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54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90086.3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连铸船板钢表面缺陷的加热方法,1)200~250mm厚坯料,总在炉时间设定为4~7h,高温段在炉时间为2.4~4.5h,其中二加热段、三加热段、均热段各单个区域时间控制在0.8~1.5h;2)三加热段加热温度控制在1180~1260℃,均热段加热温度控制在1170~1220℃,出炉温度控制在1180~1220℃;3)200mm≤厚度<220mm的坯料间距控制在200~500mm;220mm≤厚度<240mm的坯料间距控制在300~600mm;240mm≤厚度≤250mm的坯料间距控制在500~800mm。本发明通过优化连铸坯船板钢在连续炉内各加热段的时间控制彻底解决了连铸船板钢钢板表面麻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5769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504569.0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低温和抗层状撕裂的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9%~0.15%,Si:0.15%~0.45%,Mn:1.05%~1.45%,S≤0.003%,P≤0.010%,V:0.06%~0.08%,Als:0.015%~0.040%,N:0.008%~0.015%,Ni:0.25%~0.45%,钢中还含有Cr≤0.15%,Cu≤0.15%,Ti≤0.04%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生产工艺为:模铸→开坯轧制→成品轧制→控冷→正火处理→出炉后弱冷,生产出的180~250mm厚钢板具有优良耐低温、抗层状撕裂性,适用于焊接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36309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312081.8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规格管线钢轧制方法,钢中C含量在0.05%以内,Ni含量为0.05%~0.06%,Ti含量为0.01%~0.02%、B含量为0.015%~0.020%;轧制时均热温度为1180~1220℃,均热段时间45~100min;粗轧机扭矩为3500~3600kN·m,压缩比控制在5~20,宽展比控制在1.25~2.0;出炉后50秒内粗轧,粗轧横轧时至少保证一道次压下率不小于21%,纵轧时至少保证二道单道次压下率不小于25%,温降速度在60℃以内。本发明通过调整管线钢的化学成分和加热、粗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取消了轧后控冷环节,并且使钢板板型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47737.4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205 , C21D8/0226 , C21D8/0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成型性优良的容器封头用特宽特厚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加热工艺、轧制工艺、热处理工艺。意在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热成型优良的高强压力容器封头用的特宽特厚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采用特有的轧制、热处理工艺,制造出能够满足电站升级过程中对特宽特厚容器封头钢板的需求,制造的钢板屈服强度≥450Mpa、抗拉强度≥600Mpa、屈强比≤0.78以下、-20℃冲击功值≥100J,厚度规格在100~160mm,宽度规格在4200mm~5000mm,确保设备使用安全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满足电站升级过程中对大口径换热器封头的需求,用以满足电站升级过程中对关键设备的制造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794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792341.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250mm特厚高强海洋平台用钢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多角锭锻坯为坯料,坯料尺寸350*2500*5000mm。2、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0-0.15%、Si:0.35-0.45%、Mn:1.38-1.45%、Nb:0.30-0.35%、P≤0.01%、S≤0.003%、Ti:0.002-0.005%、Cr:0.03-0.06%。生产的250mm特厚高强海洋平台用钢EH36-Z35,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理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630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11687.X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026 , B21B20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轧制前中间坯板形的薄规格钢板轧制方法,适用于采用开坯-精轧工序、且成品厚度≤6mm钢板的加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经二次开坯后的中间坯出炉后先经粗轧机转钢;2)粗轧机辊缝值调整为中间坯厚度+4~6mm后,通过粗轧机对中间坯平整轧制一个道次;3)经粗轧机转钢及平整后的中间坯转至精轧机,直接进行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中间坯坯料出炉后板形上翘的问题,提高轧制成功率,降低由于钢板斜角大导致的短尺现象,减少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72826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11538.6
申请日:2016-04-0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38 , B21B37/74 , B21B2001/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生产线生产极限规格钢板的方法,将生产极限规格钢坯设定为坯料A,正常钢坯设定为坯料B;坯料A和坯料B数据信息传到加热炉后,岗位人员在PDI信息画面选择坯料B背驮坯料A,坯料B信息与实物正常自动装炉,坯料A一级计算机删除数据,三级计算机采用手动装炉;用吊车将坯料A叠放在坯料B上面后,坯料B驮着坯料A一起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后,坯料B自动完成出钢作业;坯料A从坯料B上面分离后,手动下达坯料A数据,然后依次完成坯料A和坯料B的轧制。本发明可解决由于坯料受限而无法轧制出极薄规格钢板的问题,降低极限规格钢板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拓展合同范围,提升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62375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161340.2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钢锭轧制上翘的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钢锭轧制到不满足平整道次的上一道次,即钢锭长度≤5100mm时,通过平整道次消除钢锭上翘;2)当钢锭长度>5100mm时,手动摆压下,每道次压下量为15~25mm,并通过宽旋钢锭纵向持有±(5~15°)的角度,头部咬入,下一道次手动抬压下采用脚踩空过;3)手动摆压下,头部咬入,每道次带压下量都是头部单道咬入,脚踩空过返回,直至平整道次结束。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脚踩单道次斜向轧制,可有效规避由于冒口咬入而导致冒口上翘,这样可以降低在轧制时出现钢锭头部上翘,防止撞击水盒的风险;钢锭头部下落时,防止拍打辊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0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291598.X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高强度低合金钢板横向边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板坯装炉前,清理板坯翻板边角部,清除板坯边角部的微裂纹,避免板坯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变形,出现裂纹的扩散而导致钢板横向边裂出现;2)加热时,均热段时间控制在60~150min,均热温度控制在1200~1300℃,使出炉温度及出炉后板坯温度均匀;3)将压缩比控制在5~20,宽展比控制在1~2.5之间,出炉后50秒内进行粗轧轧制,粗轧横轧的道次压下量为25~35%。本发明的优点是:可有效避免钢板横向裂纹带的出现,将边部缺陷钢板的不合格率降至0.01%以下,极大地提高了钢板的边部质量,减少了切边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803918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195995.7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28/00
Abstract: 一种防止包装铁皮堵塞地沟的装置,包括钢管、挂钩、固定节点,所述的固定节点设置在与地沟两侧层面接触的钢管端部,若干个钢管以直角平行横向和纵向交错形成钢管网,挂钩设置在钢管网与地沟两侧层面接触的钢管四个端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大批量生产包装铁皮的坯料时,铁网能够有效截住一定量的铁皮落入到地沟底部,保证生产节奏,生产时不用立即停机清理,在轧制线停机时在进行打捞,这样既不影响生产,同时人身安全也得到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