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722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77876.4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其包括转轴、转子,所述转子套装在所述转轴外;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冷却系统的出液管道相通的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一轴向孔相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冷却系统的回液管道相通的第二轴向孔、与所述第二轴向孔相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转子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通的第一径向孔,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通的第二径向孔;所述转子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径向孔与所述第二径向孔的冷却通道。本发明通过使冷却液在转子的第一径向孔、冷却通道、第二径向孔中不断地流过,对转子进行较好地冷却,使得转子能够获得较好地散热效果。

    电机以及电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8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94658.2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以及电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冷却循环系统,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定子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定子内的转子;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所述定子进行冷却的定子冷却回路以及用于对所述转子进行冷却的转子冷却回路,所述转子冷却回路上设有用以导通或截断所述转子冷却回路的阀门。本发明旨在解决电机转子和定子一直同时冷却,导致耗能增加,浪费资源的问题。

    一种拆卸工装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05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14991.5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拆卸工装,用于分离套装的轮毂轴承单元与驱动半轴,其中,所述拆卸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顶推杆,所述工装本体用以与所述轮毂轴承单元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顶推杆沿其轴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工装本体,所述顶推杆的端部用于相对所述驱动半轴的端部设置,在所述顶推杆朝向所述驱动半轴活动以抵紧所述驱动半轴的端部后,所述顶推杆还具有沿朝向所述驱动半轴活动的分离行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装本体与所述轮毂轴承单元固定连接时,通过调节顶推杆朝向所述驱动半轴活动以抵紧所述驱动半轴的端部后继续调节所述顶推杆,使所述轮毂轴承单元与所述驱动半轴分离,以解决现有的拆卸方式容易损坏轮毂轴承的问题。

    热泵空调系统中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0405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0142531.8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空调系统中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动压缩机吸气端压力与车内换热器出口温度;由所述电动压缩机吸气端压力与所述车内换热器出口温度,计算得到实际过热度;获取空调面板发出的制热或制冷状态,并根据所述制热或制冷状态设置目标过热度;将所述实际过热度与所述目标过热度做差得到过热度偏差;根据所述过热度偏差,确定当前电子膨胀阀开度,并将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发送给电子膨胀阀,以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工作。通过本发明,提高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

    一种纯电动汽车气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50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01700.4

    申请日:2017-09-07

    Inventor: 刘健豪 张欢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B60T13/268 B60C23/00 B60L58/10

    Abstract: 一种纯电动汽车气泵装置,其经储气罐与制动系统管路连通,其中:所述气泵为正压电动气泵,在所述储气罐和所述正压电动气泵的管路之间具有安全阀,在所述储气罐和所述正压电动气泵之间还电气连接有压力检测回路;所述安全阀为常开阀,且当所述压力检测回路检测到所述储气罐的内部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安全阀关闭,其在保证车辆刹车性能的条件下对气源利用系统进行扩展。

    集成动力电池冷却功能的车用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737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003162.5

    申请日:2015-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动力电池冷却功能的车用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前者包括温度传感器、空调控制器、动力电池控制器、动力电池蒸发器及与电池壳体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的真空泵,第一单向阀由电池壳体向真空泵导通,电池壳体朝向空调出风方向开设有进风口;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温度,动力电池控制器将检测到的电池温度与预定电池温度相比较,若检测到的电池温度高于所述预定电池温度,则向空调控制器传输电池降温需求指令,并控制真空泵启动;空调控制器接收电池降温需求指令,并控制动力电池蒸发器和空调压缩机启动。这样,其具有动力电池冷却功能,以提高动力电池的冷却效率和单体电池之间的冷却均匀性,从而保证动力电池高效、持续工作。

    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639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760699.1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DCDC变换器、低压蓄电池、高压蓄电池和若干低压负载,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和所述高压蓄电池连接,所述高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的低压输出端与所述低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入端和各所述低压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纯电动汽车DCDC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能够使纯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及时响应整车唤醒工作指令,避免DCDC变换器长时间不工作而导致的低压蓄电池深度放电及整车动力中断的问题。

    一种电池热泵加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6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25415.7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热泵加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单向阀、第一电磁阀、电池冷却器、电池水泵、电池、电机、电机水泵、电机余热回收器、第一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进口之间通过第一管路相连,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电池冷却器、第一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电机余热回收器依次串联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电池冷却器、电池、电池水泵串联设置在电池冷却循环水路上,电机余热回收器、电机水泵、电机依次串联设置在电机冷却循环水路上;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车外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子膨胀阀、设在电机余热回收器的进水口处的进水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电池的加热。

    安全带未系监控系统及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01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37899.3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未系监控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安全带正确佩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驾驶员或车内乘客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得到安全带正确佩戴识别信息;安全带警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安全带正确佩戴识别信息,控制车内预警模块和车外预警模块的工作状态;车内预警模块设置在车内,车外预警模块设置在车外,车内预警模块和车外预警模块分别用于响应于工作指令,分别在车内和车外对驾驶员或车内乘客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进行预警。本发明的安全带未系监控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车内、车外同时提醒的功能,既能提醒驾驶员或乘员及时系上安全带,又能对车外其他交通参与人,从而减少违法行为发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后对驾驶员或乘员的伤害程度。

    一种碰撞目标车牵引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15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14403.1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碰撞目标车牵引装置,其包括连接架、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第一弹性防撞机构、第二弹性防撞机构,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用于与牵引车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用于与碰撞目标车相连;所述连接架的左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防撞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相连,所述连接架的右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防撞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相连。本发明利用在发生碰撞时第一弹性防撞机构和第二弹性防撞机构发生的弹性变形,能够对碰撞时传递到牵引装置上的冲击力进行较好地缓冲和吸收,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传递到牵引车上的冲击力,进而能够较好地降低牵引车受到的损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