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集中间冷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53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451328.1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集中间冷系统,包括通海循环子系统、淡水循环子系统、蒸汽‑凝水循环子系统以及紧凑型集中换热器,紧凑型集中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在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地安装有第一外挡板、第一内挡板、第二内挡板和第二外挡板,第一外挡板和第二外挡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换热件,第一内挡板和第二内挡板之间安装有第二换热件;通海循环子系统包括冷却水泵;淡水循环子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淡水泵和淡水用户。该船舶集中间冷系统能够实现蒸汽冷却系统和淡水冷却系统的集成,一方面减少了船内换热器数量,节省舱室空间,另一方面通过中间介质实现对冷却系统换热效率的精确控制,有效避免冷凝器过冷运行。

    管壳式换热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84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273119.2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管壳、管束、第一栅格板与第二栅格板,管束设于管壳内,管束内通入第一流体,管壳的内侧壁与管束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换热腔,换热腔通入第二流体;第一栅格板与第二栅格板设于管壳内;第一栅格板呈圆环状,第二栅格板呈圆盘状,第一栅格板与第二栅格板均设有多个,第一栅格板与第二栅格板沿管壳的轴线方向依次交替排布,管束依次穿过第一栅格板与第二栅格板,第一栅格板的环心、第二栅格板的圆心及管壳的轴线重合;第一栅格板的内径、第二栅格板的直径及第一栅格板的外径依次增大,第一栅格板引导第二流体靠近环心流动,第二栅格板引导第二流体远离圆心流动。本发明降低了流体的流动阻力,提升了换热效率。

    一种海洋平台凝汽除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39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85991.4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平台凝汽除氧装置,海洋平台蒸汽动力领域,包括凝汽器、凝水水箱、抽气器、电子振荡器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凝汽器位于所述凝水水箱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凝水水箱相连;所述凝水水箱内设置有凝水收集板和凝水隔板;所述凝水隔板将所述凝水水箱分隔成多个区域;所述抽气器与凝水水箱相连;所述压电驱动超声振板设置在所述凝水收集板和所述凝水隔板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电子振荡器通信相连,所述电子振荡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所述压电驱动超声振板进行震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海洋平台容易出现汽蚀,严重影响水泵及整个动力系统安全,增加振动噪声的问题。

    集成电机推进装置及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4987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06402.0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电机推进装置及船舶,该装置包括:轴端入流罩、主轴、轮毂第一连接件、轮毂第二连接件和轴端出流罩,轴端入流罩和轴端出流罩分别罩设于主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轮毂第一连接件和轮毂第二连接件套设于主轴,沿主轴的轴向方向设有贯穿主轴的第一通流孔;主轴与缓冲轴承和径向轴承配合连接,径向轴承和缓冲轴承用于承载轮毂第一连接件;主轴设有联通第一通流孔的第二通流孔和第三通流孔,第二通流孔和第三通流孔均为多个,第二通流孔和第三通流孔沿主轴的外周布置;第二通流孔与缓冲轴承和径向轴承间的空腔联通,第三通流孔与径向轴承和主轴间的空腔联通。该装置通过布置通流孔,实现入水与出水过程中的有效排水与注水。

    一种汽轮机内部降噪结构及汽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44832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99282.0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内部降噪结构及汽轮机,所述汽轮机内部降噪结构包括通气孔、连接通道及空腔;通气孔设于蒸汽导流结构的导流面上,蒸汽导流结构在汽轮机内固定设置;连接通道、空腔分别设于蒸汽导流结构内;连接通道的一端与通气孔连通,另一端与空腔连通;在汽轮机内流场的脉动作用下,空腔内的蒸汽按照预设频率进行压缩与膨胀,预设频率是由通气孔的孔径、连接通道的长度及空腔的体积当中的至少一者确定的。本发明基于空腔内蒸汽周期性地压缩与膨胀,可将特定频率的主流蒸汽的脉动能量耗散,达到降低特定频率的流动噪声和流体脉动的效果,实现在不改变汽轮机原有通流设计的情况下,对汽轮机运行时产生的特定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