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磁性能优异的电工钢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003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10012976.5

    申请日:2008-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向磁性能优异的电工钢制造方法,采取的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热轧板常化、冷轧和退火,其特征在于热轧板常化处理采用温度低于钢的居里温度,加热温度为700~760℃,并且常化处理是在外加场强为3000~9000Oe与轧向方向的磁场中进行。在磁场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由于晶格畸变、析出物、微区缺陷影响所产生的复杂磁畴在微小磁区按照外磁场方向取向,并由于热动力学作用部分微区结构得以修复及改变,同时减少与外磁场方向垂直的磁畴,增加平行于外磁场方向的磁畴,从而感生沿外磁场方向的单轴各向异性,提高了产品纵向磁性能。

    一种改善头尾部性能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8501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12144.3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改善头尾部性能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冷轧和退火,其特点是在热轧坯装炉加热前在钢坯的头尾两个端面上分别加装一块遮热板,钢坯出炉后轧制前再去除遮热板。本发明所述热轧坯的加热温度为1250~1400℃,加热时间为2~4小时。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实用,能有效解决无取向硅钢与其它不同加热要求的产品同炉加热而导致钢坯头尾部分温度偏高的问题,在不改变现有设备且不影响热轧带钢厂产量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头尾部分的电磁性能。

    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6180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10011560.1

    申请日:2008-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冶炼;(2)连铸;(3)热轧:(4)冷轧;(5)回复处理:冷轧后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退火4至10小时;(6)退火:采用连续式退火炉完成再结晶退火。本发明所述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Si:0.8%~2.5%、Mn:0.2%~1.2%、P≤0.03%、S≤0.01%、Als≤0.6%,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利用现有设备生产无取向电工钢,能够在降低产品铁损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其磁感,解决了降低铁损与提高磁感工艺相互矛盾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产品的性能潜力。

    一种电工钢板电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0947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841.5

    申请日:2006-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工钢板电磁性能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EBSD系统中测得样品每点取向的三个欧拉角,及每一相同或近似取向所占比例X,结合推测出的厚度系数fH、成分fc及取向差对性能影响系数e,利用这些系数在纯铁性能Bθ的基础上进行修正,适用于样品较少不能采用爱泼斯坦方圈磁性测量,可以直观反应试样每一微小区域性能,对于同一成分的材料的工艺改进效果更好。另外,由于本发明在测量无取向硅钢时对每一取向的(100)晶向均进行了统计计算,所以更能全面反应钢板的总体磁性。

    一种基于应变能评定取向硅钢加工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47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782759.4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应变能评定取向硅钢加工性的方法,1)对检测样品进行拉伸试验,采集试样在测试过程中的应力σ和应变ε数据,并获得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2)应力应变数据进行微分处理获得σ关于应变ε的微分曲线,3)εa为弹性变形结束时对应的应变;弹性变形阶段结束后,dσ=0时缩颈开始,εb为缩颈开始时对应的应变;当dσ<0时材料进入缩颈断裂阶段;4)选取应变量ε处于[εa,εb]范围内的测试样品拉伸曲线数据,多项式拟合曲线;5)对拉伸变形高于临界应变值段积分处理,计算真实塑性变形曲线的面积:S大小表征塑性变形到缩颈阶段材料所能承受裂纹的能力。本发明更准确地评价材料的冷轧加工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