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3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786462.3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变速器热模型建模方法,该变速器热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建立变速器有限元模型,对变速器中的各个轴承、存在啮合关系的各个啮合类齿轮、浸入润滑油中的各个搅油类齿轮、位于空气中的各个搅风类齿轮、机油泵以及各液压阀体,分别计算产热功率并搭建各自的产热功率模型;并据此建立变速器的产热功率模型。可在产品开发任意时期,特别是开发前期对系统热性能进行评价,以识别和避免变速器的热失效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3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786462.3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变速器热模型建模方法,该变速器热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建立变速器有限元模型,对变速器中的各个轴承、存在啮合关系的各个啮合类齿轮、浸入润滑油中的各个搅油类齿轮、位于空气中的各个搅风类齿轮、机油泵以及各液压阀体,分别计算产热功率并搭建各自的产热功率模型;并据此建立变速器的产热功率模型。可在产品开发任意时期,特别是开发前期对系统热性能进行评价,以识别和避免变速器的热失效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28911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83477.0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12 , F16N7/40 , F16N39/02 , F16N22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桥润滑油外循环的冷却系统,采用内置冷却油泵与驱动桥主动锥齿轮集成,当驱动桥总成工作时,冷却油泵通过润滑油道将驱动桥总成底部的润滑油吸入,润滑油通过出油管进入润滑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进入主减速器壳体,最终返回驱动桥总成,单向阀设置在回油管上,卸荷阀设置在出油管与回油管之间。本发明通过外循环冷却润滑油的方案,解决了汽车驱动桥总成润滑油冷却缓慢的问题,解决了外置油泵冷却系统驱动桥总成布置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外循环系统无法在冷却器损坏或管路堵塞时保护驱动桥总成及冷却系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34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05768.4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标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器虚拟标定模型建模方法,其包括:搭建变速器各功能模型的子模型;根据变速器结构集成各功能模型;搭建控制模块子模型,并生成M文件;标定模型联合集成,包括:在上述的各个子模型和集成模型插入interface接口模块,并生成S‑function文件;在所述控制模块子模型中插入S‑function模块,并使所述S‑function模块连接所述S‑function文件;运行M文件,并运行所述控制模块子模型,以完成所述标定模型的搭建。可以根据标定模型可以完成自动变速器的标定,在设计初期便可以验证变速器控制算法以及变速器性能,可以减少变速器的研发周期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12304.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2 ,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温度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离合器状态参数;将离合器状态参数输入至预先建立的离合器热模型,得到状态参数对应的离合器各部件的温度;其中,离合器热模型是根据离合器结构参数以及不同工况下离合器的状态参数建立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台架试验或整车试验的方法才能发现与解决摩擦片烧蚀的问题,通过仿真的方法计算摩擦片温度,识别和避免离合器热失效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7621290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522987.9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高寿命汽车驱动桥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组成差速器壳体,一对半轴齿轮布置在差速器壳体中,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之间有半轴齿轮推力滚针轴承,十字轴位于半轴齿轮之间,十字轴上有行星齿轮,十字轴与行星齿轮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滚针轴承,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右壳之间设置行星齿轮推力滚针轴承。其大大的降低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有效地提高差速器总成的传动效率;并可彻底解决传统结构中差速器齿轮垫片磨损以及由此导致的十字轴烧结、差速器齿轮打齿等问题,大幅提高差速器总成的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6017645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657755.3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壳体,由主减速器外壳和主减速器右盖组成,主减速器外壳与车架连接处的外侧连接支架端面向内凹陷,同时在凹陷处设置加强筋;主减速器外壳内侧的轴承座外围也向内凹陷,同时在凹陷处设置加强筋;主减速器右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全幅面网状加强筋;主减速器右盖的内侧支撑差速器轴承的轴承座外围向内凹陷,同时在凹陷处设置加强筋。本实用新型对驱动桥总成主减速器外壳的内侧进行降重设计、对主减速器右盖进行减小壁厚设计,在不影响结构强度和制造工艺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壳体重量,同时保证了工艺性以便于加工,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整车经济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689734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572197.0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化汽车传动轴系布置的大直径传动轴结构,该结构包括左十字轴,花键轴叉总成,花键套管,轴管,焊接叉,右十字轴,过渡连接法兰;所述轴管的外径为150~300mm,长度为2~3m;花键套管的右端扩口与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轴管的右端通过过渡连接法兰与焊接叉的左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大传动轴轴管直径来提高传动轴的临界转速,进而增加传动轴的许可设计长度,取消了分段式传动轴的中间支撑及连接结构,将分段式传动轴布置变为一根传动轴的布置,降低重量及成本,避免由于中间支撑引起的车辆振动噪声等问题,同时也简化了总成装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零件数量少,成本低,装配方面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588899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10746.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采用双列球轴承的微型车桥轮边结构,由半轴1、轴承挡圈2、轴承座3、后轮制动器总成4、轴承座连接螺栓及螺母5、双列球轴承6、定位套7、桥壳8组成,双列球轴承6装配于半轴1的轴颈处,双列球轴承6的内圈由轴承挡圈2及定位套7固定,双列球轴承6的外圈由轴承座3及桥壳8定位,轴承座3、桥壳8及后轮制动器总成4由轴承座连接螺栓及螺母5进行连接,其中,轴承座3及桥壳8均有油封。该结构采用双列球轴承,并通过轴承座等对其进行定位。由于同等规格双列球轴承承载能力远高于单列球轴承,因此轮边承载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且布置上基本不增加半轴径向空间尺寸,实现了紧凑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0762131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483416.9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37 , F16H5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驱动桥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壳体前面的大端法兰结构方向的内腔腔壁上对称分布有球面凸台,每个球面凸台的中心开有圆形的通孔,并且每个球面凸台上均开有圆弧油槽,差速器壳体后面的壳体小端内孔上均匀分布有三条综合油槽,综合油槽由径向油槽和轴向油槽垂直向交组成,差速器壳体前面的大端法兰结构上均匀分布半圆形凸台和长圆形凸台,半圆形凸台加工有联结螺纹孔,长圆形凸台上开有联结螺纹孔和顶丝孔。其是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行星齿轮及半轴齿轮配合面具有润滑油槽、拆卸方便的差速器壳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