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127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1433.1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8~-3mm;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采用本措施后,集装箱薄材带钢飞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原品种成材率提高了0.5%;集装箱薄材合同执行率获得极大提高,由75%提升到95%以上。

    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1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241433.1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一种薄规格集装箱钢板的精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保证精轧后三架轧机弯辊力与平衡力一致,弯辊力设定控制在65~75吨;从第一架轧机到最后一架轧机,轧机负荷呈阶梯下降趋势;倒数第二架轧机压下率控制在14%‑18%;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护板角度:护板与轧辊标高差在‑8~‑3mm;倒数第二架轧机出口下切水板树脂条磨损标准:磨损不超过20mm,保证树脂条宽度在220mm以上;倒数第二架轧机工作辊辊径控制在640mm以上。采用本措施后,集装箱薄材带钢飞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原品种成材率提高了0.5%;集装箱薄材合同执行率获得极大提高,由75%提升到95%以上。

    一种精轧水平辊缝偏差标定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17432613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0989435.3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轧水平辊缝偏差标定工具,包括专用骨、管件Ⅰ、管件Ⅱ,所述管件Ⅰ和管件Ⅱ分别与专用骨固定连接,所述管件Ⅰ由直线段和弧形段构成,弧形段一端与专用骨连接,所述管件Ⅰ所在的面与专用骨的轴线垂直;所述管件Ⅱ由直线段和弧形段构成,弧形段一端与专用骨连接,所述管件Ⅱ所在的面与专用骨的轴线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门用于精轧机组水平辊辊缝的标定调平,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快速准确调平辊缝,同时缩短标定时间,使用该调平标定工具时间缩短15分钟;减少铜棒消耗量40%;提高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一种精轧导尺中心线测量标定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16717244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2939756.0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轧导尺中心线测量标定工具,包括外套、齿条杆一、齿条杆二、齿轮、连接杆、尺套、标尺一、标尺二、齿条杆一、齿条杆二的两端分别连接侧板和挡板,齿条杆一和齿条杆二对称安装在外套内,齿条杆一和齿条杆二通过齿轮传动同步相对运动,外套的上下分别设有旋钮顶丝外套通过连接杆连接尺套,齿套内对称设有标尺一和标尺二,标尺一和标尺二能够在尺套的内槽内移动,标尺一和标尺二上分别设有把手在尺套上的滑槽内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轧制间隙时间方便快速、高精度地确定导尺中心线,便于操作人员对导尺中心线测量、校核、标定,缩短标定时间15分钟,提高标定精度,保证导尺对中性从而提高轧制稳定性。

    一种智能地面过跨车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391262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580428.2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地面过跨车,在过跨车本体前面和后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一智能感应测距发射器;在地面操作控制系统内安装无线接收感应器,无线接收感应器常闭接口串入过跨车电机主接触器;智能感应测距发射器与无线接受感应器采用220V交流电源;智能感应测距发射器检测到过跨车与行进前方障碍物距离≤安全距离时,无线接收感应器常闭点打开,主接触器线圈断电,切断过跨车电机动力电源,过跨车停车。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过跨车无人控制监护下安全运行,保障过跨车运行区域人员的安全,减少岗位人员,提高作业效率和过跨车运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