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17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047732.7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热轧带钢横断面形状的生产方法,包括:1)带钢凸度控制,通过控制轧制过程温度、粗轧压下率、精轧压下率使热轧带钢的凸度控制在45~65μm;2)楔形控制,通过轧机辊缝偏差调整楔形值,粗轧侧弯控制在±30mm范围内,精轧前3个机架的辊缝偏差调整量按照由大到小的比例进行分配。本发明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工艺参数,有效改善了热轧带钢的横断面形状,降低了冷轧产品的凸棱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58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28258.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轧出口防侧弯导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防侧弯导卫、侧弯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防侧弯导卫包括防侧弯导卫喇叭口、作为防侧弯导卫主体的直线段和调控装置,防侧弯导卫喇叭口的输入端的上游为轧机导尺,防侧弯导卫喇叭口的末端与两段直线段相连,防侧弯导卫喇叭口呈现进口间距大于出口间距的姿态,侧弯检测装置设置于轧机导尺和防侧弯导卫喇叭口之间,所述调控装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直线段上,控制系统基于侧弯检测装置的检测数值和预设标准进行比对,控制对应的调控装置进行对应的直线段的位置调节。本发明能够减少中间坯侧弯发生率,提高中间坯料型的稳定性,避免设备的损害及事故的发生,提升下工序的轧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44417.3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28 , C22C38/24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4 , C21D8/02 , C21C7/00 , C21C7/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规格低屈强比415MPa级制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制管用钢主要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0‑0.12%、Si 0.20‑0.30%、Mn0.85‑0.95%、V 0.041‑0.060%、Ti 0.01‑0.02%、Cr 0.20‑0.30%、Als 0.015‑0.045%;制管用钢的薄规格≤8mm,屈服强度450‑550MPa,抗拉强度550‑650MPa,‑30℃夏比冲击功≥250J。通过采用C‑Mn‑V‑Cr系合金设计,并匹配纯净钢冶炼连铸+热装直轧+低温终轧+高速冷却+低温卷取等工艺,不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品屈强比值≤0.85,安全系数高,综合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6953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083168.X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热轧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方法:加热区域正压烧钢控制在5~10Pa,控制板坯的上下表面温差30~50℃;粗轧区域导尺余量轧制侧控制在50~100mm,非轧制侧控制在100~200mm;导尺短行程量轧制侧为10~50mm,非轧制侧设定为50~100mm;精轧区域机架导尺余量控制在40~100mm,短行程量为20~50mm;卷取区域导尺余量控制在50~120mm,两次短行程量和为20~100mm。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状态下,重新设计二级数据模型,开发热轧1580线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生产出1465mm宽集装箱用钢。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1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5697.4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8 , C22C38/20 , C22C38/60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06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700MPa级耐磨损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69%~0.090%、Si 0.65%~0.93%、Mn 1.18%~1.59%、P≤0.018%、S≤0.006%、Cr 0.91%~1.48%、Cu 0.14%~0.24%、Sb 0.055%~0.091%、W 0.45%~0.65%、Ti 0.071%~0.096%、Als 0.015%~0.045%、N≤0.004%,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钢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磨损性能及优异的成型性能,适合于轻量化集装箱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53474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364083.8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宽幅450MPa级热轧集装箱用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含有C 0.048%~0.065%,Si 0.61%~0.70%,Mn 0.35%~0.45%,P 0.075%~0.085%,S≤0.006%、Al≤0.040%,Cr 0.20%~0.29%,Cu 0.11%~0.19%,Ti 0.035%~0.050%,RE 0.010%~0.025%,N≤0.004%,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铸坯均热段出口温度1278~1298℃,均热段保温时间23~37min,总在炉时间≤170min;粗轧出口温度≥1100℃,精轧开轧温度1075~1093℃,精轧终轧温度915~938℃,以31~41℃/s的冷速冷却到646~665℃卷取,平整力4500~5500KN,弯辊力10~20KN。钢带平直度≤3mm/m。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21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362920.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宽幅700MPa级热轧集装箱用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含有C 0.058%~0.078%,Si 0.65%~0.75%,Mn 0.65%~0.85%,P 0.035%~0.045%,S≤0.006%、Al≤0.040%,Cr 0.22%~0.31%,Cu 0.11%~0.19%,Ti 0.060%~0.075%,RE 0.021%~0.035%,N≤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铸坯均热段出口温度1283~1300℃,保温时间27~41min,总在炉时间≤178min。粗轧出口温度≥1100℃,精轧开轧温度为1087~1108℃,精轧终轧温度925~947℃,以37~47℃/s的冷却速率冷却到655~675℃卷取,平整力5500~6500KN,弯辊力30~40KN。成品钢板开平后平直度≤3mm/m。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64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833452.0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轧R1轧机无间歇轧制方法,1)R1轧机、R2轧机连续轧制,当R2轧机第一道次轧制,且R1轧机区域内无钢时,R1轧机第一道次进钢;2)R1轧机第二道次轧制,且R2轧机区域内无钢时,R2轧机第二道次进钢;当R1轧机第一道次轧制后的板坯长度L1与R2轧机第二道次轧制的板坯目标长度L2之和加上风险预留间隔余量值A大于等于R1轧机到R2轧机之间的辊道长度L,即:L1+L2+A≥L时,R2轧机第二道次进钢联锁自动强制摆动等待;3)当R2轧制末道次,且R2轧机出口头部检测点检测到板坯头部时,R1轧机末道次进钢。本发明发挥了粗轧各架轧机的能力,提高了轧机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轧制节奏,增加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5127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1433.1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8~-3mm;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采用本措施后,集装箱薄材带钢飞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原品种成材率提高了0.5%;集装箱薄材合同执行率获得极大提高,由75%提升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62920.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宽幅700MPa级热轧集装箱用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含有C 0.058%~0.078%,Si 0.65%~0.75%,Mn 0.65%~0.85%,P 0.035%~0.045%,S≤0.006%、Al≤0.040%,Cr 0.22%~0.31%,Cu 0.11%~0.19%,Ti 0.060%~0.075%,RE 0.021%~0.035%,N≤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铸坯均热段出口温度1283~1300℃,保温时间27~41min,总在炉时间≤178min。粗轧出口温度≥1100℃,精轧开轧温度为1087~1108℃,精轧终轧温度925~947℃,以37~47℃/s的冷却速率冷却到655~675℃卷取,平整力5500~6500KN,弯辊力30~40KN。成品钢板开平后平直度≤3mm/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