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91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77714.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的接头结构,用于汽车立柱,包括:车身内板,所述车身内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立柱内板,所述立柱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车身内板;连接板,设于所述车身内板与所述立柱内板二者的连接处,所述连接板包括与所述车身内板连接的第一接合部、以及与所述立柱内板连接的第二接合部;以及,抗扭支架,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或所述第二接合部处。本发明提供的立柱接头结构,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立柱接头结构对车身刚度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车辆的稳定性、操作性及乘坐舒适性难以提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066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94002.5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纵梁传力结构,包括前围板和发舱纵梁,两根发舱纵梁分别垂直设置在前围板的同一侧。中央通道,中央通道设置在前围板的中间部位,且朝向远离发舱纵梁的方向设置。前地板纵梁,前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前地板纵梁分别架设在前围板上的两个连接槽内,且每根前地板纵梁与对应的发舱纵梁搭接。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后地板纵梁设置在中地板与前地板纵连的连接处,并朝向远离前地板纵梁的方向延伸。本发明简化了发舱纵梁与前围板、中央通道以及门槛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发舱纵梁所受到的碰撞力能够朝向门槛的方向。通过前地板纵梁斜向设计、后地板纵梁型面优化,提高前地板纵梁与后地板纵梁传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28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97350.2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台化的发舱后纵梁结构,包括前围板、前地板以及发舱后纵梁,前围板和前地板搭接,发舱后纵梁设置在前围板和前地板的下方;发舱后纵梁由后纵梁前段、后纵梁中段以及后纵梁后段组成,后纵梁前段设置在前围板的下方,后纵梁中段和后纵梁后段设置在前地板的下方;发舱后纵梁设有向下的凹陷部,凹陷部与前围板和前地板形成加强空腔,且后纵梁中段的凹陷部的深度从与后纵梁前段的连接处至与后纵梁后段的连接处逐渐减小。本发明通过将发舱后纵梁采用三段式结构,减小平台化车型中因踵点高度差异而重开的零件尺寸,满足了平台化车型中踵点高度变化与轴距变化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平台化设计中车型开发的模具等工装成本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33066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94002.5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纵梁传力结构,包括前围板和发舱纵梁,两根发舱纵梁分别垂直设置在前围板的同一侧。中央通道,中央通道设置在前围板的中间部位,且朝向远离发舱纵梁的方向设置。前地板纵梁,前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前地板纵梁分别架设在前围板上的两个连接槽内,且每根前地板纵梁与对应的发舱纵梁搭接。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纵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后地板纵梁设置在中地板与前地板纵连的连接处,并朝向远离前地板纵梁的方向延伸。本发明简化了发舱纵梁与前围板、中央通道以及门槛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发舱纵梁所受到的碰撞力能够朝向门槛的方向。通过前地板纵梁斜向设计、后地板纵梁型面优化,提高前地板纵梁与后地板纵梁传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491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77714.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的接头结构,用于汽车立柱,包括:车身内板,所述车身内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立柱内板,所述立柱内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车身内板;连接板,设于所述车身内板与所述立柱内板二者的连接处,所述连接板包括与所述车身内板连接的第一接合部、以及与所述立柱内板连接的第二接合部;以及,抗扭支架,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或所述第二接合部处。本发明提供的立柱接头结构,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立柱接头结构对车身刚度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车辆的稳定性、操作性及乘坐舒适性难以提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09851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0836611.8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管梁,包括管梁本体(1),在所述管梁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加强支架总成,所述加强支架总成包括圆钢(2)和管梁加强支架(3),所述圆钢(2)上固定设置有至少1个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与所述管梁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管梁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71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08065.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连接结构梁,包括左连接板、中段连接梁及右连接板;中段连接梁的左端与左连接板连接,中段连接梁的右端与右连接板连接;左连接板的另一端与门槛内板结构梁连接;右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中央通道加强梁连接;左连接板、中段连接梁及右连接板的材质的刚度及强度均不相同。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前排座椅后横梁设置为三段式结构,并且根据受力的不同,对不同段的材质的刚度及强度进行改进,实现局部精准减重及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这一结构,当进行加宽车型的开发时,仅需要修改中段连接梁的长度就可以实现借用,降低开发成本及制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7718.9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压铸件结构精准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其包括(1)压铸件结构设计模块进行整体的结构设计;(2)建立一体力学性能影响因子数据库模块,获取影响压铸件力学性能分布的最大影响因子T或者P或者V;(3)通过耦合决策模块获取不同#imgabs0#下的最大影响因子下的衰减因子#imgabs1#或者#imgabs2#或者#imgabs3#;(4)通过结构精准设计模块优化设计步骤(1)中的一体式压铸件结构。该一体式压铸件结构精准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用于对一体式压铸件部件进行精准优化设计,在保证压铸件力学性能的情况下实现压铸件产品的轻量化、集成化,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合理性,降低压铸件产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49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29918.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电池一体化结构及新能源汽车,车身电池一体化结构,包括下车体平台和处于密封状态的电池包;下车体平台包括前舱模块、前地板模块以及后地板模块;电池包包括上盖和下壳体,下壳体的多个侧面设有安装部,下壳体通过多个安装部分别与前舱模块、前地板模块以及后地板模块连接;上盖分别与前舱模块、前地板模块以及后地板模块密封,上盖形成前地板模块的前地板蒙皮。本申请将处于密封状态的电池包的上盖作为前地板蒙皮,并且将电池包与下车体平台之间采用安装点和密封点分离,在保证电池包的密封性能的情况下,同时确保安装和密封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9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00696.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前地板中通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与车体两侧共同围合构成中通道,所述底板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连接的中通道前板、中通道后板、连接板及车身后地板:所述中通道后板设于所述中通道前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中通道前板以及所述中通道后板之间,且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中通道前板的后端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中通道后板的前端连接;所述车身后地板的前端与所述中通道后板的后端连接。其中,所述中通道前板的至少部分部位自前至后呈逐渐朝下倾斜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车身前地板中通道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用技术中,车身前地板中通道结构空间利用率不高,影响乘客乘坐舒适度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