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19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723544.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换挡系统硬件在环测试的信号注入方法,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在于,通过在仿真测试环境中增加虚拟信号控制平台,实现对电子换挡系统中相关的控制器进行信号赋值干预,可以使真实节点停发网络报文,由虚拟控制平台接替真实节点发送自定义信号;或者可以命令真实节点执行赋值受控模式,即由真实节点按照虚拟信号控制平台的诊断命令所包含的自定义信号进行发送。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难以对某些信号异常值进行注入的问题,尤其是对特定工况下的电子换挡系统节点,当难以响应离线请求及被虚拟信号控制平台直接替代时,可由在线干预机制完成自定义信号的注入,本发明使针对电子换挡系统的硬件在环测试更加完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704423.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源控制的虚拟故障注入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构思在于,在不改变车载网络拓扑结构及通讯物理介质前提下,通过预先构建的多种仿真模型组合,实现真实控制与虚拟控制随时有序切换,并在虚拟故障注入下,验证各车载系统的安全保护策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本发明在系统运行至任意工作状态时,均可随时、灵活覆盖到整车所有控制器发送的全部信号及信号的各类故障模式,与现有故障注入方式相比,优势尤其体现在随时实现故障注入,而非特定工作状态,可见本发明大大提升了车辆测试验证覆盖度,并可以较为容易地达到测试条件以及进入测试的工况,从而显著提升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10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79587.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控制器联合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实时操作模块、测试模块、故障注入模块及被测控制器模块依次连接,实时操作模块与故障注入模块连接,被测控制器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助力转向控制器、底盘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及变速箱控制器,实时操作模块根据车辆模型信号获取各控制器对应的传感信号,根据传感信号生成运行工况信号,测试模块根据运行工况信号生成传感器特性信号,故障注入模块根据传感器特性信号生成故障测试信号,被测控制器模块根据故障测试信号对各控制器进行测试,生成测试信号,实时操作模块根据测试信号实现多控制器测试,多控制器的联合运行提高车辆硬件在环测试覆盖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38002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628994.5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加热通风跛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空调控制器检测是否能通过CAN总线与座椅控制器进行通信,空调控制器和座椅控制器分别通过CAN总线、第一硬线、第二硬线、第三硬线进行连接;如果是,则空调控制器和所述座椅控制器屏蔽第一硬线、第二硬线和第三硬线;如果否,则空调控制器通过第一硬线控制座椅控制器开启或关闭座椅加热功能,通过所述第二硬线控制所述座椅控制器开启或关闭座椅通风功能,所述座椅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三硬线向所述空调控制器反馈座椅加热功能和座椅通风功能的状态以进行功能状态指示。利用本发明可以在CAN总线故障时利用跛行模式控制加热通风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44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70784.9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AN总线的局部休眠唤醒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CAN网络管理报文格式中设置编号标识符位,并对通过CAN总线操作的动作设置编号标识符,使所述编号标识符与操作内容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操作内容与实现所述操作内容所需涉及的节点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需涉及的节点设置一个主控节点;在网络唤醒或休眠过程中,根据CAN网络管理报文中的所述编号标识符确定对应的所述主控节点,所述主控节点将所述CAN网络管理报文发送给相关的各个节点,以唤醒或休眠节点。本发明能减少整车蓄电池的能源消耗,提高整车电子的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39296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091476.5
申请日:2015-02-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N总线数据场校验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CAN总线数据场校验方法,包括:步骤S1:接收CAN总线发送的数据帧;步骤S2:对所述数据帧的数据场中的数据做校验和;步骤S3:判断所述校验和是否等于预设校验和,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1;步骤S4:对执行步骤S1的次数进行计数,当所述计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后,判断所述CAN总线数据场有效。该CAN总线数据场校验方法,通过多次循环校验,能够对CAN总线数据场中的协定数据信息进行准确校验,从而保证CAN总线数据场信息的准确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3362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13613.4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AN FD总线的数据帧的数据场校验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数据场校验方法包括:从待校验数据帧组中获取一个数据帧;计算所述获取的数据帧的数据场中的多个字节的乘积与首字节的商的余数以及所述数据场中的校验积与首字节的商的余数;在两个余数相同,且已获取的数据帧的数量未达到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返回所述从待校验数据帧组中获取一个数据帧的步骤;在两个余数相同,且已获取的数据帧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的情况下,确定该组数据帧的数据场校验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可靠性以及有效性的数据场校验方案,在尽可能的确保了数据场中的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的同时,还具有校验消耗的时间短以及易于实施和推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76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68634.5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网络架构建模仿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电控单元与总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绘制电控单元在总线上的拓扑图;将所述拓扑图上的电控单元模拟为电控电路,并将所述拓扑图上各个电控单元之间的连接线束模拟为线束电阻,得到由所述电控电路与所述线束电阻组成的等价电路;将所述等价电路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检测所述等价电路是否满足总线正常通讯要求,如果满足,则确定电控单元与总线连接合格;否则,重新模拟电控单元或/和连接线束,得到新的等价电路并利用所述新的等价电路进行仿真,直至确认电控单元与总线连接合格为止。通过本发明,解决了汽车网络架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开发周期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2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2129.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50/14 , B60W40/02 , B60W40/105 ,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车提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车辆,涉及高级驾驶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是先结合多维交通因素,以第一算法推测当前行驶工况是否符合驾驶员超车意愿,并在判断满足超车意愿后,再开启超车提示策略:先获取若干候选超车方案,然后结合当前交通变量、车辆行驶工况等,以第二算法预测出相对当前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各候选超车路径的成功率,并从中锁定最优方案;最后基于驾驶员实际的超车行动,对前述算法工具进行更新,以使其更为贴合驾驶员的习惯。本发明通过人机协作配合,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超车决策提示,并根据不同驾驶员的行为模式和环境条件,提供优化的超车建议,进而提高驾驶员的操作安全性和行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4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36264.5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网联汽车远程测试数据管理系统,主要设计构思在于,本系统至少包含有与智能网联的云平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的测试数据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日志模块,分别用于基于检索操作获取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测试数据并执行管控功能,用于对测试过程中所用到的基础文件信息进行管理,以及用于基于检索操作对数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日志进行管理。本发明基于云测试平台环境,构建起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数据管控框架,从而对车辆智能网联相关控制单元的功能测试信息进行了有效监管,进而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技术,与安全性、可靠性等评价体系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保障云平台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