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88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851546.2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摆线齿锥齿轮齿面热变形修正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根据齿轮副齿面接触结果获取接触斑点特征参数,并确定接触斑点在齿面旋转投影平面内的理论参数;提取第一次试切齿轮副滚检接印痕,进行接触斑点映射处理;基于第一次试切齿轮副滚检接触斑点映射与接触斑点理论参数之间的误差,进行第一次齿面反调修正;基于前两次试切齿轮副滚检结果确定齿面接触斑点中心调整系数;进行第二次齿面反调修正,从而确定出第三次齿面接触斑点中心的反调修正函数;判断第三次试切齿轮副滚检的印痕结果是否与接触斑点的理论参数相匹配,若匹配,则结束齿面反调修正,若不匹配,则重复步骤S5。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4061.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动系统的新型保护方法、设备及介质,以解决提前预判打滑,避免各轮速产生较大差异,提升驾驶安全性的问题。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TCU/MCU收到ESP的轮速信号后,判断轮速是否有效,并选择合适轮速、轮速加速度、轮速加速度的梯度进行打滑判定,最后用车速进行限扭判定。本发明保护方法,能有效识别打滑工况的发生,并在不改变原有硬件结构成本的前提下,避免各轮速产生较大差异,降低差速器或减速器损坏风险,以及打滑脱困时对传统系统产生较大冲击,提升驾驶安全性,避免售后索赔及抱怨;本方法引入加速度变化情况与车速,更快更好的对轮速进行控制,并能根据车速灵活调节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驾驶性、动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33074.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壳体及悬置系统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电驱壳体、悬置支架、悬置螺栓、加载设备、电驱壳体固定工装、基座、应力测试仪、应变片;驱壳体固定工装按电驱壳体法兰面上螺栓孔位置进行打孔,保证电驱壳体固定工装结合面处的平面度,电驱壳体受力情况与整车实际运行状态下受力情况一致;电驱壳体一端通过悬置螺栓与悬置支架一端连接,电驱壳体除悬置螺栓连接外,其余部位为悬空状态;悬置支架另一端与加载设备相连;加载设备将X、Y、Z三方向力施加给悬置支架;应力测试仪测试电驱壳体及悬置支架贴应变片位置当前应力;本发明结构简单、搭建速度快;无需组装试制车并进行整车耐久测试,节省试验周期及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4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522589.5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不同磁钢匹配电机电磁设计的方法,包括根据整车需求得到电机端的性能指标;建立电机定转子电磁仿真模型;调整不同牌号磁钢,分别输出电机仿真性能参数,对比整车指标需求;不满足,排除不满足性能要求的牌号磁钢;满足,根据整车常用工况转化到电机端,对剩余牌号磁钢进行可靠性分析;若可靠性不满足,排除不满足可靠性要求的牌号磁钢;若满足,输出剩余牌号磁钢电机效率map,对CLTC工况点所在区域内进行效率对比;选取经济性表现最好的磁钢牌号作为该电磁方案的最终选型。本发明可对不同牌号磁钢进行选型匹配,避免选取单一磁钢而造成的性能过剩、成本冗余或者可靠性不满足问题;优化了现有电磁设计中的磁钢选型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636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467088.1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停机时冲击的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由发电机施加正扭矩拖动发动机起动,发动机与发电机间通过齿轮组按速比连接;发动机起机阶段,发电机输出正扭矩通过齿轮组拖动发动机提升转速后,发动机喷油点火,待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稳定到目标值后完成起动;停机阶段先保持发电机扭矩不变,降低发动机扭矩至0后,发电机加载负扭矩使发动机转速快速降低,完成停机。本发明充分识别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停条件,防止频繁起停机;将起停机过程发电机工作状态进行分段精细化控制,确保车辆各种环境条件下,均能实现起停机稳定控制;采取发动机起停机阶段快速掠过共振区控制方式,降低起停机过程冲击,提升驾驶过程舒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09180.7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电机控制器的三相电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将三相电流检测装置布置在电机控制器逆变模块与三相电机连接部分;步骤二、将三相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子接入到电机控制器的信号采集接口;步骤三、电驱总成通电工作,三相电流检测装置由控制器正常供电进入到工作状态,对三相电流进行检测;步骤四、控制器判断三相电流的状态,若三相电流状态正常,则将输出电流大小反馈到电机控制器中,对电机扭矩进行实时闭环控制。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封装的异形铜排、霍尔元件和控制器;霍尔元件设置在异形铜排沟槽内,并且与控制器连接;霍尔元件包括第一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第二霍尔电流传感器。异形铜排呈“S”形,异形铜排的上半部分形成了第一沟槽,异形铜排的下半部分形成了第二沟槽;第一沟槽放置第一霍尔电流传感器;第二沟槽内放置第二霍尔电流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在保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精度的情况下,减少电流传感器所占空间,并降低成本,能够有效的优化整车布置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38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22736.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蠕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机输出基础扭矩;获取制动踏板修正后电机输出扭矩;获取坡度修正后电机输出扭矩;获取方向盘转角修正后电机输出扭矩;获取蠕行跟车修正后电机输出扭矩;基于车速差值对电机输出扭矩做PID控制,得到实时的电机输出扭矩值;由车速、电机转速、挡位信号判断当前工况,通过查表得到最大与最小扭矩限值,将扭矩值与最大最小值作比较,得到当前梯度限制后的电机输出扭矩值;一阶滤波处理。本发明车辆蠕行控制方法,通过采集制动踏板开度、坡道角度、方向盘转角与前车的距离,对车辆电机的扭矩进行修正,并对扭矩做梯度限制、滤波后进行响应;该控制方法能提升系统响应性,并保证车辆车速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4063.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行车加热控制方法,包括行车加热策略开启条件判断;开启行车加热策略,判断需求电机产热功率大小;计算出分配给电机的需求加热功率;在电机正常运行map中找到此时对应工况点下电机产生的损耗功率,并与需求的电机产热功率进行对比;持续开启电机行车加热模式,监测电机定子绕线与驾驶舱温度变化,按需对电机行车加热功率需求重新分配;判断是否停止电机行车加热。本方法在行车过程中快速、高效实时获取乘员舱与电池加热功率需求,按照比例分配电机、PTC、热泵等加热产出功率,选取工况点运行;本方法在满足行驶过程中整车正常的性能输出基础上,并实时根据加热需求以及各种判断条件的变化调整电机产热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81371.X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选型匹配方法,属于汽车领域,该方法将电机电磁方案的设计与整车工程目标要求进行关联,目的在于避免出现电机能力冗余造成成本浪费的现象;通过整车公式计算,将百公里加速、最大爬坡度、百公里电耗等要求转化到电机端的功率、扭矩、效率、及转速区间的指标要求,通过调整Motor‑CAD中参数化电磁方案设计参数:定转子结构、磁材、磁钢排布、齿槽结构、电压电流等,来与目标进行逼近;最后将调整后的电机性能仿真结果:外特性及效率map输入到Cruise整车仿真模型当中再次验证,实现将整车端的需求合理对接到电机设计当中。该方法可以将参数化的电机电磁方案设计与整车性能目标形成闭环,通过几轮的结果反馈优化,实现更精准的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418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4225.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增程汽车特定工况下整车能量精细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A、获取相关信息;B、根据驾驶员设定的相应驾驶模式、车速信息及加速踏板信息查询需求扭矩,换算成需求功率;C、根据电池温度及SOC确定电池标准放电功率和许用放电电流,设定的电池报故障策略,并且根据电池标准放电功率、许用放电电流和设定的电池报故障策略计算出电池最大可用的放电功率,保证在电池不报故障的情况下使用电池的功率;D、根据空调低压功率、仪表功率、照明功率、雨刮电机功率计算低压部件功率消耗;E、根据电机扭矩、DCDC功率、空调压缩机功率、加热器功率、环境温度、乘员舱设定温度、电池标准放电功率、许用放电电流和低压部件功率消耗最终对增程系统功率和高压系统功率进行控制。本发明综合增程系统的功率、驱动系统功率、电池功率、高压消耗功率及车辆模式并且综合评估控制特定工况下整车能量分配,使得发动机最大限度的工作的经济区,以此来优化特定工况下的燃油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