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变速箱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1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851605.1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动变速箱结构包括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本体以及差速器,变速箱本体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连接有双联离合器,双联离合器与发动机和电动机连接,输出轴与差速器连接,双联离合器能够使发动机和电动机能够同时或单独提供动力,从而提高更强的加速性能和更高的效率,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动变速箱结构传动效率高,燃油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车辆换挡加速平顺性好,加速体验好,避免换挡冲击,有效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环保性。

    一种微型零差速式双流传动齿轮减速箱

    公开(公告)号:CN1194124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26525.3

    申请日:2024-11-28

    Inventor: 黄勇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零差速式双流传动齿轮减速箱,包括箱体外壳、直行传动齿轮组、转向传动齿轮组、第一行星差速器、第二行星差速器、第一输出齿轮组和第二输出齿轮组;直行传动齿轮组、第一行星差速器和第一输出齿轮组设置于箱体外壳内部一侧,转向传动齿轮组、第二行星差速器和第二输出齿轮组设置于箱体外壳内部另一侧;第一行星差速器与第二行星差速器同轴设置,分别设置于太阳齿轴两端。本发明微型零差速式双流传动齿轮减速箱,可安装于微型履带式动力平台,具备尺寸微小、通用性强的优势,克服了直行和转向两路动力输入存在串扰的不足,实现了两个延长输出轴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转速和转矩输出。

    一种实现部分无级变速的车辆传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53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51649.7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部分无级变速的车辆传动系统,包括主传动轴与副变速器,副变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副从动轴,主传动轴上套接有液压传动轮与机械传动轮,所述副从动轴上固接有变速轮以及与机械传动轮动力传输的从动轮,还包括控制液压传动轮与主传动轴动力传输或控制机械传动轮与主传动轴动力传输的动力结合装置,还包括与液压传动轮动力传输的变量泵以及通过液压管路与变量泵连接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变速轮动力连接,副变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向车辆轮组传输动力的动力输出轴。本发明操作便捷且空间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在现有的变速箱不改变传递结构和尺寸的基础上仅改变较小的结构从而实现无级变速。

    齿轮箱、电驱动总成系统和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33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9822.9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齿轮箱(100),包括:壳体(10);齿轮组(20),布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齿轮组(20)包括一个或多个齿轮;以及过滤器(30),布置在所述壳体(10)内,该过滤器(30)具有主体部(31),过滤元件布置在所述主体部(31)内,用于对润滑介质进行过滤,其中,所述过滤器(30)还具有隔离部(32),所述过滤器(30)通过该隔离部(32)与所述壳体(10)形成一润滑介质容置空间(S),该润滑介质容置空间(S)与所述齿轮组(20)大致隔离。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齿轮箱(100)的电驱动总成系统和包括上述电驱动总成系统的机动车辆。

    一种传动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8559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55356.7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传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其将差速器模组和行星减速器模组同轴且半嵌入设置,其在差速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导油环,可收集并将收集的润滑油引导至行星轴中的第一油道中,通过第一油道将润滑油引导至外部的滚针轴承,润滑油再由滚针轴承两端释放出,从而进一步分散至主壳体内的其他区域,主壳体上还设置有指向导油环的主动导油路径。本发明提供的传动装置在差速器壳体上设置导油环,并设置有指向导油环的主动导油路径,可有效收集并引导润滑油输送至行星轴外的滚针轴承中,在低速的情况下也可保障主壳体内部润滑油的流转均衡性和有效性,可为同轴布置的行星齿轮减速器与差速器的应用提供便利。

    差动轮系和双转子电机构成的无级变速装置及匹配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1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5616.0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差动轮系和双转子电机构成的无级变速装置及匹配连接方法,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装置机架、输入轴、双转子电机、输出轴和差动轮系,差动轮系配置四种组成结构,分别与双转子电机内外转子、输入轴和输出轴连接。当装置输出转速小于输入转速时,与内外转子连接的两组运动组件上有等效转差扭矩作用其上,同时内外转子之间产生转速差从而产生电磁转矩,也作用在内外转子连接的两组运动组件上;当电磁转矩小于时等效转差扭矩,输出转速减小,内外转子的转速差增大,电磁转矩增大,直至电磁转矩等于等效转差扭矩,装置输出转速不再减小,装置进入均衡状态;当电磁转矩大于时等效转差扭矩,反之亦然;如此实现装置的无级变速功能。

    一种全时分动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59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12650.5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时分动器,相较于传统分动器而言,工作挡位类型更为丰富,可实现的功能更多,且配置了利用动力输入轴驱动的油泵,可为分动器壳内部相对高处的结构提供更好的润滑和降温散热效果。本申请的主要结构包括分动器壳、油泵、动力输入轴、输入太阳齿轮、输入太阳齿毂、若干输入行星齿轮、输入行星架、输入行星齿毂、输入齿圈、后输出轴、后输出齿毂、高低速换挡齿套、高低速换挡拨叉、换挡导轴、前输出轴、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传动链及磁铁块,后输出轴上设有轴油道及供油小孔,还包括差速外壳、差速行星架、差速太阳齿轮、差速齿圈、配合齿毂、差速行星齿轮、差速换挡齿套、差速换挡拨叉及链轮齿毂。

    差速器性能测试装置、差速器保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368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2226.4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差速器性能测试装置、差速器保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汽车传动系统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输入测功机、输出测功机、试验样品控制模块和监控诊断模块;试验样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试验样品的输入扭矩,以及调整差速器输出的差速;试验样品包括差速器;输出测功机与试验样品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监控诊断模块用于监控试验样品的工况状态,并根据试验样品的工况状态诊断试验样品的差速器性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差速器性能测试装置对试验样品输入和输出工况进行模拟,并对试验样品的各项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能够准确测试差速器的极限性能。

    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系的变速及差速传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8881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0560.7

    申请日:2024-07-21

    Applicant: 顾斌

    Inventor: 顾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系的变速及差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一级太阳轮、第一一级行星架、第一一级行星轮、第一一级齿圈、第一二级太阳轮、第一二级行星轮、第二二级行星轮、第一二级行星架和第一二级齿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一级齿圈,第一一级齿圈上啮合连接有第一一级行星轮,第一一级行星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一一级太阳轮,第一一级齿圈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二级太阳轮;本发明通过一组单行星轮系和一组双行星轮系的组合方式,在没有降低减速器的减速比的同时,在取消差速器的情况下实现了两个输出端的功能且两个输出端能够同速或差速,从而减小了减速器的重量和体积,可以满足电驱系统的轻量化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