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7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80005544.5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具备:第一导电型的缓冲区,其配置于半导体基板的下表面侧,并具有两个以上的掺杂浓度峰;第一导电型的高浓度区,其配置于缓冲区与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之间,在深度方向上具有50μm以上的长度,且施主浓度比体施主浓度高;以及第一导电型或第二导电型的下表面区域,其配置于缓冲区与半导体基板的下表面之间,且掺杂浓度比高浓度区的掺杂浓度高,缓冲区的掺杂浓度峰中的最接近半导体基板的下表面的最浅掺杂浓度峰是浓度比其他的掺杂浓度峰高的氢施主的浓度峰,最浅掺杂浓度峰的峰浓度A与其他的掺杂浓度峰的平均峰浓度B之比A/B为200以下。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3159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10567582.2

    申请日:2009-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其中在防止半导体基板断裂的同时可防止元件被快回现象毁坏的半导体器件。在MOS栅极结构在FZ晶片的正面形成之后,研磨FZ晶片的背面。然后,用质子照射并且用不同波长的两种类型的激光束同时照射经研磨的表面,从而形成N+第一缓冲层2以及N第二缓冲层12。然后,P+集电极层3以及集电电极9在经质子照射表面形成。从N+第一缓冲层2的净掺杂浓度被局部最大化的位置到P+集电极层3与N第二缓冲层12之间界面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30μm的范围内。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315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67582.2

    申请日:2009-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其中在防止半导体基板断裂的同时可防止元件被快回现象毁坏的半导体器件。在MOS栅极结构在FZ晶片的正面形成之后,研磨FZ晶片的背面。然后,用质子照射并且用不同波长的两种类型的激光束同时照射经研磨的表面,从而形成N+第一缓冲层2以及N第二缓冲层12。然后,P+集电极层3以及集电电极9在经质子照射表面形成。从N+第一缓冲层2的净掺杂浓度被局部最大化的位置到P+集电极层3与N第二缓冲层12之间界面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30μm的范围内。

    半导体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628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80021352.1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具备:半导体基板,其具有漂移区;晶体管部,其具有集电区;二极管部,其具有阴极区;以及边界部,其在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配置于晶体管部与二极管部之间,且具有集电区,在晶体管部的台面部和边界部的台面部设置有发射区和基区,基区在设置有发射区的台面部中具有基区与栅极沟槽部接触的部分即沟道部,将沟道部投影于边界部的台面部的上表面而得的区域在台面部的上表面中的密度比向晶体管部的台面部的上表面投影沟道部而得的区域的密度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