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液冷管组及加工接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542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05654.5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头、液冷管组及加工接头装置,接头包括主体,主体内部形成有一空腔,主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出入口和至少两个接口,出入口及接口均与空腔连通,至少两个接口的朝向相异设置。通过出入口出入冷却液,至少两个接口可以与液冷管连接,改进现有技术中通过一根管连接对电芯进行冷却,由于长度过长而导致靠近出水管部分的电芯无法得到有效冷却的问题,设置一进多出的接头,可以通过连接多根管进行冷却,有助于减小每根管的长度,使得电芯各处能够得到均匀的冷却,设置至少两个接口的朝向相异,可以灵活用于各种电池模组中,并且进一步的使得电池模组中各处的电芯得到均匀有效的冷却。

    一种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1951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66387.8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其包括芯体、冷媒管路、设置在芯体的一侧的安装支架、设置在芯体的另一侧的冷却液进水管和冷却液出水管以及膨胀阀,芯体为由多个分层叠加而成的多层结构;在每相邻的两分层中,其中一个分层为冷却液层,另一个分层为冷媒层;冷却液层的一端与冷却液进水管相连通,冷却液层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出水管相连通;冷媒层的一端与膨胀阀上的冷媒进入通道相连通,冷媒层的另一端通过冷媒管路与膨胀阀上的冷媒出口通道相连通,冷媒进入通道用于与汽车空调的冷媒通道相连通;膨胀阀能够控制冷媒进入通道与冷媒通道的连通和关闭。本发明提供的液冷系统热交换装置,其能够使得电动汽车的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得到大大地提高。

    液体加热装置及设备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072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479620.8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及设备,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液体换热管路以及电加热装置,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液体换热管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进液管、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出液管、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两端对应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连接的换热管;所述电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换热管热导接,以对所述换热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均温加热效果好,温差能有效控制,所述壳体对内部零部件密封,以保护内部零部件。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54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50893.9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五通阀、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散热器和加热器PTC。第一热交换器和加热器PTC串接在五通阀的第一连接口与电池包冷却装置的第一流通口之间,电池包冷却装置的第二流通口与五通阀的第二连接口相连接。第三热交换器和电驱动部件冷却装置串接在五通阀的第三连接口与第五连接口之间。散热器串接在所述五通阀的第四连接口与第五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乘员舱空调装置相连通,以将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交换热量置换到乘员舱内进行制热。本发明能降低整车能耗,提高车辆续航里程。

    冷却液循环系统及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49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32704.8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却液循环系统及车辆,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膨胀水壶、电机电控装置、冷却器、电池包以及散热器;膨胀水壶开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冷却器和电池包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连通,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通;电机电控装置和散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依次连通,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一出水口能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中的其中一者连通,第二出水口能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中的另一者连通。本发明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膨胀水壶,还能使得冷却液循环系统满足不同工况,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的同时还能简化管路布置。

    灌胶工装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8964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39759.5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灌胶工装,其中,所述灌胶工装包括分流管道和灌胶盒,所述分流管道具有一入口和多个出口,所述灌胶盒内部形成流道,所述灌胶盒的顶部开设连通所述流道的多个进胶口,且多个所述进胶口与多个所述出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灌胶盒的底部设置多个连通所述流道的出胶口。本发明提供的灌胶工装,适用于为电池模组灌胶,能够解决现有的灌胶方式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54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350893.9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五通阀、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散热器和加热器PTC。第一热交换器和加热器PTC串接在五通阀的第一连接口与电池包冷却装置的第一流通口之间,电池包冷却装置的第二流通口与五通阀的第二连接口相连接。第三热交换器和电驱动部件冷却装置串接在五通阀的第三连接口与第五连接口之间。散热器串接在所述五通阀的第四连接口与第五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和乘员舱空调装置相连通,以将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的交换热量置换到乘员舱内进行制热。本发明能降低整车能耗,提高车辆续航里程。

    灌胶工装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8964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439759.5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灌胶工装,其中,所述灌胶工装包括分流管道和灌胶盒,所述分流管道具有一入口和多个出口,所述灌胶盒内部形成流道,所述灌胶盒的顶部开设连通所述流道的多个进胶口,且多个所述进胶口与多个所述出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灌胶盒的底部设置多个连通所述流道的出胶口。本发明提供的灌胶工装,适用于为电池模组灌胶,能够解决现有的灌胶方式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液体加热装置及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072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79620.8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及设备,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液体换热管路以及电加热装置,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液体换热管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进液管、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出液管、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两端对应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连接的换热管;所述电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换热管热导接,以对所述换热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均温加热效果好,温差能有效控制,所述壳体对内部零部件密封,以保护内部零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