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3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5042.9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火态36公斤级海工钢钢板,其化学成分为:C 0.11~0.13%,Si 0.1~0.2%,Mn 1.45~1.55%,Nb 0.03~0.05%,V 0.045~0.055%,Ti 0.005~0.01%,P≤0.016%,S≤0.005%。钢板轧制工艺流程为:加热—轧制—矫直—堆垛缓冷—探伤—抛丸—正火—检验—切边—检查—入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正火态36公斤级海工钢钢板,经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其平均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值421MPa,抗拉强度553MPa,延伸率27.4%,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性能富余量均大于50Mpa,过程能力Cpk大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3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661.0
申请日:2015-03-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屈服点抗震用钢,添加Ti固定C原子以降低C原子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为:C≤0.0015%、Si≤0.01%、Mn≤0.05%、Ti≤0.03%、P≤0.01%、S≤0.004%,其余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是:通过驰豫过程,使铁素体晶粒增大,铁素体面积分数变大,屈服强度降低。屈服强度在75~125Mpa的超低屈服点抗震用钢性能合格率大幅度提高,经统计,该钢种半年生产的性能合格率为85%,与使用本方法前相比平均合格率增加了32%,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336156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092194.3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用钢及其制造方法,钢的组分:C 0.10%-0.25%、Si 0.15%-0.35%、Mn 0.80%-0.95%、P ≤0.010%、S ≤0.010%、Ni 0.50%-0.80%、Cr 0.20%-0.60%、Al 0.005%-0.040%、Mo 0.40%-0.70%、V 0.005%-0.01%、Ti 0.005%-0.01%、Cu ≤0.10%,余为Fe。方法包括1)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02397875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010282876.1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纵向变厚度钢板的生产方法,通过控制出炉时钢坯上、下表面温度差和高压水除鳞道次,配辊时控制上、下工作辊直径差,并根据钢板的实际厚度调整数学模型零点自适应数值,控制钢板轧制速度、开、终轧温度、最后两道的单道次变形量、轧后冷却速率及开、终冷温度等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控制和改善钢板的板形、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从而生产出合格的纵向变厚度钢板。按照上述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生产出的纵向变厚度钢板,其板型合格率达到95%以上,性能合格率达到99%,表面无黏着的氧化铁皮,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61566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88918.7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高韧含Cu钢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04%~0.07%、Si 0.25%~0.45%、Mn 0.60%~1.00%、Als0.01%~0.03%、Ni2.40%~3.20%、Cu 1.20%~1.60%、Cr 0.65%~0.90%、Mo 0.30%~0.60%、Nb 0.02%~0.04%、Ti 0.01%~0.03%、P≤0.015%、S≤0.01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双联法全铁水冶炼,通过转炉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炉外精炼处理,连铸采用全程保护浇注,连铸坯下线后缓冷;钢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150~1250℃,加热时间3.5~5小时,粗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50~1100℃,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890~920℃,精轧终轧温度控制在800~860℃;热处理为淬火温度860~920℃,保温时间0.5~3.5小时,水冷;回火温度为620~690℃,保温时间1~7小时,空冷。钢板屈服强度≥690MPa,-80℃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大于120J,韧脆转变温度低于-80℃。
-
公开(公告)号:CN1153510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897032.0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22 , B21B37/32 , B21B37/74 , B21B45/00 , B21B45/02 , B21B37/16 , B21B15/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1D9/00 , C21D11/00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355MPa级薄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4%~0.17%,Si0.3%~0.4%,Mn0.55%~0.75%,P≤0.03%,S≤0.025%,Al0.015%~0.04%,N≤0.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生产过程包括铸坯加热、轧制、冷却、热矫直及空冷。本发明适用于厚度规格6~10mm、宽度大于3000mm、屈服强度355MPa级薄钢板板形的控制,无需后续冷矫处理,就能满足钢板的板形控制要求,解决了此类钢板由于轧件薄、温降快,生产中极易出现浪形,影响钢板一次通过率、费次降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8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8301.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母钢板形成多种不同性能子钢板的冷却方法,对同张钢板的不同位置段进行分区冷却,包括:微跟踪和宏跟踪,通过计算辊道转速来跟踪钢板的位置,并利用热金属检测器校正由于辊道磨损导致的偏差;温降速率控制,通过调节冷却水量和辊道速度来控制钢板的冷却速度;分区冷却控制,通过调节冷却分流集水管水量调节阀门的开口度,对钢板进行分区冷却;剪切形成子板,通过控制冷却工序后的钢板经过剪切工序,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组织性能的相同尺寸或不同尺寸的多张子板,本发明通过计算出钢板分切长度后使用控制冷却系统对钢板部分长度进行分段冷却,从而获得多种不同组织性能的钢板,灵活应对目前的市场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8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50936.0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济型460MPa级热轧钢板及其延伸率稳定控制方法,钢板化学成分为C 0.15%~0.18%,Si 0.20%~0.35%,Mn 1.25%~1.40%,P≤0.03%,S≤0.02%,Nb 0.03%~0.05%,Ti 0.005%~0.0150%,Al 0.015%~0.035%,N 0.01%~0.02%,Cev≤0.40%,余量为Fe和杂质。通过控制各生产过程,无需后续回火热处理就能满足钢板的性能指标要求,解决了此类经济型钢板由于头尾温降快、轧制钢板长度短导致模型跟踪不精确,以及合金减量化后冷却工艺窗口变窄,使钢板长度方向头尾出现过冷,造成钢板延伸率低于技术标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5827.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济型420MPa级别工程结构用钢板冷却均匀性控制方法,所述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4%~0.17%,Si 0.25%~0.35%,Mn 1.05%~1.15%,P≤0.025%,S≤0.02%,Nb 0.02%~0.04%,Ti 0.015%~0.02%,Al0.015%~0.045%,N 0.003%~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O≤0.0050%,其它杂质元素总量低于0.05%。所述方法包括钢水冶炼→炉外精炼→连铸→板坯再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空冷至室温。本发明用于改善轧后钢板厚度6‑20mm,长度36‑55m的420MPa级别超长钢板长度方向冷却均匀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510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97029.9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1/22 , B21B37/32 , B21B37/74 , B21B45/00 , B21B45/02 , B21B37/16 , B21B15/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度大于60mm的355MPa级别厚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钢板化学成分为:C0.13%~0.18%,Si0.25%~0.3%,Mn1.25%~1.40%,P≤0.03%,S≤0.025%,Al0.015%~0.04%,Nb0.03%~0.05%,N≤0.012%,Ceq≤0.40%且Ceq=C+Mn/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采用250~360mm厚度的铸坯经中厚板往复式轧机轧制后得到;生产过程包括铸坯加热、轧制、冷却、热矫直及钢板堆垛缓冷;无需后续冷矫处理,就能满足钢板的板形控制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