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204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080065604.4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0K6/48 , B60K7/0007 , B60K2006/4808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W2300/36 , B60Y2200/12 , B62K11/10 , B62K25/286 , B62M7/12 , B62M23/02 , Y02T10/6221 , Y02T1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其能够紧凑地配置电动马达的驱动机构,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实现电动马达的输出提高。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1)具有:驱动力传递机构(62),其从摆臂(7)的车宽方向一侧将内燃机(E)的动力向后轮(WR)的驱动轴(52)传递;电动马达(63),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另一侧并从车宽方向另一侧传递驱动力。电动马达(63)的马达壳体(90)经由配置在马达壳体(90)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轴承部(91、92)被轴支承在从驱动轴(52)的安装有后轮(WR)的部分(52b)向车宽方向另一侧延伸的部分(52c)。转子(94)在一对轴承部(91、92)之间被自由转动地支承在驱动轴(5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354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23950.2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 , B60K6/40 , B60L11/007 , B60L2200/12 , B60W2030/1809 , B60Y2200/12 , Y02T10/6221 , Y02T10/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其采用一种能够在不大幅改变发动机的结构且不损害作为摩托车的车辆的操作感的情况下降低燃料消耗的技术。发动机包括曲轴和与曲轴一体化的初级齿轮,发动机连接成使发动机的动力能够传至车轮。单向离合器将动力从曲轴传至初级齿轮,但不能将动力从初级齿轮传至曲轴。单向离合器设置在曲轴与初级齿轮之间,初级齿轮设置有再生制动马达设置。发动机不可摇摆地安装在车体上,使汽缸在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使曲轴沿车辆宽度方向取向。电动马达位于发动机的曲轴的前方和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72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0172258.9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抑制由于废气与气缸盖接触而导致的热量损失,避免与直接安装于气缸盖的传感器类发生干涉,维持传感器类的检测精度,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在气缸盖上形成作为排气通路的排气口,排气管连接于该排气口,在排气管中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使传感器部面对排气通路中的废气传感器安装于气缸盖,筒状的内管的上游端侧被插入排气口,下游端侧被插入排气管而构成排气通路,内管的上游端与传感器部相比位于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避开传感器部的传感器避开部形成于内管,传感器部以从内管的传感器避开部面对内管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04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080065604.4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0K6/48 , B60K7/0007 , B60K2006/4808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W2300/36 , B60Y2200/12 , B62K11/10 , B62K25/286 , B62M7/12 , B62M23/02 , Y02T10/6221 , Y02T1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其能够紧凑地配置电动马达的驱动机构,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实现电动马达的输出提高。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1)具有:驱动力传递机构(62),其从摆臂(7)的车宽方向一侧将内燃机(E)的动力向后轮(WR)的驱动轴(52)传递;电动马达(63),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另一侧并从车宽方向另一侧传递驱动力。电动马达(63)的马达壳体(90)经由配置在马达壳体(90)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轴承部(91、92)被轴支承在从驱动轴(52)的安装有后轮(WR)的部分(52b)向车宽方向另一侧延伸的部分(52c)。转子(94)在一对轴承部(91、92)之间被自由转动地支承在驱动轴(5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58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10035614.4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10
Abstract: 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可以抑制阀驱动电机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并且可以实现车辆的紧凑化。其具有:头管(5),其将转向装置支承为可以旋转;主架(3),其由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一根机架形成;发动机(13),其由主架支承,并具有曲轴箱(14)、从曲轴箱向前方突出的气缸(15)以及气缸盖(16);吸气配管(19、119),其从气缸盖的上部向前上方延伸;节流阀(201),其配置于吸气配管的中途部,并调整对发动机供应的空气的量;以及阀驱动电机(220),其对应于来自乘员操作的操作构件的输入而驱动节流阀,其特征在于,节流阀的旋转轴(202)和阀驱动电机的旋转轴(221)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互相平行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90903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10229298.5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 , B60K6/40 , B60L7/18 , B60L11/14 , B60L2200/12 , B60W2300/36 , B60Y2200/12 , B62K11/04 , B62M23/02 , Y02T10/6221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其电动机被设置在车体中心附近且宽度方向外伸小。此混合动力车包括发动机(5)、电动机(6)、以及把该发动机(5)和电动机(6)的动力传递给后轮(WR)的动力传递机构(7)。发动机(5)以不能摇动的方式悬架在车体上,并被设置成气缸(54)沿近似水平方向延伸且曲轴(50)指向车体的宽度方向。电动机(6)位于相比发动机(5)的曲轴(50)更靠上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303512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229166.2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39 , B60K6/365 , B60K6/383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8 , B60L220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41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81 , B60Y2200/12 , B60Y2200/126 , Y02T10/6221 , Y02T10/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缩小宽度方向突出,特别是不向曲轴一侧偏置突出的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5);电机(6);将发动机和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后轮(WR)的动力传递机构(7);及随着曲轴(50)的旋转润滑发动机与动力传递机构的油泵(9)。油泵在油泵轴(91)的一端,经由单向离合器(94)设置有油泵从动齿轮(92),该油泵从动齿轮与初级驱动齿轮(58)连接,利用电机的动力旋转,初级驱动齿轮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后轮的电机从动齿轮(59)一体地旋转。在油泵轴的另一端,通过单向离合器(95)设置有与发动机凸轮链条(39)连接并利用发动机的动力旋转的油泵从动链轮(93)。电机从动齿轮配置在曲轴的一侧,凸轮链条配置在曲轴的另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72258.9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抑制由于废气与气缸盖接触而导致的热量损失,避免与直接安装于气缸盖的传感器类发生干涉,维持传感器类的检测精度,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在气缸盖上形成作为排气通路的排气口,排气管连接于该排气口,在排气管中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使传感器部面对排气通路中的废气传感器安装于气缸盖,筒状的内管的上游端侧被插入排气口,下游端侧被插入排气管而构成排气通路,内管的上游端与传感器部相比位于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避开传感器部的传感器避开部形成于内管,传感器部以从内管的传感器避开部面对内管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354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010223950.2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 , B60K6/40 , B60L11/007 , B60L2200/12 , B60W2030/1809 , B60Y2200/12 , Y02T10/6221 , Y02T10/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其采用一种能够在不大幅改变发动机的结构且不损害作为摩托车的车辆的操作感的情况下降低燃料消耗的技术。发动机包括曲轴和与曲轴一体化的初级齿轮,发动机连接成使发动机的动力能够传至车轮。单向离合器将动力从曲轴传至初级齿轮,但不能将动力从初级齿轮传至曲轴。单向离合器设置在曲轴与初级齿轮之间,初级齿轮设置有再生制动马达设置。发动机不可摇摆地安装在车体上,使汽缸在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使曲轴沿车辆宽度方向取向。电动马达位于发动机的曲轴的前方和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58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35614.4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10
Abstract: 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可以抑制阀驱动电机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并且可以实现车辆的紧凑化。其具有:头管(5),其将转向装置支承为可以旋转;主架(3),其由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一根机架形成;发动机(13),其由主架支承,并具有曲轴箱(14)、从曲轴箱向前方突出的气缸(15)以及气缸盖(16);吸气配管(19、119),其从气缸盖的上部向前上方延伸;节流阀(201),其配置于吸气配管的中途部,并调整对发动机供应的空气的量;以及阀驱动电机(220),其对应于来自乘员操作的操作构件的输入而驱动节流阀,其特征在于,节流阀的旋转轴(202)和阀驱动电机的旋转轴(221)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互相平行设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