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系统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3089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480069462.7

    申请日:2014-12-17

    Inventor: 铃木雄介

    Abstract: 一种蓄电系统,包括蓄电装置 (10)、电压传感器(21)、电流传感器(22)和控制器(30)。所述蓄电装置(10)配置为以来自外部电源(29)的电力充电(称为外部充电)。所述控制器(30)配置为在自以预定电功率的所述充电开始起的经过时间长于或等于预定时间时,在所述充电暂时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使用所述电压传感器(21)来检测第一电压值,并计算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值的第一荷电状态。所述预定时间是所述外部充电期间的极化引起的电压变化达到收敛所需要的时间。所述控制器(30)配置为,在所述充电暂时停止之后以所述预定电功率的所述充电重新开始、随后所述充电再次停止时,通过使用所述电压传感器(21)来检测第二电压值,并计算对应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第二荷电状态。所述控制器(30)配置为,当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值的变化率和对应于所述第二电压值的变化率之间的差异小于或等于允许值时,从自所述充电重新开始到所述充电停止的期间中所述电流值的累加值、以及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和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之间的变化量,计算完全充电容量。所述变化率确定自所述相关性且表示所述开路电压中的变化量与荷电状态中的变化量的比率。

    连接模块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35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306099.4

    申请日:2017-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模块。连接模块安装于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并列而形成的蓄电元件组,其中,所述连接模块具备:多个母排,将所述多个蓄电元件中的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连接;以及片构件,以使所述多个母排在所述多个蓄电元件的并列方向上排列的方式保持所述多个母排,所述片构件包括:多个保持部,保持所述母排;以及伸缩部,位于相邻的所述保持部之间,在所述并列方向上具有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间的电极间距公差以上的伸缩距离,所述伸缩部通过对所述片构件进行二维冲切而形成,所述伸缩部的形状在俯视时为U字形、V字形及“コ”字形中的任一种。

    电池组的车载结构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0120883.X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确保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的高可靠性,并且以简易的结构进行搭载。设置于车辆的地板的电池组具有多个电池单元、排列地配置了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容器、以及第一缓冲部件,所述第一缓冲部件的配置方式为,通过将电池组容器固定至地板而被夹在多个电池单元与地板之间。此外,第一缓冲部件构成为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及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而且,在第一缓冲部件中,距悬架安装部远的第一区域采用第一弹性模量,与第一区域相比而距悬架安装部近的第二区域采用比第一弹性模量低的第二弹性模量。

    电池装置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35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1145138.X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电池装置具备:电池组(21A、21B),具有在预定的直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池单元(22);在直线方向上相互离开的一对终端部件(50),以限制各电池单元在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在直线方向上夹入电池组;金属制的温度调节部(30A1、30B1),具有与电池组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并且在内部具备与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的流体流过的流路;以及金属制的终端部件固定部(31、32),固定一对终端部件。所述温度调节部以及所述终端部件固定部是一体化的金属制的一体构造物。

    蓄电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2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44461.X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配备有蓄电组件和与蓄电组件相邻地配置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与蓄电组件相邻的第一冷却层、以及相对于第一冷却层位于蓄电组件的相反侧的第二冷却层,在第一冷却层,形成有在排列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冷却通路、以及位于第一冷却通路间的第一壁部,在第二冷却层,形成有在排列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二冷却通路、以及位于第二冷却通路间的第二壁部,多个第一壁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壁部相对于多个第二壁部偏置地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