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2916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292090.1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供给装置,在油泵的运转再次开始时,其能够将液压充分地供给至驱动力传递机构,并能够实现装置的制造成本的削减。在液压供给装置中,设置有第1蓄能器(63),其能够积蓄经由主管路(51)和副管路(62)供给的液压,在油泵(31)运转时,使用于开放和锁闭副管路(62)的截止阀(64)打开,在油泵(31)停止时,使截止阀(64)关闭,以便通过将主管路(51)和第1蓄能器(63)之间切断来保持积蓄在第1蓄能器(63)的液压。此外,在油泵(31)停止时,被截止阀(64)锁闭的闭回路内的液压的一部分积蓄在第2蓄能器(65)中,所述闭回路包括副管路(62)和第1蓄能器(63)。
-
公开(公告)号:CN1168906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137628.5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移动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控制方法。移动体具备驱动部,其具有产生第一驱动力的产生部和调整驱动部输出的驱动力的大小的调整部。控制用于使移动体移动的驱动力的大小的控制装置具备:要求驱动力决定部,其基于移动体的利用者的指示决定为了使移动体移动所要求的驱动力亦即要求驱动力的大小;要否决定部,其决定是否执行用于诊断驱动部的状态的诊断处理;诊断驱动力决定部,其决定执行诊断处理的期间内产生部产生的驱动力亦即诊断驱动力的大小;以及控制驱动部的动作的驱动控制部。在要否决定部决定执行诊断处理的情况下,驱动控制部基于要求驱动力决定部决定的要求驱动力的大小和诊断驱动力决定部决定的诊断驱动力的大小来控制驱动部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113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38489.3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5B23/02 , G07C5/08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管理装置、车辆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车辆管理装置可以具备收集部,该收集部从多个车辆收集基于检测车辆的状态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表示车辆的状态的数据。车辆管理装置可以具备分类部,该分类部基于多个车辆的每一个的数据,根据预定算法将多个车辆分类为多个组。车辆管理装置可以具备确定部,该确定部当在多个车辆中存在发生了故障的故障车辆时,从多个组中确定属于故障车辆所属的组的另一车辆作为具有故障发生的预兆的故障预兆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391306.X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的组装方法,能够将泵运转时的罩与转子的侧间隙抑制在规定的设计值,防止该泵的排出性能的降低。泵(1)构成为:主体(3)和热膨胀率比该主体(3)大的罩(5)相紧固,在由这些主体(3)和罩(5)划分的泵室(S)中收容有由泵轴(8)旋转驱动的转子(10),作为泵(1)的组装方法,将主体(3)和罩(5)在对两者的内部应力进行了修正的状态下紧固连接,以使得在泵(1)的运转状态下上述主体(3)和上述罩(5)的热膨胀量相等。具体而言,例如将上述罩(5)加热到比常温高且比泵运转温度低的温度,将该加热后的罩(5)与常温的上述主体(3)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60684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80011875.4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 , F16H37/022 , F16H61/04 , F16H2037/025 , F16H2037/026
Abstract: 具有:无级变速机构,其对从与搭载于车辆的驱动源连接的输入轴输入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而输出;以及齿轮系,其与无级变速机构并列地被插入,以规定的变速比对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变速而输出,并且构成为当判断为应该进行切换时,根据接合机构的接合状态的检测结果来调节应该向无级变速机构供应的侧压,并且控制接合机构的动作,切换向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S10到S26),因此,能够避免由于扭矩传递路径的切换而使乘坐人员受到的冲击,能够选择性地对无级变速机构和齿轮系的输出进行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1901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25773.3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F16H2037/025 , F16H2037/026
Abstract: 在无级变速器中,来自驱动源(E)的驱动力通过输入轴(13)→第1输入切换机构(24A)→第1减速齿轮(25)→第2减速齿轮(26)→第1副输入轴(13A)→第1带轮(21)→环形带(23)→第2带轮(22)→第2副输入轴(13B)→第3减速齿轮(39)→第4减速齿轮(40)→第1输出切换机构(37)→第5减速齿轮(29)→第6减速齿轮(30)→输出轴(15)的路径被传递,建立LOW模式。在LOW模式中传递的较大的扭矩通过第1输出切换机构(37),而副轴(14)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在输入轴(13)的外周,并且,在副轴(14)上配置有第1输出切换机构(37),因此,将传递较大的扭矩的副轴(14)配置在双重管的外周侧并直接由变速箱支承,经由副轴(14)支承传递比较小的扭矩的输入轴(13),由此,无需特别实施另外的加强,能够以高刚性支承第1输出切换机构(37)。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37648.8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部件管理装置、部件管理系统、部件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部件管理装置可以具备获取部,该获取部获取部件信息,该部件信息表示构成搭载在车辆上的驱动机构的多个部件中的具有故障的预兆的部件。部件管理装置可以具备确定部,该确定部参照存储构成多个部件中的每一个的材料的存储部来确定部件信息所示的部件的材料。部件管理装置可以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向管理部件的材料的材料管理装置通知与部件的材料有关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507428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80009827.7
申请日:2014-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川敦司
IPC: F16H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025 , F15B11/024 , F15B15/08 , F15B21/14 , F16H57/0434 , F16H61/00 , F16H61/0021 , F16H2061/0037
Abstract: 具备:第1液压泵(10),其连接于驱动源子;第1调节阀(34),其将从第1液压泵向连接第1液压泵(10)的泵出口(10c)与液压致动器(32)的第3油路(26)泵出的工作油的压力调节为管道压力;第4油路(30),其连接第2液压泵与液压致动器的润滑系统(32a);第2调节阀(42),其将从第1调节阀排出的剩余工作油的压力调节为低于管道压力的低压;以及单向阀(40),其配置在连接第2液压泵与油箱的第2油路中,仅容许从油箱向第2液压泵供应工作油。对剩余的工作油进行再生,并使液压能量的损失减少。(16);第2液压泵(12),其连接于第1液压泵的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78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80019184.X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1/02 , F16H61/6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72 , F16H2061/6604 , F16H2061/66277
Abstract: 在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摩擦系数修正装置中,摩擦系数修正单元(M4)根据摩擦系数计算单元(M3)在规定的变速比下计算出的摩擦系数、和该规定的变速比下的存储于摩擦系数映射(16)中的摩擦系数的缺省值,来计算摩擦系数修正系数,并利用摩擦系数修正系数,对各变速比下的存储于摩擦系数映射(16)中的摩擦系数的缺省值同样地进行修正。由此,仅通过计算一个摩擦系数修正系数,就能够对所有的摩擦系数映射(16)的摩擦系数的缺省值进行修正,并且还能够确保修正后的摩擦系数的缺省值的可靠性。而且,只要仅在一个变速比下计算摩擦系数即可,因此,能够使可计算出摩擦系数的频率增加,进一步提高修正后的摩擦系数的缺省值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92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80073366.0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F16H37/022 , F16H2037/025 , F16H2037/026 , F16H2200/0008
Abstract: 来自驱动源(E)的驱动力从主输入轴(13)经由配置有输入切换机构(24)和第1减速器(25、26)的第1输入路径而被传递到无级变速机构(20),进而被传递到配置有第2减速器(31、34)的第1输出路径,LOW模式被建立,此外,所述驱动力从主输入轴(13)经由配置有输入切换机构(24)和增速器(27、28)的第2输入路径而被传递到无级变速机构(20),进而被传递到配置有第3减速器(29、34)的第2输出路径,HI模式被建立。由于输入侧的第1减速器(25、26)、输入侧的增速器(27、28)以及输出侧的第2、第3减速器(31、29、34)相互独立,所以,在切换LOW模式和HI模式时,消除输入切换机构(24)上的旋转差,同时,提高了LOW模式下输入到无级变速机构(20)的转速和HI模式下输入到无级变速机构(20)的转速的设定自由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