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1238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14961.2
申请日:2017-08-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5/02 , B64C15/14 , G05D1/0808
Abstract: 本一种矿井空气动力高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触觉传感器,飞行动力电磁阀,升力控制电磁阀,尾部气流嘴,底部气流嘴,高压空气罐,底部气流嘴控制舵机,机身。该发明的飞行器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控制飞行器在矿井巷道高速低空飞行,对于灾后矿井环境的侦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47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3293.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新德隆特种陶瓷(大连)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刚
IPC: C04B35/66 , C04B35/586 , C04B35/622 , C04B35/634 , B64C15/02 , B64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66 , B64C11/00 , B64C15/02 ,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5/63416 , C04B2235/3217 , C04B2235/3225 , C04B2235/3229 , C04B2235/3843 , C04B2235/3865 , C04B2235/52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航空用推进器,其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各成分配比分别为:氮化硅粉体75‑90份、金属氧化物2‑10份、稀土氧化物混合体3‑10份、过渡金属碳化物0‑2份、碳纤维2.5‑5份、聚乙烯醇2份、氮化铝0‑4份,还添加有氮化硅粉体1.5倍量的去离子水。本发明还提出航空用推进器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将其样品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48h‑96h,烘干温度为35℃‑70℃;将烘干后样品在高温真空炉内氮气保护下烧结,烧结温度为1720℃‑1800℃,升温速率为0.5℃/min‑2℃/min,保温烧结时间为1h‑2h。该航空用推进器采用氮化硅陶瓷材料制造,其耐高温耐腐蚀,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可实现多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972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19504.0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俞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9/001 , B64C15/0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飞碟,是把向上敞开的碟腔内的空气向后面的洞口推出而获得升力和前进动力的飞行器。飞碟由碟腔、助动帆、洞口、螺旋桨、转向舵、升降舵、碟舱、伸缩轮组成。在外加动力的驱动下,螺旋桨把向上敞开的碟腔内的空气向后面的洞口推出而获得前进动力;碟腔内气压下降飞碟获得升力;助动帆前方气压下降,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飞碟获得更大的前进动力。跟机翼相比,由于碟壁的阻挡,碟腔内气压下降更明显,因此升力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66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21248.0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刘德庆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动力系统,应用于飞行器,它包括储能单元和驱动单元,储能单元为驱动单元提供动力,还包括圆盘状的动力盘,动力盘环设于一飞行器本体,动力盘的盘面上圆周设有若干涡轮叶片,驱动单元驱动动力盘转动;飞行器本体上部形成有进风环,下部形成有出风环;动力盘转动时,进风环和出风环之间的气流流通。还提供一种带有飞行动力系统的飞行器。本发明的飞行动力系统及飞行器通过动力盘的转动产生引风的效果,涡轮叶片的布置方向固定,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动力盘的转动从而引动气流由进风环流向出风环。圆环状的动力盘具有优良的动平衡特性,动力盘的高速旋转产生的陀螺效应使得飞行器获得巨大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8109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85576.0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张奕嘉
Inventor: 张奕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的喷气换向机构,该飞行器机身上安装有一套或多套换向机构;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座、若干个导流板,每个导流板各自安装有支点,并通过支点安装在换向座的进气方向口下方,各导流板之间用连杆连接使得各导流板联动;在该换向座的进气方向口处安装有螺旋桨,换向座的下方和尾部各设有尾喷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换向机构简单可靠,实现成本很低;2、换向角度范围广,理论上可以达到180度;3、换向速度可调,可以满足快速换向的需求,实测换向90度可以在0.5秒以内完成;4、换向所需的扭力要求很小,理论上只要保证所有导流板支点左右两边的投影面积之合相同就可以使整套换向机构不需要额外的力进行维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41657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81513.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两级电动风扇推进器,属于航空推进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一个无刷直流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驱动两级叶片,对流经发动机内部的气流进行两次加压,在每级风扇的下游设置有导流片来减小气流旋转;同时,在短舱内壁以及整流罩外壁设置有消音组件,及蜂窝夹层,来进一步降噪。整个推进器,除电动机外,其他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使得推进器产生的推力更大,推进器的体积更小;提高了发动机的推进效率,降低了运行中产生的噪声,减小了推进器的重量,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减小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进一步降低了推进器的噪声,提高了推进器的推重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5904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528011.7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邸志伟
Inventor: 邸志伟
Abstract: 节能环保交通系统,核心是阻力非常小、非常节能、非常适合较长距离、高速度道路行驶,也适合飞行的飞行汽车及其道路系统,可以用于列车、电摩、自行车、飞机、汽车等等交通工具的改进、改造。本发明采用斜流风扇推动气流向斜后方流动,采用把斜流风扇置于凸形前表面的交通工具前面,使空气尽可能不与交通工具迎风面碰撞,从而减少了空气对交通工具的阻力,空气不与交通工具碰撞就不会使交通工具损失能量,由于交通工具前面的高速气流还会形成非常低的迎面压力,再在交通工具后面采用扩压装置,可以使交通工具后面的压力大于前面,大大降低交通工具的阻力。还采用立体全互通立交桥,多层交通层,可以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662419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03815022.0
申请日:2003-06-27
Applicant: VTOL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A·C·布赖恩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3/025 , A63H27/00 , B64C11/001 , B64C15/02 , B64C29/0025 , B64C39/024 , B64C2201/162 , F02K1/004 , Y02T50/672
Abstract: 一种管道式气流动力设备,包括位于管道(4)中的由电动机驱动的风扇(7),该风扇(7)具有进气口侧,并且在操作时在管道中提供高压气流,而且风扇靠近气流分流装置(18)设置,配置所述气流分流装置(18)以便将气流转变为两个或更多副气流,以传送到设备的各个气流喷射管(9)中。该设备可以在如航空器的交通工具中使用,以提供垂直起飞和盘旋能力,以及用作水平飞行动力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677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29139.2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西华大学 ,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无尾飞翼耦合动力飞行器,涉及航空气动技术领域。该无尾耦合动力飞行器包括机翼、机身、矢量涵道风扇、矢量喷管和喷流管道。机翼设于机身的两侧,矢量涵道风扇安装在机身上,喷流管道设于矢量喷管和机翼之间;机翼上设有喷流口,矢量喷管与矢量涵道风扇连接,喷流口通过喷流管道与矢量喷管连通。该无尾飞翼耦合动力飞行器克服了传统飞行器所固有的缺陷,机翼在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同时,具有灵活的起降能力和定点悬停的作业能力,运输效率远远大于旋翼飞行器,在起降和巡航阶段气动性能以及整机效率都有着很明显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5831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80020038.8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陈利景
Inventor: 陈利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9/00 , B64C9/00 , B64C15/02 , B64C21/04 , B64C23/005 , B64C29/005 , B64C29/0066 , B64C2009/005 , B64D27/16 , Y02T5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推重比小于0.1的垂直起降飞机,在垂直起降期间,除了在关闭涡扇发动机的低温涵道(6)的尾喷管(7)和打开低温旁通涵道(15)的入口(14)的情况下,低温旁通涵道引导来自低温涵道(6)的低温气流(18),以低温平面射流(20)的形式,沿翼展方向流过机翼上表面,产生传统的垂直升力外,还在关闭涡扇发动机的高温涵道(4)的尾喷管(5)和打开高温旁通涵道(9)的入口(8)的情况下,高温旁通涵道(9)引导来自高温涵道(4)的高温气流(11),以高温平面射流(13)的形式,沿翼展方向流过低温平面射流(20)上面,获得另一个垂直升力,但不烧坏翼展方向的机翼,同时使得副翼(1,2)能更有效地控制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