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及驱动桥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8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30138.9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速器及驱动桥,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减速器包括壳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一挡油机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一挡油机构自壳体的内侧壁向壳体的内部伸出,第一挡油机构与从动齿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从动齿轮位于第一挡油机构的一侧。在本发明的减速器中,第一挡油机构自壳体的内侧壁向壳体的内部伸出,从而将壳体内部的空间划分为两部分,从动齿轮位于第一挡油机构的一侧,由于第一挡油机构的存在,使得从动齿轮仅会搅动与从动次轮位于同一侧的润滑油,位于第一挡油机构另一侧的润滑油不会被搅动,从动齿轮的搅油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润滑油的温度。

    驱动桥润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9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53112.X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桥润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形成储存润滑液的储液空间,驱动桥的主动齿轮和驱动桥的从动齿轮均位于容纳腔内;集油架,集油架设置于从动齿轮与壳体之间,集油架的顶部具有集油盒,从动齿轮旋转时带动储液空间内的润滑液飞溅至集油盒内;其中,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进油道,第一进油道的进口端与集油盒连通,第一进油道的出口端延伸至主动齿轮的支撑轴承处,集油架上设置有第二进油道,第二进油道的进口端与集油盒连通,第二进油道的出口端延伸至从动齿轮的支撑轴承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桥润滑成本和润滑质量无法兼顾的问题。

    一种双电驱减速器及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9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31247.3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电驱减速器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双电驱减速器包括壳体、第一动力系统、第二动力系统和锁止机构;第一动力系统具有输出动力的第一输出轴。第二动力系统具有输出动力的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同轴设置。锁止机构包括电磁块、弹性件和活动件;电磁块固定连接于壳体;活动件设于第一输出轴上以跟随第一输出轴转动;弹性件连接于活动件和电磁块之间。电磁块得电,活动件与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弹性件弹性形变。电磁块失电,活动件脱开第二输出轴,弹性件恢复形变。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采用了上述的双电驱减速器。本发明提供的双电驱减速器和车辆可以改善采用双电驱系统的越野车难以满足车辆脱困需求的问题。

    一种测试车辆质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65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9059.4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车辆质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预布置的车辆传感器获取车辆测试数据,其中,所述车辆测试数据包括:驱动桥本体振动、输入转速、车内驾驶员内耳噪声和后排主位乘客内耳噪声中的至少一个;分析所述车辆测试数据,获取待测车辆在各种行驶状态下驱动桥阶次噪声和车辆总噪声的差值,其中,所述行驶状态包括:油门加速和滑行中的至少一种;结合专业工程师的主观评价以及根据所述差值得出的客观评价,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的质量检测结果。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准确的测试车辆质量的效果。

    带断开模式的差速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480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37284.1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断开模式的差速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带断开模式的差速锁总成包括:差速器外壳,差速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避让通道;差速器内壳,差速器内壳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差速器内壳与差速器外壳间隙配合;结合齿圈,结合齿圈通过避让通道穿设于差速器外壳内;半轴齿轮组件,半轴齿轮组件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本申请将差速器内壳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并将结合齿圈通过避让通道穿设于差速器外壳内,同时将半轴齿轮组件设置于差速器外壳内,结合齿圈具有与差速器内壳和半轴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锁止模式、断开模式与普通模式。这样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差速锁总成的集成度,降低了差速锁总成机构的复杂性,使得差速锁总成的布置更加方便。

    通气结构、传动装置及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6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99988.X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气结构、传动装置及车辆,通气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位于储存有油液的油腔的顶部,壳体(1)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9)和第二腔体(10),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通气道(12)和第二通气道(11),第一通气道(12)的进口端与第一腔体(9)连通,第一通气道(12)的出口端朝向油腔延伸设置并与油腔连通,第二通气道(11)的进口端与第二腔体(10)连通,第二通气道(11)的出口端朝向油腔延伸设置并与油腔连通,第一腔体(9)与第二腔体(10)之间连通,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通气塞连接的外部通气道(4),外部通气道(4)与第二腔体(10)连通。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通气结构易漏油问题。

    车辆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86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1024.0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传动装置包括:发电机壳体,发电机壳体上开设有装配孔;驱动电机壳体内设置有中间支撑结构,中间支撑结构内设置有机械泵安装腔、机械泵吸油道、电子泵吸油道、电子泵出油道,机械泵安装腔上开设有机械泵吸油口和机械泵出油口,中间支撑结构上开设有油滤接口和出油孔,机械泵吸油口通过机械泵吸油道与油滤接口连通;机械泵设置于机械泵安装腔内,且机械泵通过机械泵出油口与驱动电机壳体的内腔连通;至少部分的电子泵穿过装配孔延伸至驱动电机壳体内,并与中间支撑结构连接,电子泵的进油口通过电子泵吸油道与油滤接口连通,电子泵的出油口通过电子泵出油道、出油孔与驱动电机壳体的内腔连通。

    一种重型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及冷却润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4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0058199.7

    申请日:2017-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变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及冷却润滑方法,包括油泵、过滤器、温控阀、散热器、放油螺栓、两根喷油管和一个喷油头。当温控阀关闭时,温控阀进油管与温控阀出油管相连通;当温控阀开启时,温控阀进油管与冷却进油管相连通,冷却出油管与温控阀出油管相连通。放油螺栓的输入端与温控阀出油管相连接,放油螺栓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两根喷油管和喷油头相连接。两根喷油管均从主箱延伸至副箱,每根喷油管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孔。温控阀用于齿轮油是否进入散热器。本发明采用外置散热器和油泵强制润滑相结合,保证特殊复杂工况下轴齿、轴承、密封件、润滑油等的润滑冷却需求;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冷却润滑效果显著的优点。

    一种重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66411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58243.4

    申请日:2017-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 F16H57/0404 F16H57/0412 F16H6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包括变速器壳体、主箱、副箱和自动换挡控制装置,自动换挡控制装置包括TCU、选换挡执行器、主箱中间轴制动器控制阀、主箱中间轴制动器、副箱控制阀和副箱气缸;其中,选换挡执行器、主箱中间轴制动器控制阀和副箱控制阀均与TCU相连接;主箱中间轴制动器包括摩擦片和活塞;主箱换挡时,主箱中间轴制动器控制阀接收来自TCU的控制信号,通过气路控制活塞动作,活塞压紧摩擦片,实现对主箱中间轴的制动;然后,选换挡执行器完成主箱换挡动作。本发明采用主副箱双中间轴结构,承载能力强,输入扭矩达到2300Nm,寿命达到150万公里,各挡位速比合理,一挡速比大,可靠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