新能源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的矿用无轨胶轮车,旨在解决当前矿用无轨胶轮车安全性及防护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牵引车,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矿用无轨胶轮车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牵引车一端连接挂车,在挂车上设置运载板,在运载板上设置驱动单元,将驱动单元设置为增程式的方式解决现阶段柴油机及纯电两种驱动方式所产生的问题,结合了纯电动和柴油机的优点,既降低了在矿洞中的排放减少人员吸入,又增加了在偏远地区的不便充电的续航里程,减小电池组容量也进一步增强其安全性,增程式混合动力矿用无轨胶轮车在续航里程、动力性能、排放和运行成本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是矿山等复杂环境中理想的运输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3905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80032467.8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提出一种用于将内燃机的发动机轴与电机的转子耦联的离合器总成(10),具有:用于衰减扭振的双质量飞轮(14),其中双质量飞轮(14)具有与发动机轴可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的初级质量(16)和经由尤其构成为弧形弹簧的储能元件(20)可有限转动的次级质量(24),其中次级质量(24)具有可切向地止挡在储能元件(20)上的输出法兰(22);和尤其构成为盘式离合器的摩擦离合器(28),用于将次级质量(24)与电机的转子耦联,其中输出法兰(22)构成摩擦面(26),用于摩擦配合地贴靠到摩擦离合器(28)的可与转子耦联的、可轴向移置的离合器盘(34)上。通过输出法兰(22)作为摩擦副集成在摩擦离合器(28)中,双质量飞轮(14)的本来自由的结构空间可用于摩擦离合器(28),使得能够实现具有小的结构空间需求的混动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3348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80090485.9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福拉斯乐公司
Inventor: J·博阿雷托 , C·A·C·T·D·A·费雷拉 , M·莫隆 , D·马索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和电子工程领域,侧重于货品运输系统的能源效率。更具体地,本发明适用于长型组合车辆(LCV),该长型组合车辆(LCV)的半挂车设置有辅助牵引系统,例如诸如具有再生制动的电动牵引。本发明提供用于控制辅助牵引的致动的装置,该装置在货品运输中提供安全使用并且提高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节约。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用于管理道路设备上的辅助牵引的系统,该系统提供道路列车的改进的、更安全的驾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84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4077.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烨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槽自动出铝工艺车辆,涉及电解铝技术领域,包括出铝车体,出铝车体相连接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为出铝车体提供行走、转向、升降、所载真空抬包旋转的动力源,本发明一种电解槽自动出铝工艺车辆,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出铝工艺车辆,可以实现电解槽内铝液的快速、连续和准确运输,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频率,自动出铝工艺车辆采用电控系统进行控制,操作员只需在遥控器上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出铝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车辆采用液压驱动泵、发电机等动力源,保证了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降低了故障率和维修成本,以此方式替代传统大型动功能天车吊起真空抬包人工辅助完成出铝作业,降低了经济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70876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1418171.7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混合电动车辆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提出了一种控制混合电动车辆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将直接连接至发动机的第一电机与直接连接至变速器的输入端的第二电机连接,并且基于第一电机的效率和第二电机的效率确定是否将发动机的误差扭矩量分配至第一电机或者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中的每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16968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59451.7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6/20 , B60K6/36 , B60K6/50 , B60K6/54 , B60K6/38 , B60K6/42 , B60K6/44 , B60K6/40 , B60K17/02 , B60K17/08 , B60W20/20 , B60W2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置混联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P1电机、P3电机、升速机构、减速换挡机构以及后桥;发动机与P1电机以及P3电机同轴心设置,发动机与P1电机之间通过升速机构连接,以实现发动机与P1电机之间传递动力;P3电机与后桥之间通过减速换挡机构连接,以实现车轮驱动;减速换挡机构与升速机构之间通过同步器连接,以实现发动机与P3电机的连接或断开。本发明满足纯电驱动,发动机直驱,串联/并联混合动力传动等功能,满足整车节能降耗目标。采用圆柱齿轮实现升/减速,结构设计及零件工艺简单,技术成熟设计及工艺成本低,系统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2846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545921.2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陈延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途货运的电油混动货车及其配套动力系统,包括货车主体,所述货车主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驾驶舱,所述驾驶舱的顶端设置有受电弓,所述货车主体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前轮和后轮;通过设置受电弓,当货车进入高速公路专用运输车道时,通过折叠机构将受电弓进行展开,利用受电弓中的零/火受电滑板接收电能,经过整流后用于驱动驱动电机进行工作,进而通过驱动电机为燃油发动机助力,当货车的速度达到移动值后可停止燃油发动机的工作,利用驱动电机驱动货车前进,当货车驶离高速后再通过折叠机构将受电弓进行收纳,进而减少了货车在高速上的碳排放,并且降低了运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441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80073312.1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奥迪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轮辙车辆的车桥——特别是后桥(HA)——的驱动设备,其中,车桥(HA)具有车桥差速器(3),该车桥差速器能在输入侧与主动力装置连接并且能在输出侧通过布置在两侧的法兰轴(5、7)与车桥(HA)的车轮(9)连接,其中,为车桥(HA)分配有附加的动力装置(26)和可切换的叠加式传动机构(25),该叠加式传动机构能切换到力矩分配挡位级(TV)中,在该力矩分配挡位级中产生由附加的动力装置(26)产生的驱动力矩,根据该驱动力矩的大小和转动方向能改变对两个车轮(9)的力矩分配,该叠加式传动机构能切换到混合动力模式中,在该混合动力模式中,由附加的动力装置(26)产生的驱动力矩能通过车桥差速器(3)以均匀分配的方式被传递给车轮(9)的两个法兰轴(5、7)。根据本发明,叠加式传动机构(25)具有三个相互联接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PG1、PG2、PG3),在切换到力矩分配挡位级(TV)时或者在切换到第一混合动力挡位级(H1)——特别是起步挡位——时,在叠加式传动机构(25)中形成其中接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PG1、PG2;PG1、PG3)中的刚好两个的负荷路径,在切换到第二混合动力挡位级(H2)时,在叠加式传动机构(25)中形成其中接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刚好一个(PG1)的负荷路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