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H141合金大圆棒材锻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47277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489590.5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H141合金大圆棒材锻造工艺,⒈采用快锻机和精锻机联合生产;⒉对快锻机每火次加热工艺及变形量控制:⒊对精锻机加热工艺及变形量和终锻温度控制:与传统的快锻机直接成材以及温度不变或逐渐降温的加热工艺相比,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⑴棒材内部组织均匀性及晶粒度显著改善,中心及1/2半径部位晶粒度可达到均匀5级或更高水平;⑵棒材探伤水平明显提高,探伤灵敏度可达到42db以上;⑶棒材本体横向性能水平明显提升;⑷按此工艺已生产118炉以上Φ200mm和Φ250mm规格的成品棒材,性能合格、稳定,表明该锻造工艺已具备稳定批产能力。

    一种难变形合金方扁材的轧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889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30394.5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难变形合金方扁材的轧制工艺,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可以满足中小规格方扁形状和尺寸、横纵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一致的方扁产品。本发明技术工艺流程:坯料设计、准备→加热→轧制开坯→轧制成型→余热矫直→表面精整→成品检验;主要采用方扁材轧制工艺,包括轧制开坯、轧制成型两个工艺。提供了开坯尺寸的设计、轧制成型变形量的基本分配、终轧温度的要求以及表面和平直度等状态的工艺参数。本发明有益之处在于:利用方扁材轧制特殊工艺,满足产品的形状、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以及显微组织;这类方扁材可用于叶片产品加工、可代替因圆钢带来的继续锻造加工造成的质量风险和成本,该工艺可应用在更多领域的方扁形零件的加工。

    一种核级堆内U型嵌入件定位销用轧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560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412646.5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级堆内U型嵌入件定位销用轧材的制造方法,目的是获得均匀细小且极差小的晶粒组织、拉伸性能合格的轧材。优化成分配比;采用3150t快锻大变形量和单锤压下量开坯,1800t径锻机采用四锤头实现等温锻造;成品轧制加热温度控制在1160℃~1180℃,把合金产生的二次碳化物及γ′强化相全部回溶,使晶粒在最后轧制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更均匀;成品最后一火轧制采用小变形量快速轧制,控制各火次轧制变形量均匀,变形量在30%~50%之间,提高轧辊转速,保证终锻温度不低于95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适当控制碳含量,高控铝、钛、铌等合金元素,合理控制锻造开坯和轧制工艺,制造出了晶粒度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的合金轧材。

    一种粉末高温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28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12609.4

    申请日:2018-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粉末高温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目的是利用三联工艺冶炼的钢锭经高温扩散锻造成小规格棒材,合金组织破碎较好,内部夹杂物较铸锭明显改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采用真空感应炉+保护气氛电渣炉+真空自耗炉三联工艺冶炼,根据合金成分特点制定扩散加热曲线,高温扩散改善合金钢锭内部成分的均匀性,之后进行锻造生产,合金的锻造工艺采取控制加热温度、变形量及适当的软包套手段,保证锻造棒材质量,锻造棒材表面无裂纹。本发明的优点:合金钢锭经高温扩散处理锻造,锻造工艺采取控制加热温度、变形量及适当的软包套手段,保证锻造棒材质量,母合金组织破碎好晶粒细化,内部夹杂物较铸锭明显改善;锻造棒材表面无裂纹。

    一种优化钴基变形高温合金锻棒材的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64802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412634.2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优化钴基变形高温合金锻棒材的制造工艺,目的是使高温合金GH5188成品棒材达到碳化物弥散分布状态。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采用反复镦粗、拔长及再烧加热工艺,快、径锻联合锻造方式;变形量控制在35%~45%,快锻末火单向拔长变形量控制在45%~55%,径锻变形量大于30%,使棒坯组织得到充分破碎;中间火次加热时间为2h~3h,使快锻未再结晶组织能够充分完成静态再结晶,聚集的碳化物充分回溶后再次弥散析出,最终得到碳化物弥散分布的锻制棒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控制镦粗次数及各火次变形量,改善棒材微观组织均匀性;2.通过调整再烧加热时间,促使前一火次未完全再结晶的组织能够充分完成静态再结晶,聚集的碳化物充分回溶后在再次锻造过程中弥散析出。

    一种优化钴基变形高温合金锻棒材的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6480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12634.2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优化钴基变形高温合金锻棒材的制造工艺,目的是使高温合金GH5188成品棒材达到碳化物弥散分布状态。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采用反复镦粗、拔长及再烧加热工艺,快、径锻联合锻造方式;变形量控制在35%~45%,快锻末火单向拔长变形量控制在45%~55%,径锻变形量大于30%,使棒坯组织得到充分破碎;中间火次加热时间为2h~3h,使快锻未再结晶组织能够充分完成静态再结晶,聚集的碳化物充分回溶后再次弥散析出,最终得到碳化物弥散分布的锻制棒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控制镦粗次数及各火次变形量,改善棒材微观组织均匀性;2.通过调整再烧加热时间,促使前一火次未完全再结晶的组织能够充分完成静态再结晶,聚集的碳化物充分回溶后在再次锻造过程中弥散析出。

    一种导弹发射装置用镍基超合金及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62879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12614.5

    申请日:2018-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9/055 C22C1/023 C22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弹发射装置用镍基超合金及制造工艺,目的是有效解决650℃~700℃抗拉强度和塑性低的问题,满足瞬时高温、高强度下使用环境的综合性能要求,实现工业批产。技术方案:选择镍基超合金,添加钨、钼等强固溶元素;镍铬钼钨合金的化学成分基于成本和综合性能要求设计最佳元素配比和更窄的成分范围;合理的冶炼工艺及加工工艺。本发明有益效果:①成分的控制决定了合金良好的热加工性,变形温度范围较宽,950℃~1160℃均具备塑性热变形,成品方扁材采用一火次轧制,保留足够的变形量使产品达到均匀的显微组织;②合金的700℃抗拉强度1000MPa~1200MPa,断后伸长率16%~25%,断面收缩率16%~30%,且经过长期使用得到良好的验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