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取向硅钢热轧钢带边部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8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54672.9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取向硅钢热轧钢带边部质量的方法,包括1)在加热炉中取向硅钢相邻两块板坯的装钢间隙为:△W=W×(T1‑T2)×0.000012;其中T1为加热最高温度,T2为装炉温度,W为板坯在20℃时的宽度;且每5块板坯保留装钢间隙为30~50mm;2)取向硅钢板坯在加热炉的温度达到900~950℃时快速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32~45℃/min;3)取向硅钢在粗轧过程中粗轧立辊的减宽量不超过30mm;4)控制取向硅钢粗轧末道次出口温度≥1050℃;5)精轧前对取向硅钢中间坯边部进行温度补偿,温度补偿控制在。本发明能够改善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热轧钢带边部质量,有利于取向硅钢冷轧工序不切边生产,提高冷轧工序成材率。

    一种极薄、极宽、高强、耐磨热连轧钢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322867.3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高强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薄、极宽、高强、耐磨热连轧钢板的生产方法。1)控制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合金元素的加入量,C≤0.20%,Mn≤1.80%,Nb≤0.05%,B≤0.018%;2)铸坯加热炉加热时间≥H(铸坯厚度,mm)×0.8min,均热段保温时间≥H(铸坯厚度,mm)×0.2min,铸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20~1265℃;3)粗轧采用R1 1道次+R2 5道次轧制,粗轧总压下率达到80%以上;4)精轧采取多架连轧机轧制,通过关闭一排FSB除鳞集管保证温度;5)添加对提高塑性但又不明显提高轧制变形抗力的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微合金元素,Ti≥0.020%,Mo≥0.15%;6)淬火温度控制在780~850℃。既能保证产品的高强度和耐磨性,又能保证产品的高塑形和高韧性。

    一种防止冷轧用原料异物压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8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90293.X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冷轧用原料异物压入方法,采用喷嘴喷水吹扫钢带上的异物,包括步骤(1)吹扫钢带的喷嘴设置为扇形喷嘴,所述扇形喷嘴的喷水方向与钢带所在平面的夹角为侧喷水喷射角度,侧喷水喷射角度的调整范围为15~30°;(2)水阀设置在喷嘴的进水管路上,所述水阀开口度设置为75~90%,对应的水压范围为2.8~1.4MPa;(3)喷嘴设置在带钢运行辊道外沿垂直上方,且距离带钢垂直高度即喷嘴标高为1000~1200mm;(4)喷嘴开口度设置为0~45°;有效将异物吹离带钢表面,从而避免卷前异物压入问题的发生。

    一种极薄、极宽、高强、耐磨热连轧钢板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2867.3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高强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薄、极宽、高强、耐磨热连轧钢板的生产方法。1)控制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合金元素的加入量,C≤0.20%,Mn≤1.80%,Nb≤0.05%,B≤0.018%;2)铸坯加热炉加热时间≥H(铸坯厚度,mm)×0.8min,均热段保温时间≥H(铸坯厚度,mm)×0.2min,铸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220~1265℃;3)粗轧采用R1 1道次+R2 5道次轧制,粗轧总压下率达到80%以上;4)精轧采取多架连轧机轧制,通过关闭一排FSB除鳞集管保证温度;5)添加对提高塑性但又不明显提高轧制变形抗力的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微合金元素,Ti≥0.020%,Mo≥0.15%;6)淬火温度控制在780~850℃。既能保证产品的高强度和耐磨性,又能保证产品的高塑形和高韧性。

    一种彩涂焚烧炉低温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634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1042690.6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技术发明属于低温余热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彩涂焚烧炉低温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汽水换热系统、一级新风换热系统、二级新风换热系统与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系统;汽水换热系统与一级新风换热系统并联后与二级新风换热系统串联,烟气余热为梯级利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系统与二级新风换热系统并联,作为厂房供暖热量的补充。本发明将低温烟气余热直接给生产酸碱液槽加热、彩涂板烘干,加热新风用于厂房供暖,采用热泵技术将循环水余热回收作为厂房供暖的热量补充,既实现了彩涂线中低温烟气余热的梯级利用,又实现了低温烟气与循环水余热综合利用降低能耗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