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93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92098.5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P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理的重型卡车节油方法,当发动机进水口温度分别为小于82度、82度至88度、大于88度小于97度、大于等于97度时,分别控制格栅电机对主动进气格栅关闭、关开及全开状态,并同时对第一节温器及第二节温器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技术方案采用双节温器,同时节温器开启温度不同,温度控制更为精确,使得发动机工作水温更高,节油效果更优;采用三挡主动进气格栅,通过水温进行控制开度,控制简单,同时结合节温器可以实现在启动时候关闭格栅加快水温上升到合适的工作温度,减少燃油消耗,同时保证整车热平衡达标;并结合主动进气格栅与双节温器的热管理策略,可提高发动机工作水温,实现整车节油。
-
公开(公告)号:CN1169368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33223.3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32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载货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液冷板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与水泵的进口连接,水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PTC加热器的进口连接,PTC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液冷板的进口连接;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的进口连接,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膨胀阀的进口连接,膨胀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口连接;风扇设置于冷凝器的前方,TMS热管理模块与热管理系统电信号连接,BMS电池模块与TMS热管理模块电信号连接。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效率低、能耗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440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91201.4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主体、护风罩、导风圈以及进风管,其中:所述护风罩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主体以及所述导风圈的端面紧密贴合;所述导风圈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于所述导风圈的内侧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背离所述散热器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进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进风管的第二端设有鼓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于散热器主体上设置导风圈以及进风管,高速喷射气流在导风圈中形成负压,从而带动导风圈中的空气流动,实现散热器主体热交换的风量需求,而不需要在散热器主体后面安装风扇,具有噪音低,安全性好的优点;而且此种结构风量稳定性好,散热器主体散热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291818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860873.4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悬置胶垫结构,其包括悬置胶垫,所述悬置胶垫包括底座和安装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车架相连接的固定孔,所述底座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与其相贴合的第一橡胶层,所述底座的第二面用于与所述车架相贴合;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支架相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上远离所述散热器支架的一面与第二橡胶层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橡胶层相连。本发明的散热器悬置胶垫结构,其能够有效地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悬置上胶垫、悬置下胶垫、散热器支脚以及盖板,从而使得该散热器悬置胶垫结构的安装过程较为简单,进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9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143010.9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滤清器总成,其包括滤清器本体,滤清器本体上设置有与油箱相连通的进油管,滤清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出油管,其还包括第一回油管和控制装置,第一回油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回油管路相连通,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油管相连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进油管中的进油温度的大小控制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的油路的通断;当进油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值时,控制装置使得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的油路开通;当进油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值时,控制装置使得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的油路断开。本发明的柴油滤清器总成,其能够对柴油滤清器中的油液进行加热,而不需使用车辆的电能,从而较为节能,进而对整车的冷启动较为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30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168690.X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其包括阀体、安装板、转换装置,阀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腔室进油接口、第一腔室回油接口、第二腔室进油接口、第二腔室回油接口,阀体的另一侧设有发动机进油接口和发动机回油接口;转换装置能对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或对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转换装置封堵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时,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与发动机进油接口连通,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与发动机回油接口连通;转换装置封堵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时,第一腔室进油接口与发动机进油接口连通,第一腔室回油接口与发动机回油接口连通。本发明较好地实现了对发动机供油的腔室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3973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68685.9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其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燃油转换阀以及加热装置,第一油箱中的柴油标号大于第二油箱中的柴油标号;加热装置用于对第一油箱中的油液进行加热;当车辆在寒冷地区冷启动时,燃油转换阀控制第二油箱的燃油管路与发动机油路连通,且加热装置开始对第一油箱中的油液进行加热;在第一油箱中的油液温度升至设定油温后,燃油转换阀控制第二油箱的燃油管路与发动机油路断开,并通过燃油转换阀控制第一油箱的燃油管路与发动机油路连通。本发明的双油箱供油系统,其能够保证车辆在寒冷地区正常启动,同时其不需用火烘烤油箱的方式来对油液进行加热,避免了时间与精力的浪费,提高了安全性,并且还较为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3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68690.X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其包括阀体、安装板、转换装置,阀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腔室进油接口、第一腔室回油接口、第二腔室进油接口、第二腔室回油接口,阀体的另一侧设有发动机进油接口和发动机回油接口;转换装置能对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或对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转换装置封堵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时,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与发动机进油接口连通,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与发动机回油接口连通;转换装置封堵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时,第一腔室进油接口与发动机进油接口连通,第一腔室回油接口与发动机回油接口连通。本发明较好地实现了对发动机供油的腔室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9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43010.9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滤清器总成,其包括滤清器本体,滤清器本体上设置有与油箱相连通的进油管,滤清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出油管,其还包括第一回油管和控制装置,第一回油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回油管路相连通,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油管相连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进油管中的进油温度的大小控制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的油路的通断;当进油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值时,控制装置使得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的油路开通;当进油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值时,控制装置使得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的油路断开。本发明的柴油滤清器总成,其能够对柴油滤清器中的油液进行加热,而不需使用车辆的电能,从而较为节能,进而对整车的冷启动较为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51827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41473.9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春丽
IPC: F01P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水壶,通过在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隔离腔,使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不接触,即,使得第二空腔中的温度较低的气体不与第一空腔中温度较高的冷却液直接发生热传导,而是通过水壶壳体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传导,从而导致第二空腔中的温度可以快速降低,使得其中的冷却液能快速析出,减少随气体一同从泄压阀排出的冷却液的量,从而减少冷却液的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