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3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7324.X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上海同季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准器注脂润滑装置及注脂方法,该平准器注脂润滑装置包括:注脂器、注脂器安装支架、油脂回收瓶、油脂回收瓶安装支架、进脂管、回脂管、平整器进脂接头、平整器出脂接头、注脂器出脂接头,其中,注脂器安装支架固定在机器支架上,注脂器内填装有润滑脂,注脂器出脂接头固定在注脂器安装支架上,注脂器位于注脂器安装支架上方与注脂器出脂接头连接固定;进脂管的一端与注脂器出脂接头的下端部连接固定,进脂管的一端通过平整器进脂接头连接平整器;油脂回收瓶通过油脂回收瓶安装支架可拆卸安装在机器支架上;回脂管的一端伸入油脂回收瓶中,回脂管的另一端通过平整器出脂接头连接平整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815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186988.5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频技术及辅助油槽的高位油箱滤油系统及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高位油箱、辅助油槽、变频滤油机、溢油管路、补油管路、进油管路、辅助油槽排污管路、粗滤过滤器、精滤过滤器、变频油泵、变频器、取样管路以及若干配对法兰和关断阀,本发明采用基于变频技术及辅助油槽技术为高位油箱滤油系统增加了可调冲洗流速的自由度,通过与高位油箱的进油管路、补油管路和溢油管路相连,采用无补油管路的高速滤油循环、无进油管路的高速滤油循环和包含补油管路和进油管路的滤油循环,增加了滤油流速和滤油效率,该方法对进油管路、补油管路和溢油管路的杂质冲洗过滤的更为彻底,能有效防止高位油箱管路内的杂质进入叶轮机械的轴承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27636.9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级应急柴油机预润滑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式泵驱动的核电应急柴油机预润滑油系统。包括预润滑油泵体、预润滑油泵联轴器、预润滑油泵电机、泵出口软管、泵出口止回阀、柴油机运动部件、油底壳、泵入口止回阀、泵入口软管、漏油罐;预润滑油泵体通过预润滑油泵联轴器和预润滑油泵电机连接,预润滑油泵体入口和泵入口软管相连接,并设置了泵入口止回阀;预润滑油泵体出口和泵出口软管相连接,并设置了泵出口止回阀;润滑油从油底壳流经泵入口止回阀和泵入口软管进入预润滑油泵体,通过泵出口软管和泵出口止回阀流入柴油机运动部件;预润滑油泵体下方设置漏油罐。用于彻底解决应急柴油机预润滑油立式泵电机进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19632.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无锡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应急发电机专用润滑油系统,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号定制轴承和二号定制轴承,一号定制轴承和二号定制轴承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一号定制轴承处通过一号管路连接油箱,二号定制轴承处伸出有电机轴,电机轴的外端面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滑油泵,滑油泵跟着电机轴一同旋转,二号定制轴承通过二号管路经过滑油泵后连接至油箱。通过油箱、滑油预热器、滑油泵、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等部件的之间的互相配合工作,可以方便的实现对发电机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工作,保证发电机正常连续运行,并且能适应高寒地区应急使用,满足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99690.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罐机卷封辊润滑结构,包括辊轮座,辊轮座、偏心轴和卷封辊轮之间设置有进油系统通路和出油系统通路,进油系统通路和出油系统通路之间相连通设置,且进油系统通路与传动轴上开设的传动轴进油道相连通,传动轴进油道通过进油口接头连接高速封罐机自动润滑系统;出油系统通路与传动轴上开设的传动轴出油道相连通,传动轴出油道通过出油口接头连接高速封罐机自动润滑系统。本申请使用时,便于通过高速封罐机自动润滑系统连接进油系统通路和出油系统通道,以便于润滑油脂供给至偏心轴与卷封辊轮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产生的废油便于经过过滤处理后循环再利用,避免手动添加油脂后的润滑脂飞溅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325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739264.3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小朋 , 张茜茜 , 张丽明 , 马继磐 , 陈于 , 杨斌 , 杨亚东 , 刘泽平 , 要晓凯 , 赵晓蔚 , 李扬 , 张凌燕 , 王丽杰 , 赵灵 , 李瑞锋 , 宋鹏杰 , 宋景哲 , 马华旭 , 徐天娇 , 闫晓婷 , 张峰 , 付若男 , 闫玺铃 , 贾铁军 , 周永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机摇臂用智能强迫润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油池,位于摇臂行星头处;第二油池,位于摇臂电机侧;管路系统,包括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和第四管线;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一管线上;第二电磁阀,设置在第二管线上;泵送模块,设置在第三管线上;检测模块,设置在采煤机摇臂摆动中心处,用于检测采煤机摇臂倾角;控制模块,与检测模块、泵送模块、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用于根据采煤机摇臂倾角控制泵送模块、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动作。实现摇臂工作位置的自主定位,使得润滑油总能从低处流向高处,进而使采煤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受位置影响始终保持润滑,提高润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09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479611.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揭阳市永乐五金电器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NC冲压机,包括基座,基座的上方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冲压的冲压设备本体,基座的上表面设有与冲压设备本体配合的冲压区,基座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杆和两个第二滑杆,多个第一滑杆以及第二滑杆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弹簧,多个第一滑杆以及第二滑杆的上端均安装有限位板,本发明通过滑板的一侧分别转动安装有滚筒,滚筒的外部设有吸水绒,冲压设备本体下移时,可以均匀地将吸水绒吸取的润滑油涂抹到工件表面,减少工件与冲压区之间的摩擦损害,冲压设备本体上移,第三滑杆共同滑动于两个条形槽之间,其底部装有的毛刷可以将冲压区内部残余的润滑油推进储液槽,减少润滑油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825327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810122852.6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的空转自润滑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润滑结构复杂、润滑效果差的问题。该系统包括主油路以及依次设置在主油路上的缓速器工作腔和热交换器,所述油池侧壁下部设置有回油口;油池内设置有出油油路,所述出油油路的一端位于液面内,另一端伸出液面作为出油口;所述油池通过其出油油路向所述缓速器工作腔供油;沿油液流向,位于所述热交换器前端的主油路分为两条支油路:第一支油路与所述回油口相连通;第二支油路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支油路上设置有常通式双向单向阀,所述第二支油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689471.7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奥迪股份公司
Inventor: I·格赖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单元(1),其包括机械地相互连接并且布置在壳体(13)中的电机(11)和传动机构(12),其中,电机单元(1)包括对电机(11)和传动机构(12)进行润滑的润滑剂循环回路,其中,设有润滑剂泵(14),该润滑剂泵具有用于润滑剂的出口和至少两个入口。此外设有润滑剂池(15),该润滑剂池在使用情况下布置在壳体(13)中的电机(11)或传动机构(12)之下,润滑剂池具有至少两个吸入部位(151a、151b)。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电机单元(1)中使润滑剂循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26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1048.7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德清钜鑫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桥梁提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桥梁提升设备,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安装有平移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横梁表面对称开设有通孔并转动安装有定向轮,所述提升机构上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牵引轮,所述横梁下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对称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横梁上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依次穿插在定向轮、导向轮和牵引轮之间。本发明钢丝绳在提升钢结构桥梁的同时,牵引绳会对安装板的两端均产生一个斜向上的拉力,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可防止钢结构桥梁在提升时,发生旋转摇晃,从而在吊装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