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IGBT芯片的厚片双面划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62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25678.5

    申请日:2017-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325 H01L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IGBT芯片的厚片双面划片方法,其首先从晶圆的正面进行位置对准,进行第一次划片;完成第一次划片后,在晶圆的边缘再次切割,切割深度为划透整个晶圆,作为背面划片时的对位标记;根据步骤二做好的对位标记进行对位及划片;划片深度为晶圆总厚度减去第一次划片的深度再加余量,最后完成双面划片。本发明采用双面划片技术相比较于传统的单面划片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芯片划片后的崩边的数量和大小,因此可以减少因崩边引起的芯片性能下降及不合格品的数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经济效益。

    具有抗辐照结构的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567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97718.6

    申请日:2017-10-24

    Inventor: 徐承福 朱阳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3 H01L29/0821 H01L29/66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辐照结构的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基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基区正面的正面元胞结构;在第一导电类型基区的背面设置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在所述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的外圈设置埋氧层,埋氧层埋设在第一导电类型基区内,埋氧层在第一导电类型基区内的深度大于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在第一导电类型基区内的深度,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与埋氧层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通过集电极连接引出体与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基区正面上方的集电极金属电连接,集电极连接引出体通过内绝缘隔离体与第一导电类型基区的侧面绝缘隔离。本发明结构紧凑,能有效提高IGBT器件的抗辐照能力,安全可靠。

    一种具有集电极槽的超结逆导型IGBT

    公开(公告)号:CN10746484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55417.5

    申请日:2017-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3 H01L29/0603 H01L29/0684 H01L29/66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集电极槽的超结逆导型IGBT。本发明相对与传统超结RC-IGBT结构,主要在底部集电区引入集电极槽结构。新器件正向导通且未进入双极模式时,P型条会耗尽集电极槽底部的N漂移区,从而挤占电子电流路径且降低有效电子浓度,从而增大集电极区附近电子电流的分布电阻,使得新器件能在较小元胞尺寸下消除器件snapback效应。新器件关断时,集电极槽结构起到等效缓冲层作用,保证器件能承受高耐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传统超结RC-IGBT结构,本发明能在更小元胞尺寸下消除snapback效应,同时具有更快的关断速度,反向二极管模式下电流分布更均匀。

    半导体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6490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380028289.1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13);第2导电型的基极层(14),形成在漂移层的表层部;第2导电型的集电极层(11),形成在与漂移层中的基极层隔开间隔的位置;多个栅极绝缘膜(16),形成在基极层的表面;多个栅极电极(17a,17b),分别形成在栅极绝缘膜上;发射极层(20),形成在基极层的表层部;发射极电极(23),与发射极层及基极层电连接;以及集电极电极(24),与集电极层电连接。多个栅极电极中,一部分的栅极电极(17a)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比剩余部分的栅极电极(17b)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慢。发射极层仅与栅极绝缘膜中的配置上述一部分的栅极电极的栅极绝缘膜相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