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6128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626092.8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进气加热系统及其诊断方法,其中,该柴油机进气加热系统包括ECU、诊断继电器、预热继电器和加热器;其中,ECU上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诊断继电器的线圈端与第一引脚串联;预热继电器的线圈端与第三引脚串联;加热器与第二引脚串联,预热继电器的开关端与加热器串联,诊断继电器的开关端与预热继电器的开关端串联。本发明提供的柴油机进气加热系统及其诊断方法,通过对预热继电器和诊断继电器的组合控制,实现了对柴油机进气加热系统中各种故障的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继电器开关端粘连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警示模块,可以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故障进行区分警示,方便了人员对故障的识别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90176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38394.4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83 , B60L8/003 , H02J7/0068 , H02J7/007 , H02J7/0088 ,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汽车供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整车负载,还包括:发动机控制器、蓄电池、能量控制器、太阳能供电装置、电量传感器,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光照传感器,所述能量控制器通过所述光照传感器获取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功率;所述电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蓄电池的电量,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以及所述蓄电池并联连接后与所述整车负载串联连接;所述能量控制器通过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实时获取车辆运行状态;当车辆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时,所述能量控制器根据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功率或/和所述蓄电池的电量,控制所述太阳能装置为所述整车负载和/或所述蓄电池供电。通过本发明,保证了车辆在不同运行状态时供电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05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01702.6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巡航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巡航配置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设置第一计数器;打开巡航驾驶功能;检测点火锁ON档是否接通;如果是,检测巡航开关管脚电压是否等于第一设定电压;如果否,检测所述巡航开关管脚电压是否在巡航按键电压范围内;如果是,累加所述第一计数器,并在下电时保存所述第一计数器;判断所述第一计数器是否达到第一设定值;如果是,确定车辆有巡航配置。通过本发明,节约了车厂车辆配置巡航功能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213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57526.6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2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故障处理方法,包括:判断发动机的故障等级;若为一级,则通过发动机响应扭矩监测动力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若为二级,则通过发动机响应扭矩判断实际限扭水平,并根据实际限制状态切换驾驶模式;若为三级,则将驾驶模式切换为纯电行驶,并停止发动机运转;若为四级,则激活驾驶性能限制,并根据扭矩限制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若为五级,则激活驾驶性能限制,并根据车速限制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动力输出。本发明的重型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故障处理方法,既能根据当前状态对重型车混合动力系统的调整来处理发动机的故障,同时保护其余动力部件因发动机故障造成的损坏,也能满足重型车法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9470.0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临界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驾驶员功率需求信号进行判断,在稳态控制模式中,将前排温信号、后排温信号的温度差向量与从标定表中查询得到的前排温信号与后排温信号的差值做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在瞬态控制模式中,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处理运行工况点数据后获得前排温信号、后排温信号以及排温差值信号,将排温差值信号与从标定表做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设置第一比较结果或第二比较结果为Terror,如果Terror的数值满足一阈值范围,则判定三元催化器处于临界状态。本发明能够智能识别动态工况的温度,不需依赖后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提高了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769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874349.7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N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以及系统,其中前者包括:控制BSG电机以设定扭矩值开始工作,并点燃发动机,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第一转速时,与BSG电机相配合使得发动机转速以第一角加速度上升,当发动机转速上升至第二转速时,与BSG电机相配合使得发动机转速以第二角加速度上升,当发动机转速上升至目标转速时,控制BSG电机停止工作,所述第二角加速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加速度。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利用BSG电机和ECU相配合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BSG电机从单独拖动发动机从静止到运动,再到ECU参与并完全控制发动机稳定运转,BSG电机则退出控制,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控制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1563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29986.0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压缩机的驱动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动机皮带轮驱动装置、驱动电机、电机驱动装置和控制模块。在空调压缩机两侧分别设置发动机皮带轮驱动装置和电机驱动装置,发动机通过所述发动机皮带轮驱动装置驱动空调压缩机转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驱动空调压缩机转动。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压缩机目标转速分别控制所述发动机皮带轮驱动装置和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以使空调压缩机按所述目标转速运转。解决现有空调压缩机驱动采用发动机皮带轮驱动或蓄电池供电的方式,易使空调压缩机的转速无法匹配空调要求,造成压缩机驱动效率低的问题,可提高汽车空调制冷效率,并能有效降低汽车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207966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1047517.1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护板,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线束容纳开口槽;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线束容纳开口槽;所述第一线束容纳开口槽和所述第二线束容纳开口槽合围形成线束通道,所述线束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线部和第二出线部,所述第一出线部设有供线束穿出的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二出线部设有供线束穿出的第二出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束通道,线束穿过线束通道内部,起到固定和保护线束作用,较好地避免了线束与车身钣金的接触,进而大大降低了线束被损坏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074260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0942761.3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启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热塞故障诊断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检测电阻,多组所述检测电阻串联连接,所述检测电阻的数量比待检测发动机中预热塞的数量少一组,且每组所述检测电阻分别连接在一对相邻的所述预热塞之间,且各组所述检测电阻连接的所述预热塞不相同;所述预热塞故障诊断装置还包括一组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一端与预热控制器中的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末端的所述检测电阻未与其他所述检测电阻连接的一端连接。该预热塞故障诊断装置能够快速判断发生故障的预热塞,节省故障排查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预热塞故障诊断装置的预热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208155329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659256.7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D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位置传感器调节装置,其中,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所述安装座的滑动方向与靠近或远离信号齿的方向一致;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中心线所述安装座滑动方向一致的调节螺孔;调节螺栓,一端与所述调节螺孔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轴向限位元件转动连接;及曲轴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探头位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信号齿的一侧;所述检测探头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信号齿的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整,有利于保证传感器信号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