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9834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286882.7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动车辆的离合器扭矩补偿方法,包括:在纯电模式下,对双离合器变速箱内两根输入轴上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进行纯电模式的扭矩补偿;在传统模式下,对双离合器变速箱内两根输入轴上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进行扭矩补偿,并对电机内连接发动机的第三离合器进行传统模式的扭矩补偿;在混动模式下,对双离合器变速箱内两根输入轴上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进行扭矩补偿,并对电机内连接发动机的第三离合器进行混动模式的扭矩补偿。本发明提供的混动车辆的离合器扭矩补偿方法能够对混动车辆在不同模式下的离合器扭矩进行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17198.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接收目标车辆的自动变速箱控制器发送的自动停机功能启动指令,根据自动停机功能启动指令向自动变速箱控制器发送停机请求,以使自动变速箱控制器反馈允许停机信号,接收自动变速箱控制器反馈的允许停机信号,并根据允许停机信号将目标车辆的电机的当前状态调整为停机状态,通过与自动变速箱控制器的交互请求配合,控制电机停机,提高了电机控制的准确性,同时降低车辆的电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5064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0304706.5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巡航的变速箱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自适应巡航启动后,实时检测自适应巡航的减速控制信号;根据减速控制信号,确定车辆所处巡航工况;当车辆处于巡航加速或巡航匀速工况时,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挡位和离合器控制;常规模式是指未启动自适应巡航时的变速箱控制模式;当车辆处于巡航减速工况时,确定是否为紧急制动状态;若否,则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挡位和离合器控制;若是,则控制离合器分离;当车辆处于巡航停车工况时,禁能发动机的蠕动怠速控制并控制离合器的压力保持在半结合点以下。本发明通过对ACC相关状态信号进行车辆状态判断,实现ACC作用下的变速箱控制,使得车辆能够平稳安全地行驶或停驻。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64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353988.3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发动机驱动扭矩、道路阻力扭矩和发动机惯量扭矩计算输出到车轮的扭矩;步骤S2:根据输出到车轮的扭矩计算车辆期望加速度;步骤S3:根据车辆期望加速度和车辆实际加速度确定加速度差值;步骤S4:根据加速度差值确定车辆行驶状态,并根据车辆行驶状态控制变速箱换挡。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到车辆是在上坡还是在下坡,从而便于离合器提前减挡或者加挡,降低车辆损耗,保证车辆性能,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43876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1155587.9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D4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压力‑电流特性的自学习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预先设定离合器压力‑电流特性的多个自学习电流点;当满足离合器压力‑电流特性的自学习条件时,将离合器主油压设为第一压力值;分别给电磁阀施加各自学习电流点,获取各自学习电流点下离合器实际压力值;根据存储的离合器压力‑电流特性得到各自学习电流点对应的压力值;将每一个自学习电流点下离合器实际压力值与根据存储的离合器压力‑电流特性得到对应的压力值的差值,作为每一个自学习电流点下压力偏差值;利用每一个自学习电流点下压力偏差值对存储的离合器压力‑电流特性进行调整。利用本发明可以提升离合器压力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13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0183455.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冷却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前者包括:若变速箱油温较低且汽车挡位处于空挡或者驻车挡位,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一设定值,若离合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则根据离合器温度确定冷却流量值,若冷却流量值低于第二设定值,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二设定值,若冷却流量值高于第三设定值,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三设定值,若变速箱请求挂挡或者摘挡,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一设定值,检测汽车行驶状态,并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确定冷却流量值,第一、第二和第三设定值依次增大。本发明不论在何种工况下,均能提供合适的冷却流量,保证有足够冷却流量的同时,降低了冷却流量,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97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72352.2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控制单元的CPU负载率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底层软件定义变速箱控制单元的各I/O接口频率,并获取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频率,由于本发明根据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频率调用不同频率的I/O接口,其中,执行频率越高的任务调用的I/O接口频率越高,这样对调用I/O接口进行了优化:执行频率越高的任务调用频率高的I/O接口,避免I/O接口性能浪费,并避免执行频率高的任务频繁调用频率低的I/O接口以满足性能要求,即避免了单个I/O接口在同一个任务中被多次调用,有效降低了CPU负载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6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53988.3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6 , F16H61/0213 , F16H59/46 , F16H59/60 , F16H59/70 , F16H2059/147 , F16H2059/465 , F16H2059/506 , F16H2059/663 , F16H2059/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发动机驱动扭矩、道路阻力扭矩和发动机惯量扭矩计算输出到车轮的扭矩;步骤S2:根据输出到车轮的扭矩计算车辆期望加速度;步骤S3:根据车辆期望加速度和车辆实际加速度确定加速度差值;步骤S4:根据加速度差值确定车辆行驶状态,并根据车辆行驶状态控制变速箱换挡。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到车辆是在上坡还是在下坡,从而便于离合器提前减挡或者加挡,降低车辆损耗,保证车辆性能,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8951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83455.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12 , F16H57/0471 , F16H57/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冷却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前者包括:若变速箱油温较低且汽车挡位处于空挡或者驻车挡位,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一设定值,若离合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则根据离合器温度确定冷却流量值,若冷却流量值低于第二设定值,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二设定值,若冷却流量值高于第三设定值,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三设定值,若变速箱请求挂挡或者摘挡,则确定冷却流量值为第一设定值,检测汽车行驶状态,并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确定冷却流量值,第一、第二和第三设定值依次增大。本发明不论在何种工况下,均能提供合适的冷却流量,保证有足够冷却流量的同时,降低了冷却流量,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5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0291.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L仿真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被控对象系统,考虑到VCU与MCU二者的状态机迁移存在着紧密的关联,VCU控制状态阶段的递进需与电机控制逻辑准确匹配,通过构建VCU被控对象系统,便可向MCU传递虚拟标志信号,从而检验电机控制软件的功能逻辑是否正常。具体地,采用数学建模方式并从MIL仿真需求入手,基于MCU与VCU的实际交互方式与内容,分析VCU被控对象系统的构建需求及逻辑架构,提供了支持MCU软件功能逻辑验证的VCU被控对象系统环境,通过对MCU软件的MIL测试能够及时发现软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件功能与开发需求的符合性,进而准确地优化软件策略,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