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684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150170.6

    申请日:2018-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控温单元、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空调模块和散热器;其中,所述控温单元由液气分离器、加热器、冷却板和水泵顺次连通形成;所述冷却板紧贴动力电池;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温单元的两端连通,形成加热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温单元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空调模块至少包括一液液换热器,所述液液换热器串接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温单元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本发明能够将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工作效率。

    一种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1951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166387.8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其包括芯体、冷媒管路、设置在芯体的一侧的安装支架、设置在芯体的另一侧的冷却液进水管和冷却液出水管以及膨胀阀,芯体为由多个分层叠加而成的多层结构;在每相邻的两分层中,其中一个分层为冷却液层,另一个分层为冷媒层;冷却液层的一端与冷却液进水管相连通,冷却液层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出水管相连通;冷媒层的一端与膨胀阀上的冷媒进入通道相连通,冷媒层的另一端通过冷媒管路与膨胀阀上的冷媒出口通道相连通,冷媒进入通道用于与汽车空调的冷媒通道相连通;膨胀阀能够控制冷媒进入通道与冷媒通道的连通和关闭。本发明提供的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其能够使得电动汽车的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得到大大地提高。

    一种电池组排气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77002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036954.2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排气结构,包括:电池组,其固定在后排座椅背面车身上;排气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其将电池组与排气组件相连接;三通接头,其设置在排气组件的最末端;三通接头的横向两端接头分别与电池组相连接;四通接头,其设置在排气组件的中部;四通接头的横向两端接头分别与电池组相连接;第二连接管,其两端分别与三通接头和四通接头相连接;安装接头,其设置在排气组件的最前端,且与电池组固接;安装接头的一端与四通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车身上的排气导管相连接。本发明的电池组排气结构,在电池组外部设置了排气组件,通过排气组件将电池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排出车外,从而提高电动车电池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温感装置安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472973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10128830.7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温感装置安装组件,属于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该汽车动力电池温感装置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温感装置,所述固定支架卡固在动力电池的外端面,所述温感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线束和接插件,所述连接线束的一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另一端和所述接插件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接插件与动力电池控制器相连。该汽车动力电池温感装置安装组件,安装、拆卸方便,并且不会损坏温感装置。

    一种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1951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66387.8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其包括芯体、冷媒管路、设置在芯体的一侧的安装支架、设置在芯体的另一侧的冷却液进水管和冷却液出水管以及膨胀阀,芯体为由多个分层叠加而成的多层结构;在每相邻的两分层中,其中一个分层为冷却液层,另一个分层为冷媒层;冷却液层的一端与冷却液进水管相连通,冷却液层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出水管相连通;冷媒层的一端与膨胀阀上的冷媒进入通道相连通,冷媒层的另一端通过冷媒管路与膨胀阀上的冷媒出口通道相连通,冷媒进入通道用于与汽车空调的冷媒通道相连通;膨胀阀能够控制冷媒进入通道与冷媒通道的连通和关闭。本发明提供的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其能够使得电动汽车的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得到大大地提高。

    一种汽车双向热交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8023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428458.1

    申请日:2015-0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双向热交换系统,包括主回路和并联设置的加热支路与冷却支路,所述主回路包括贴合于待换热器件的水冷板,所述水冷板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分别位于所述待换热器件的两端;所述主回路还包括控制所述水冷板的液体在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间流通的换向模块,所述换向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支路和所述冷却支路的第一公共端连接;所述加热支路与所述冷却支路的第二公共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本发明通过增加换向模块,减小电池包加热或者制冷过程中两端的温度差,提高加热或者制冷的效率,保证电池包正常工作。

    电池冷却设备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88822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20059559.0

    申请日:2017-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冷却设备,包括:冷却隔板,所述冷却隔板具有中空空间,所述中空空间供冷媒流经;冷媒入口,连通所述中空空间;冷媒出口,连通所述中空空间;其中,所述冷却隔板的外表面呈波纹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设备,冷却隔板外表面呈波纹状,电池围绕冷却隔板的两侧设置,尤其可以设置在波纹的波谷中,以加大与冷却隔板的接触面积,冷却隔板的中空空间内流经有冷媒,对电池进行冷却。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设置可以提高冷媒的流动能力,更好的实现冷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