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0921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510863866.X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该动力总成包括:输出轴;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动力系统,用于沿第一动力传递路径输出扭矩至输出轴,并包括变速器、第一耦合单元;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动力系统,用于沿第二动力传递路径输出扭矩至输出轴,并包括电机、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输入端用于与内燃机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三耦合单元能在接合、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纯电动驱动模式下,电机输出的动力不会因传递至变速器而有损失,提高了动力总成的能量利用率,另外,还能在停车状态下启动内燃机、在停车状态下为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050975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5857.X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转轴;第一电动机,包括第一电动机转轴,第一电动机转轴的第一端与发动机转轴抗扭矩连接;变速箱,包括变速箱输入轴;单向离合器,包括单向离合器输入轴和单向离合器输出轴,单向离合器输入轴与第一电动机转轴的第二端抗扭矩连接,单向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箱输入轴抗扭矩连接;单向离合器配置为由第一电动机转轴向变速箱输入轴传递动力。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在第一电动机和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设置了单向离合器,从而可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中动力传输控制过程的便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4027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48991.X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IPC: F16D41/064 , F16D41/066 , B60K6/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混合动力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混合动力系统用机械耦合/解耦机构及混合动力系统。该机械耦合/解耦机构包括:外圈,其用于与第一动力源传动联接;内圈,其用于与第二动力源传动联接;滚动体;以及保持架,其固定于内圈且用于保持滚动体。滚动体能够相对于内圈运动到耦合位置和解耦位置,在外圈的旋转速度大于内圈的旋转速度的情况下,滚动体运动到耦合位置,使得外圈和内圈实现机械连接;在外圈的旋转速度小于内圈的旋转速度的情况下,滚动体运动到解耦位置,使得外圈和内圈解除机械连接。这样,该机械耦合/解耦机构能够代替现有技术的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离合器并且与现有技术的离合器相比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而且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8089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510863495.5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该动力总成包括:输出轴;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动力系统,用于沿第一动力传递路径输出扭矩至输出轴,并包括沿第一动力传递路径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机、第一耦合单元;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动力系统,用于沿第二动力传递路径输出扭矩至输出轴,并包括沿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依次连接的变速器、第二耦合单元,变速器的输入端用于与内燃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耦合单元能在接合、分离状态之间切换,第二耦合单元能在接合、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纯电动驱动模式下,第一电机输出的动力不会因传递至变速器而有损失,提高了动力总成的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6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67487.7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10′)。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于车辆的转向操作,包括壳体(40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400)内的传动机构(200)和输出构件(100),所述传动机构(200)用于将旋转运动传递到所述输出构件(100),其中,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400)和所述传动机构(200)之间的径向支撑件(300),所述径向支撑件(300)用于提供指向所述输出构件(100)所在一侧的径向支撑力,以抵抗所述输出构件(100)施加在所述传动机构(200)上的弯矩。
-
公开(公告)号:CN10618378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510212543.4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冷却循环系统、汽车,混合动力系统中设有内燃机、电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并联的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冷却液从第一水泵流出,依次流经电机、内燃机后回到第一水泵;第二循环:冷却液从第二水泵流出,流经内燃机后回到第二水泵。本发明一方面将内燃机、电机置于同一冷却循环系统中,可以用电机产生的热量来预热内燃机,用内燃机产生的热量预热电机,使内燃机、电机都能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同时能量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内燃机、电机的需求选用具有不同流量的水泵,不需要因流量过大而需要加粗经过电机的冷却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10680921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63866.X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 , B60K6/387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B60W20/10 , B60W2510/081 , B60W2510/1005 , B60W2510/244 , B60W2520/10 , B60W2540/10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 B60W20/40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该动力总成包括:输出轴;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动力系统,用于沿第一动力传递路径输出扭矩至输出轴,并包括变速器、第一耦合单元;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动力系统,用于沿第二动力传递路径输出扭矩至输出轴,并包括电机、第二耦合单元;第三耦合单元,输入端用于与内燃机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三耦合单元能在接合、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纯电动驱动模式下,电机输出的动力不会因传递至变速器而有损失,提高了动力总成的能量利用率,另外,还能在停车状态下启动内燃机、在停车状态下为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71082.2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六相电机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六相电机包括在空间中具有电角度偏移为0度的第一绕组集和第二绕组集,控制系统包括:参数获取单元,其获取与用于确定向第一绕组集和第二绕组集分配的电流有关的参数;第一控制单元,其对应于第一绕组集,并且根据所获取到的参数来确定向第一绕组集分配的电流;第二控制单元,其对应于第二绕组集,并且根据所获取到的参数来确定向第二绕组集分配的电流;以及驱动单元,其根据第一控制单元所确定的电流和第二控制单元所确定的电流来分别驱动第一绕组集和第二绕组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六相电机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无论绕组数量如何,都可以实现对双绕组电机的一致且兼容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8459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72659.7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向驱动装置和转向系统。转向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辆进行转向,并且包括,电动机,其用于驱动所述车辆的转向机构进行转向;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其中,所述转向驱动装置被构造为:分别为所述车辆的每一个车轮配置一个所述电动机以使得所述车轮相对于彼此被独立驱动,分别为每一个所述电动机配置一个所述控制器,以及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替代发生故障的所述控制器对相应的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的冗余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278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589347.8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爬行扭矩的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具体为配置有双离合变速器的基于P2架构的混合动力车辆,其爬行扭矩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得期望的目标爬行扭矩;控制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输出恒定的实际发动机扭矩;以及根据目标爬行扭矩与实际发动机扭矩之间的关系对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机进行动态控制以获得与目标爬行扭矩对应的实际爬行扭矩。这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爬行扭矩的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通过使发动机输出恒定的扭矩并且动态控制电机输出的扭矩能够使得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爬行扭矩的控制变得容易,并且减轻了对发动机调校的工作负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