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驱动设备
    1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27203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580016981.8

    申请日:2005-05-10

    Abstract: 当来自外部ECU的转矩指令值(TR)在预定的变化宽度内时,控制单元(64a)产生信号(Uc),然后将该信号输出到电压指令计算单元(61a),使得蓄积在电容器中的静电能保持在预定的阈值或更大。基于该信号(Uc),电压指令计算单元(61a)确定对应于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的升压转换器(12)的目标电压(Vdc_com)。相比之下,当转矩指令值(TR)在预定的变化宽度之外时,控制单元(64a)确定从DC电源供应到逆变器的电力,用于允许电力优先从电容器而不是从DC电源供应,然后输出信号(Pb)。基于该信号(Pb),电压指令计算单元(61a)确定目标电压(Vdc_com)。

    二次电池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669236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880013909.3

    申请日:2008-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在高输出功率化的同时耐久性高的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用电极。所述二次电池用电极,其特征在于,具有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具有活性物质粉末(11)、由碳材料形成并附着在所述活性物质粉末(11)的表面的导电材料(12)、和与所述导电材料(12)结合的纤维状导电材料(13)。首先,通过使导电材料附着在活性物质粉末的表面,可稳定地维持活性物质粉末与导电材料之间的电连接。而且,使纤维状电极材料与附着在活性物质粉末的表面的导电材料结合。纤维状导电材料通过相互络合可维持电连接。即,即使电极材料产生变形,纤维状导电材料也可吸收变形、保持相互的接触并保持电连接,即使产生大的变形,与以往的导电材料相比也可不切断而维持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