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坯三维变形生产特厚钢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1960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43247.9

    申请日:2014-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坯三维变形生产特厚钢板的方法,其锻造+轧制厚度方向总压下率不小23%;连铸坯采用长度、宽度及厚度三个方向锻造工艺,先进行长度方向锻造,再进行宽度方向锻造,最后进行厚度方向锻造,长度和宽度方向的一次锻压量为120~230mm,厚度方向一次锻压量≥50mm。锻后缓冷时间≥48小时。轧制钢坯加热温度为1100~1250℃,开轧温度>1050℃。轧后缓冷温度≥400℃,缓冷时间≥24小时。本发明实现了在低压缩比条件下用连铸坯生产270mm以下特厚钢板,钢板性能达到标准要求,探伤合格率达90%以上,并有效增加成品钢板尺寸范围,可以针对成品钢板尺寸组织精确生产,对长度、宽度、厚度进行精确控制,提高钢板成材率。

    一种具有良好低温韧性的压力容器用厚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6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531.2

    申请日:201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拉强度≥690MPa、具有良好低温韧性(-40℃)的压力容器厚板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6%~0.09%、Si 0.15%~0.40%、Mn 1.20%~2.00%、P≤0.015%、S≤0.005%、Ni 0.10%~0.40%、Cr 0.10%~0.30%、Mo 0.10%~0.30%、Cu0.10%~0.30%、V 0.03%~0.06%、Nb 0.02%~0.04%、Ti 0.015%~0.025%、Als 0.015%~0.040%、Ca 0.001%~0.005%、Zr 0.001%~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同时满足:Pcm=C+Si/30+Ni/60+(Mn+Cr+Cu)/20+Mo/15+V/10+5B≤0.26%,Psr=Cr+Cu+2Mo+10V+7Nb+5Ti-2≤0,其中Pcm为焊接裂纹敏感性系数,Psr为再热接裂纹敏感性指数。

    610MPa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5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435.8

    申请日:201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610MPa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 0.06%~0.10%、Si 0.15%~0.40%、Mn 1.40%~1.70%、P≤0.015%、S≤0.005%、Ni 0.10%~0.30%、Cr 0.05%~0.10%、Mo0.10%~0.30%、Cu 0.10%~0.25%、Nb 0.03%~0.05%、Ti 0.010%~0.025%、Als 0.015%~0.045%,余为Fe。其方法包括冶炼、轧制、回火,轧制采用两阶段轧制,完全再结晶轧制阶段温度1000~1150℃,单道次压下率大于10%,累计变形量不小于40%,非再结晶轧制阶段温度840~900℃,单道次压下率大于12%,终轧至开冷过程时间650~950s,开冷温度Ar3±30℃,冷速5~10℃/s,终冷温度400~510℃;轧后堆垛缓冷;回火温度610~650℃,回火时间4min/mm。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用单层连铸坯可生产出610MPa级特厚钢板。

    一种620MPa级核一级设备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33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10559344.7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620MPa级核一级设备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组分:C:0.14%-0.25%、Si:0.15%-0.40%、Mn:1.15%-1.60%、P≤0.015%、S≤0.010%、Ni:0.40%-0.70%、Mo:0.45%-0.60%、Cr:0.05%-0.30%、Alt:0.020%-0.050%、V:0.002%-0.03%、Ti:0.002%-0.03%,余为Fe。其方法1)冶炼:板厚≤80mm的采用转炉+连铸或电炉+模铸,厚度>80mm的采用电炉+模铸,采用炉外精炼和真空脱气;2)轧制:连铸坯采用两阶段轧制,加热温度≥1150℃,再结晶区终轧温度≥1000℃,未再结晶区终轧温度850℃±20℃,累积变形率≥50%;模铸钢锭加热温度≥1150℃;3)调质处理:淬火温度890℃±10℃,保温2-3min/mm;回火温度640℃±10℃,保温2-4min/mm。采用本发明所生产钢板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能满足核一级设备用钢的要求。

    一种耐热耐磨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2020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287560.5

    申请日:201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耐磨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钢板由上层耐热层和下层耐磨层复合而成;耐热层由元素C、Si、Mn、P、S、Cr、Ni、Mo、N组成;耐磨层由元素C、Si、Mn、P、S、Cr、Mo、Ti、B组成。经电炉冶炼—模铸—脱模缓冷—钢锭清理—将钢锭加工成所需规格钢坯;抽真空后,采用电子束进行封焊,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轧机直接轧制,轧后进行热矫直、缓冷,缓冷后再进行离线热处理。本发明可消除钢板的铸态组织,使复合钢板具有优良的抗磨、耐热性能,可延长钢板的使用寿命,其性能均匀,规格齐全,应用范围广,能适应苛刻的使用条件,同时还兼具自动化生产程度高,可提高钢材成材率的优势。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离线调质型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074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9215.3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离线调质型特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0.06%~0.11%,Si:0.15%~0.40%,Mn:1.40%~1.70%,Ni:0.10%~0.30%,Mo:0.10%~0.30%,Cu:0.10%~0.25%,Nb:0.03%~0.05%,Ti:0.010%~0.025%,Als:0.015%~0.045%,余为Fe。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和热处理,加热温度1160~1200℃,坯料加热时间≥钢坯厚度(cm)*11min/cm,再结晶阶段单道次压下量大于10%,非再结晶阶段终轧温度为大于Ar3+(50~150)℃,单道次压下量大于15%;钢板再加热温度950~960℃,保温时间2.5min/mm,进行淬火,回火温度610~630℃,保温时间4min/mm。本发明钢种不含B,且合金成本低,用单层连铸坯生产出610MPa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离线调质型特厚钢板。

    一种非调质型低温压力容器用厚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2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0076.7

    申请日:2011-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调质型低温压力容器用厚板及其生产方法。其成分:C 0.06%~0.09%、Si 0.15%~0.45%、Mn 1.20%~1.80%、P≤0.010%、S≤0.003%、Ni 0.30%~0.50%、Cu 0.10%~0.30%、Cr 0.10%~0.30%、Nb0.02%~0.04%、Al 0.02%~0.04%、Ca 0.001%~0.005%。其方法:钢水浇铸温度≤1540℃,采用电磁搅拌或轻压下工艺;钢坯加热温度1050~1250℃,采用两阶段控轧,再结晶区(≥960℃)总压下率≥55%,未再结晶区(≤900℃)总压下率≥55%;待温期间先保温8s以上,再以≥1℃/s的冷速冷却,并停留5s以上;轧后终冷速度20~30℃/s。本发明钢种无B、Mo、V、Ti,成本低;增加中间坯冷却,减少中间坯待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约了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