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连轧机工作辊辊型的简便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843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36728.4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机工作辊辊型的简便计算方法,选择m种牌号钢板进行计算:根据m种牌号钢板的压下规程参数,按m种牌号钢板产量比率进行加权成一种钢板的压下规程参数,设该种钢板为SE钢板;工作辊弯辊力的初始值设定为平衡力;窜辊位置设置为初始零位;通过带钢板凸度的简化计算公式,按照带钢比例凸度恒定原则,从末机架Fn开始优化辊型配置,依次计算Fn-1,Fn-2,···,F2,F1辊型,直至到精轧F1机架。优点是:避免了通过金属塑性变形、辊系弹性变形等模型的复杂求解过程,简便快捷的计算出轧机最佳辊型配置,使同组辊型能够适合多种钢板生产,适合实际生产,实现了热轧带钢板形的良好控制。

    一种降低热轧板表面异物压入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1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1412.X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一种降低热轧板表面异物压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方法:将F2-N机架导卫入口端喇叭口处的衬板改造成双侧导轮结构,N为中间机架;在导轮处测量牌坊到导卫上沿外侧立面距离,换算成导尺开口度后进行标定,单侧导尺开口度D用公式D=S-L+H计算;S-牌坊到导尺中心线距离;L-牌坊到导卫上沿外侧立面距离;H-导卫上沿外侧立面到导轮辊面距离;优化导尺开口度余量:F2-N导尺余量控制在10-30mm,F(N+1)-M导尺余量控制在35-60mm;M为最后机架;粗轧立辊中心线控制在传动侧5-25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措施后,热轧钢板表面的异物压入缺陷得到彻底解决。

    一种提高轧机工作辊换辊标定成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06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73120.3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轧机工作辊换辊标定成功率的方法,利用轧制力检测及计算方式来校核上下工作辊平行度,换辊后启动并完成轧机自动标定,总轧制力压至校验轧制力;校核轧机在空载和校验轧制力两种情况下轧制力偏差的变化情况,如果相邻两次换辊后该轧机自动标定后轧制力偏差增量是一致的,并且开轧第一块钢实际轧制时板型平直,该增量确定为本支承辊周期水平辊缝标准值,如果相邻两次换辊后该轧机自动标定后轧制力偏差增量发生变化,则判定上下工作辊不平行,辊缝出现楔形,则调整辊缝偏差将上下工作辊调平,辊缝调整量等于本次增量与标准值差值的倍数。该方法校核迅速,校核一次15-20秒,不影响正常生产。

    一种加铌宽带钢薄材稳定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51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00284.6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一种加铌宽带钢薄材稳定轧制的方法,轧制方法包括:1)均热段时间为35~40分钟,加热炉之间的出炉温度差控制在±30℃;2)粗轧末道次摆动降温,使得粗轧轧出温度RDT控制在目标范围中下限;精轧F4及以后的机架间冷却水不投入,采用精轧机速度保持的方法将FDT控制在875℃-890℃;3)粗轧来料头部侧弯控制在±30mm以内;4)成品凸度控制:上游机架凸度控制50μm-60μ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加铌宽带钢薄材稳定轧制的方法,用于生产≤3.0mm的加铌宽带钢,提高加铌宽带钢的轧制成功率,减少顺折、甩尾等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提高轧机的作业率进而提高产量,实现利润增长。

    一种控制热连轧低碳钢表面麻点状铁皮缺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7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39719.1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连轧低碳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热连轧低碳钢表面麻点状铁皮缺陷的方法。1)低碳钢加热炉出炉温度控制在1160~1200℃;2)根据产品目标厚度的变化,控制精轧机入口温度:若目标厚度≤2.2mm,则精轧机入口温度控制在1035~1060℃;若目标厚度>2.2mm,则精轧机入口温度控制在1015~1040℃;3)精轧第一架轧机为F1,依次类推第N架轧机为FN,投入F1‑F5的辊缝冷却水;4)在F1‑F5的支持辊的出口安装热轧油集管和喷嘴;5)轧机采用高速钢工作辊;6)F1‑F7的水压控制在0.5~1.2MPa;7)终轧温度目标值控制在750~900℃;8)高速钢工作辊周期控制在2~6周期以内;9)避免同批次高速钢工作辊处于末期。能够有效控制热连轧低碳钢表面麻点状铁皮缺陷,进而提高带钢表面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