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4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893048.3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M13/021 , G01M13/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在将马达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检查齿轮的啮合状态下的损伤的产生的有无。对传递作为车辆的驱动源而搭载的马达所产生的转矩的变速器中的齿轮的损伤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具备:检测部,其对齿轮的啮合状态下的AE信号进行检测;以及处理部,其基于AE信号,判定所述齿轮的啮合状态下的损伤的产生的有无。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137634.0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磁体材料的方法、生产电动机的转子的方法、生产电动机的方法以及磁体材料。生产磁体材料的方法具有:减磁步骤,在具有比氮分子强的还原性的还原性物质的存在下加热成型的永磁体,通过热减磁使永磁体不可逆地减磁;以及冷却步骤,冷却减磁的永磁体来制造成型的磁体材料。具有30μm以上的厚度的磁体材料包含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作为主要成分。在上述磁体材料中,(b)距磁体材料的表面10μm以内的区域亦即表层区域处的碳浓度与(a)设置在超过磁体材料的表面10μm的位置处并且具有10μm的厚度的区域亦即内部区域处的碳浓度之比为1.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991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046381.8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复使用判定系统、重复使用判定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驱动车辆的动力装置的重复使用判定系统具备:获取包含旋转电机的扭矩数据和转速数据的操作历史数据的获取部;基于扭矩数据和转速数据中的至少一方来推定构成动力装置的多个部件各自的负荷的推定部;以及判定部,其针对构成动力装置的多个部件中的每一个,比较由推定部推定的各个负荷和为各个部件规定的阈值,在由推定部推定的多个部件各自的负荷为各自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重复使用动力装置,在多个部件中存在被推定为负荷超过各自规定的阈值的部件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动力装置的部件更换并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37648.8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部件管理装置、部件管理系统、部件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部件管理装置可以具备获取部,该获取部获取部件信息,该部件信息表示构成搭载在车辆上的驱动机构的多个部件中的具有故障的预兆的部件。部件管理装置可以具备确定部,该确定部参照存储构成多个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材料的存储部来确定部件信息所示的部件的材料。部件管理装置可以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向管理部件的材料的材料管理装置通知与部件的材料有关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36915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580201.2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油供给管,其组装容易,能够充分防止漏液等,并且不易产生插入部分处的损耗。插入至致动器侧开口部(4c)的筒状的工作油供给管(6)的末端部具有插入部(6b)。插入部(6b)具有3个环状部(6c、6e、6g)以及设置于它们之间的2个环状的凹部(6d、6f)。中央部的环状部(6e)的直径大于其他的环状部(6c、6g)的直径,且其周面的截面形状为向离开工作油供给管(6)的轴线的方向凸出的弧状。
-
公开(公告)号:CN10614310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225519.9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21 , Y02T10/6234 , Y02T10/6265 , Y02T10/6286 , B60K6/36 , B60K6/547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1 , B60W2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辆具有:第1和第2变速机构;第1和第2离合器,其分别对应于第1和第2变速机构;电动机,其与第1变速机构连接;内燃机,其通过第1和第2离合器的接合或断开来与第1和第2变速机构连接或断开。第2变速机构包括通过第1变速机构的规定前进挡位将内燃机的转动输出的后退挡位。混合动力车辆还具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使第1变速机构不选择规定前进挡位且使第2离合器接合,据此第2变速机构使混合动力车辆能够进行后退挡行驶,该控制机构通过在选择了后退挡行驶的状态下使第1离合器接合,来使第1变速机构将内燃机的转动传递给电动机以进行发电。据此,能够提高选择了倒车挡位行驶时的响应性,且无论车速如何均能够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22124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180055493.3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50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5 , B60K6/48 , B60K6/547 , F16H3/728 , F16H2037/0886 , F16H2037/101 , F16H2200/0043 , F16H2200/0047 , F16H2200/0052 , F16H2200/2005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41 , F16H2200/2043 , F16H2200/2097 , Y02T10/6221 , Y02T10/6239 , Y10S903/902
Abstract: 第1行星齿轮机构(P1)通过第1离合器(C1)的卡合将供发动机(E)的驱动力输入的第1主轴(13)的旋转同速地传递至主变速部(P2),并且通过第2离合器(C2)的卡合将第1主轴(13)的旋转进行加速后传递至主变速部(P2)和第1马达/发电机(MG1)。由此,能够扩大变速器(T)的变速比的范围,并且能够扩大变速比或档间比的设定自由度,而且,不需要特别的加速单元就能够使第1马达/发电机(MG1)高速旋转从而提高发电效率。而且,通过将第1主轴(13)的旋转同速地传递至主变速部(P2),由此,不对变速器(T)要求过大的减速比,从而能够实现摩擦损耗的降低和变速器(T)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21195889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676945.6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马达的转子结构,能够从转子芯简单地取出永久磁铁而对其进行再利用。电动马达包括固定于马达轴而与所述马达轴一同一体地旋转的转子、以及固设于所述转子的周围的定子,作为电动马达的所述转子的结构,采用如下的构成:所述转子包括:圆筒状的转子芯,呈同轴状压入固定于所述马达轴;环状的一对端面板,相向配置于所述转子芯的轴方向两端面;以及永久磁铁,分别收容于在轴方向上贯通所述转子芯的外周部的多个狭缝内;在一个所述端面板的外周部,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多个使所述永久磁铁露出的开口部,在所述端面板的外周部的外端面,能够拆装地安装有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环状的盖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