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853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773797.2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8/1755 , B60T8/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减速执行干预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介质,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其中车辆减速执行干预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车辆减速过程中的车速信息以及驾驶员作出的制动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信息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车辆的制动状态以及行驶状态,然后控制车辆的制动系统以及驱动系统相应车辆的制动减速,将制动系统输出的制动压力控制在小于引起车辆减速过程中的共振问题的制动压力区间,控制驱动系统输出倒拖力矩进行辅助制动,有效减少车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共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65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64654.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道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根据语音指令提取车辆的换道请求,并在车辆处于目标自适应巡航状态的情况下,判断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用户为所述驾驶员,则响应于换道请求,控制车辆执行相应的换道动作,否则不响应换道请求。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换道指令必须通过驾驶员手动拨动转向灯开关实现,且部分车型系统换道完成后需要驾驶员再次手动将转向灯开关拨回,且对换道过程中的风险缺少评估,换道过程中的行车安全难以保证,无法满足无需人工操作的自动换道需求,使用感较差,用户粘性不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57510.7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转向节安装点的参数化设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车辆开发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三维建模软件获取悬架硬点的数据;其中,悬架硬点包括轮心点、车轮轴线方向点以及多个控制臂的外点、径向点和轴向点;以轮心点为第一原点,根据轮心点、车轮轴线方向点和三维建模软件的Z方向建立第一坐标系,以每个控制臂的外点为第二原点,根据每个控制臂的外点、径向点和轴向点建立第二坐标系;以第一坐标系为基准,根据周边件的安装面位置建立设计平面;根据周边件的安装参数,在设计平面内建立周边件的安装特征,以获得转向节的骨架设计模型。本发明规范安装点设定步骤,方便修改结构特征,提高防错效果和设计验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05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35610.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30/14 , B60W40/072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巡航车速控制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和前方道路的车道线属性信息;根据车道线属性信息计算前方道路车道线的第一道路曲率,根据运动状态信息计算车辆当前所处道路车道线的第二道路曲率;根据第一道路曲率和第二道路曲率确定车辆的运动轨迹曲率,基于运动轨迹曲率控制车辆的自适应巡航车速。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固定的巡航车速控制车辆行驶,容易导致车辆因无法根据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实时调整车辆到安全车速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40079.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50/14 , B60W50/16 , B60Q9/00 , B60G17/016 , B60G17/0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预警方法、车辆控制器及车辆,预警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和障碍物当前的第一相对距离和第一相对速度;根据第一相对距离和第一相对速度,判断制动系统是否执行主动制动;当制动系统不执行主动制动时,获取车辆的第一目标减速度;当第一目标减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人机交互系统向驾驶员发送提醒信息;当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驾驶员的减速操作时,获取车辆的第二目标减速度;第二目标减速度与第一目标减速度为车辆在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避免碰撞障碍物所需要的减速度;当第二目标减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悬挂系统进行升降运动,以使车辆在高度方向上振动,降低了发生二次事故的风险,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70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91291.X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方向盘差动回正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判断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手力矩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手力矩小于预设阈值,且手力矩满足预设时间条件,则判定驾驶员未控制方向盘,并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DRC对方向盘进行差动控制;对目标差动回正补偿力矩向车辆的目标车轮进行分配,得到满足预设最优条件的目标车轮的轮毂电机的控制扭矩。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目标差动回正补偿力矩向车辆的目标车轮进行分配,得到满足预设一定最优条件的目标车轮的轮毂电机的控制扭矩,通过自抗扰控制器完成电动轮独立驱动差动控制,实现驾驶员对方向盘脱手后方向盘的主动回正,有效增加回正速度及控制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375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56665.9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侧向运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车辆的侧向运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理想行驶轨迹,基于理想行驶轨迹确定车辆的期望转向加速度;获取车辆的在上一时刻的实际转向加速度,基于上一时刻的实际转向加速度和期望转向加速度确定偏差加速度;基于偏差加速度和上一时刻的实际转向加速度确定当前时刻的初始转向角度;将期望转向加速度输入至修正网络模型中,得到当前时刻的修正转向角度;基于当前时刻的初始转向角度和当前时刻的修正转向角度确定当前时刻的目标转向角度,基于当前时刻的目标转向角度控制车辆进行转向,提高了车辆侧向运动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1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55809.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涡轮机构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其中,空气涡轮机构包括:作动筒,与车轮转动连接,作动筒的转动中心轴线与车轮的侧面平行;连杆,与作动筒同轴设置并与作动筒转动连接,连杆绕自身的中轴线转动;涡轮,与连杆转动连接,涡轮的转动中心轴线垂直于连杆的中轴线;发电机,分别与涡轮和电池连接,发电机被配置为将涡轮转动形成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为电池供电。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车辆的能量回收系统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影响车辆动力的问题,提高车辆的动力经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22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35468.1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底盘协同控制的车道纠偏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车道线信息判断车道是否满足预设纠偏条件;利用预设的整车十四自由度车辆模型计算车辆的横摆力矩值;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路面附着系数,并根据车辆的横摆力矩值和路面附着系数匹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纠偏动作、差动制动纠偏动作和差动驱动纠偏动作中的至少一个车道纠偏动作,并利用车辆的电控悬架和至少一个车道纠偏动作进行车道纠偏的协同控制,得到最终车道纠偏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难以保证整车的回正性、安全性与舒适性,且忽略了在车道纠偏过程中对整车造成的侧倾影响,降低了用户的驾乘体验,智能性和实用性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83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57018.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转向节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车辆开发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根据悬架硬点数据建立轮心坐标系和多个控制臂坐标系;根据周边件的选型数据和工艺要求建立多个建模参数;以轮心坐标系为基准,根据相应的建模参数建立周边件的安装特征草图;分别以安装特征草图、轮心坐标系和控制臂坐标系为基准,根据相应的建模参数建立转向节毛坯和机加工刀具;对转向节毛坯和机加工刀具进行布尔差集运算,以获得转向节三维模型。本发明规范转向节设计建模的步骤,方便快速修改转向节的结构,有效提高转向节的设计和验证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