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高温合金中镧元素收得率的真空感应炉冶炼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531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15552.X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高温合金中镧元素收得率的真空感应炉冶炼工艺,目的是探索一种真空感应炉冶炼新工艺,解决金属镧收得率低的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合理的冶炼工艺控制,通过控制金属镧的配入量,特定的金属镧加入时机,由真空感应炉冶炼取成品样之前加金属镧改为取成品样之后加金属镧,有效缩短镧氧化烧损时间;以及精确控制翻炉时间为11min~15min;总的,显著提高镧元素的收得率。本发明的有益处在于:通过对变形高温合金真空感应炉冶炼过程中金属镧的加入时机的控制,对浇注时间的控制,镧元素的收得率为78%~87%,达到对成品电极中镧含量精确控制的目的。

    一种GH3625合金冷拔材的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82611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7115.1

    申请日:201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F16S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H3625合金冷拔材制造工艺,达到提高GH3625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同时合理降低合金屈强比的目的。工艺流程为:棒材固溶→棒材矫直→棒材磨光→棒材捻尖→棒材草化和皂化→棒材冷拔→冷拔材滚光矫直→冷拔材时效处理→冷拔材精磨光→冷拔材性能检验→冷拔材精整包装;棒材经过17%~30%的冷拔变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大幅度提高,塑性大幅度下降;时效处理,一方面使晶粒部分回复,使残余硬化强度下降,提高塑性;另一方面析出体心立方的γ″相,析出相强化提高强度,同时降低了屈强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屈强比,提高材料使用安全性;降低了工艺执行难度和对设备的要求。

    闪光焊环用INCO718型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560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42646.7

    申请日:2014-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闪光焊环用INCO718型材的制造方法,目的是采用快锻机和电液锤两次开坯、650初轧机和WF-540轧机轧制成品实现工厂生产飞机短舱用INCO718型材。本发明采用以下工艺路线:真空感应炉冶炼→真空自耗炉重熔→高温扩散处理→3150t+1800t精快锻造联合一次开坯→一次坯料精整→3吨电液锤二次开坯→锤部坯料精整→650初轧机和WF-540轧机轧制成品→矫直→倒角→喷砂→检验合格→定尺切割→包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两次锻造开坯工艺:既确保终锻温度、内部组织均匀变形,又能确保表面质量,提高后续成材率,并严格控制坯料成品尺寸、表面质量;成品轧制获得理想的晶粒度6级或更细,只在晶界上析出一定数量的短棒状δ相。

    高温合金GH4169异型锻件的锤锻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0175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92851.3

    申请日:201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高温合金GH4169异型锻件的锤锻成形方法,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锻制设备进行工艺分析改进,以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锻制工艺步骤如下:将Φ508mm钢锭扩散退火后采用快锻机+精锻机联合开坯,开坯后下定尺料段;将加热好的料段放在下平砧⑸上,锤锻料段成为一定规格阶梯形棒料⑵;将锻好的阶梯形棒料⑵车光、锤部加热;对阶梯形棒料⑵放入模具⑶,进行二次模锻;将锻后的锻件车光到要求尺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锻锤灵活性实现异型锻件的生产,采用一次锤锻加二次模锻工艺,解决锻件各部分成型问题,同时两次工艺的结合,便于内部组织的精确控制。

    一种高温合金冷拉材两段式电淬火软化退火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88407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036664.7

    申请日:2017-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两段式功率电加热的软化退火工艺,利用电淬火设备代替连续式辊底退火炉对高温合金冷拉坯料进行软化退火。冷拉坯料经过捻尖后,尖部的截面尺寸小、电阻大,使得该部位温升快于其它部位,将导致坯料过烧或者断尖。为了解决过烧和断尖的问题,避免多次切尖导致成材率下降,本发明采用两段式功率电加热工艺,即先进行低功率预热,坯料捻尖部位和其它部位温度同步恒定后,再进行较高功率电加热,坯料到温后快速水淬,本工艺有效解决坯料捻尖部位过烧或断尖问题,提高了大规格六角高温合金冷拔材的成材率。

    一种优化钴基变形高温合金锻棒材的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64802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412634.2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优化钴基变形高温合金锻棒材的制造工艺,目的是使高温合金GH5188成品棒材达到碳化物弥散分布状态。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采用反复镦粗、拔长及再烧加热工艺,快、径锻联合锻造方式;变形量控制在35%~45%,快锻末火单向拔长变形量控制在45%~55%,径锻变形量大于30%,使棒坯组织得到充分破碎;中间火次加热时间为2h~3h,使快锻未再结晶组织能够充分完成静态再结晶,聚集的碳化物充分回溶后再次弥散析出,最终得到碳化物弥散分布的锻制棒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控制镦粗次数及各火次变形量,改善棒材微观组织均匀性;2.通过调整再烧加热时间,促使前一火次未完全再结晶的组织能够充分完成静态再结晶,聚集的碳化物充分回溶后在再次锻造过程中弥散析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