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密度的集成式辅助变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92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152139.4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集成式辅助变流器,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箱体中的两个变流器模组,所述变流器模组中的多个功能模块整体呈沿一个方向分布的线型布局结构,所述两个变流器模组在所述箱体中整体呈镜像布局;所述变流器模组的电路结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所对应的所述功能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线型布局结构的两端,对应所述线型布局结构两端的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具有输入接线结构与输出接线结构。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两组整合为一体的变流器模组整体尺寸匹配列车车体宽度,适配列车侧面边梁结构,满足安装、轻量化与功率密度要求;且整体采用线性且镜像的布局结构,完全简统并同时实现走线方向的一致性,便于整车走线。

    一种干扰抑制电路及其设备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65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74197.7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属于变流器干扰抑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干扰抑制电路及其设备。本申请降低了电磁噪声对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干扰,确保第一个隔离单元所述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正确,避免了由于电磁干扰导致控制信号错误,进而导致半导体开关器件开关误动作的情况。一种干扰抑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用于产生控制信号;干扰抑制单元,所述干扰抑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降低所述控制信号的低电平电压幅值;第一隔离单元,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干扰抑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半导体开关器件,所述半导体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一种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83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625419.1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路输出的功率电源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功率电源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功率电源包括:第一降压斩波模块,适于从直流供电网取电以输出直流中间电压;隔离变换模块,适于对所述中间电压进行隔离变换以输出两路直流供电电压,其中,第一供电电压适于作为第一路输出电压为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器和/或悬浮电池供电;以及第二降压斩波模块,适于对第二供电电压进行斩波调压,输出第二路输出电压为所述磁浮列车的直流辅助负载和/或辅助电池供电。本发明能够同时解决悬浮动力供电和其他直流辅助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并优化功率电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集成式辅助变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92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52139.4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集成式辅助变流器,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箱体中的两个变流器模组,所述变流器模组中的多个功能模块整体呈沿一个方向分布的线型布局结构,所述两个变流器模组在所述箱体中整体呈镜像布局;所述变流器模组的电路结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所对应的所述功能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线型布局结构的两端,对应所述线型布局结构两端的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具有输入接线结构与输出接线结构。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两组整合为一体的变流器模组整体尺寸匹配列车车体宽度,适配列车侧面边梁结构,满足安装、轻量化与功率密度要求;且整体采用线性且镜像的布局结构,完全简统并同时实现走线方向的一致性,便于整车走线。

    一种辅助变流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871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515647.0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变流器,包括高压模块和低压模块,还包括设有风机的柜体,高压模块和低压模块二者均设于柜体中,且风机设于高压模块和低压模块之间,风机用以向高压模块和低压模块输送冷却风实现散热。上述辅助变流器采用T型散热结构,即通过单风口进入、多并联出风,通过该散热结构,系统的风阻较小,且风道占用的空间小,利用率极高;同时,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辅助变流器的体积、重量变为原来的一半,而功率密度是原来的2倍以上,并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散热效率,从而可以大幅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变压器有限元仿真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959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286913.8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变压器有限元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S1.根据变压器的结构构建变压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S2.通过所述仿真模型计算变压器各阶次模态的振型和固有频率;S3.比较所述各阶次模态的振型和固有频率与预先确定的标准振型和标准固有频率之间的误差,当所述误差不小于预设的阈值时,修改所述仿真模型的参数,跳转至步骤S2;当所述误差小于预设的阈值时,完成有限元仿真模型构建。本发明所构建的仿真模型具有真实性高等优点,该模型可准确地计算变压器主要阶次固有频率,实现高精度的模态计算。

    基于动力吸振的轨道交通变流器减振方法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83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287582.X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吸振的轨道交通变流器减振方法及设计方法,减振方法通过动力吸振器来降低变流器向车体的振动传递,从而实现减振;设计方法包括:S1.获取变流器振动对车体振动影响的主要激励频率;S2.以主要激励频率为吸振设计目标,设计动力吸振器;S3.建立动力吸振器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是否符合预设的设计要求,是则跳转至步骤S4,否则跳转至步骤S2;S4.根据设计生产动力吸振器,在真实安装条件下验证动力吸振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则完成动力吸振器的设计,否则跳转至步骤S2。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减振效果好明显的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