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34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2010034494.0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可以对通过发动机转速伴随着经由固定级模式的行驶模式的切换发生变化而使驾驶员感到不适进行抑制。在因有使驱动力增大的要求而从第一无级变速模式向第二无级变速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在从固定级模式切换到第二无级变速模式的时刻起使发动机转速增加到第一目标转速之后,使之增加到与所要求的驱动力相应的第二目标转速,第一经过时间(T1)和第二经过时间(T2)中的至少任一经过时间越长,则将第一目标转速设定成越低的转速(步骤S9),所述第一经过时间(T1)是从有了使驱动力增大的要求的时刻起到从固定级模式切换到第二无级变速模式的时刻为止的时间,所述第二经过时间(T2)是从车辆的加速度稳定了的时刻起到从固定级模式切换到第二无级变速模式的时刻为止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3918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1365862.3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能够在可靠地执行啮合式的接合机构的接合的同时抑制接合机构以及动力传递路径的碰撞声的产生。构成为,在判断为在接合动作的过渡期接合机构中的牙嵌式齿彼此接触而接合动作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1),向接合机构传递用于使接合完成的接合转矩,在判断为所述接合完成了的情况下(步骤S3、4),进一步向与所述接合转矩相同的方向传递用于消除所述接合机构的空隙的间隙消除转矩(步骤S6、7)。
-
公开(公告)号:CN10703137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610867786.6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轴长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的动力分配机构(3)配置于圆筒状的输出齿轮(12)的内周侧,第二离合器(C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输出齿轮(12)的内周侧,且在旋转中心轴线方向上与动力分配机构(3)相邻地配置。其结果,在旋转中心轴线方向上与输出齿轮(12)并列配置的部件的数量变少,能够实现驱动装置整体的轴长的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9205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880203.7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EV行驶中合适地启动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构成为在EV行驶模式下启动发动机的情况下的第一电动机的发电电力在第一EV行驶模式下比在第二EV行驶模式下大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在利用第一电动机启动发动机的情况下,判断能够向蓄电装置输入的电力是否小于阈值,在判断为能够向蓄电装置输入的电力小于阈值的情况下,禁止第一EV行驶模式的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24991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80010221.4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变速单元(40)能够在非空档状态和空档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非空档状态,发动机(10)的动力经由路径(K1)传递,在所述空档状态,发动机的动力不经由路径(K1)传递。离合器(CS)能够在接合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接合状态,动力被从发动机(10)传递到第一MG(20),在所述释放状态,中断从发动机(10)到第一MG(20)的动力的传递。当变速单元(40)被控制到非空档状态并且在此时离合器(CS)被设定为释放状态时,车辆能够以串并联模式运行。当通过由离合器(CS)将发动机(10)直接联接至第一MG(20)而使动力经由路径(K2)传递时,并且通过将变速单元(40)控制到空档状态而中断路径(K1)时,车辆能够以串联模式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24994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80009816.8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执行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控制过程。该控制过程包括在从串并联模式向串联模式切换(在S100中为是)时减小发动机转矩的步骤(S102)、释放离合器(C1)的步骤(S104)、减小第一旋转电机(第一MG)的反作用转矩的步骤(S106)和增大第二旋转电机(第二MG)的转矩的步骤(S108),以及在开始同步(在S110中为是)时增大第一MG的正转矩的步骤(S112)和开始接合离合器(CS)的步骤(S114),还有在第一旋转电机(第一MG)的转速和发动机的转速彼此同步(在S116中为是)时接合离合器(CS)的步骤(S118)。
-
公开(公告)号:CN10720700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680009352.0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执行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控制过程。该控制过程包括在从串并联模式向串联模式切换(在S100中为是)时减小发动机转矩的步骤(S102)、释放离合器(C1)的步骤(S104)、减小第一旋转电机(第一MG)的反作用转矩的步骤(S106)和增大第二旋转电机(第二MG)的转矩的步骤(S108),以及在开始同步(在S110中为是)时增大第一MG的正转矩的步骤(S112)和开始接合离合器(CS)的步骤(S114),还有在第一旋转电机(第一MG)的转速和发动机的转速彼此同步(在S116中为是)时接合离合器(CS)的步骤(S118)。
-
公开(公告)号:CN109532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100894.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10/06 , B60W10/10 , B60W30/1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内燃机制动行驶中的伴随着行驶模式的切换而产生的冲击进行抑制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当在发动机制动行驶过程中于U/D发动机制动模式(第一行驶模式)与O/D发动机制动模式(第二行驶模式)之间切换行驶模式时,以在该行驶模式的切换过渡中发动机转速Ne被维持为恒定的方式,执行该行驶模式的切换,因此,在该行驶模式的切换时发动机转速(Ne)的变化被抑制,从而能够抑制发动机制动转矩的变动。由此,能够对发动机制动行驶过程中的伴随着行驶模式的切换(即发动机制动模式的切换)而产生的冲击进行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62177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11518.8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547 , B60K2006/381 , B60Y2200/92 , F16H3/725 , F16H3/728 , F16H2200/0021 , F16H2200/0034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38 , Y10S903/911 , Y10S903/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以EV模式进行行驶时的电力消耗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10)具备连结有发动机(11)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和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第三旋转元件(27)连结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5)。驱动装置(10)具备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4)的第一旋转元件(25)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5)的第六旋转元件(30)连结的第一卡合机构(CL1)、和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5)的第四旋转元件(28)与第六旋转元件(30)连结的第二卡合机构(CL2)。
-
公开(公告)号:CN1082976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28532.4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5 , B60K6/36 , B60K6/387 , B60K6/442 , B60W10/026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710/025 , B60W2710/06 , B60W2710/081 , B60W2710/083 , B60Y2200/92 , B60Y2400/424 , F16H45/02 , Y10S903/909 , Y10S903/914 , Y10S90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动力分配机构的输出侧设置能够差动旋转的连接器,通过控制该连接器的转速差,可以改善动力的传递效率,改善耗油率或者耗电性能。本发明的控制装置还配备有:由差动机构构成的动力分配机构;被连接到第一旋转元件上的发动机;被连接到第二旋转元件上的第一电动机;被连接到第三旋转元件上的第二电动机;被从第三旋转元件传递转矩的驱动轮;具有被传递第三旋转元件的转矩的驱动侧构件和将转矩输出给驱动轮的从动侧构件、并且能够控制驱动侧构件与从动侧构件的转速差的连接器;以及控制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连接器的控制器,控制器变更连接器中的转速差(步骤S2),伴随着转速差的变更,变更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中的至少第一电动机的转速或者转矩(步骤S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