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204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080065604.4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0K6/48 , B60K7/0007 , B60K2006/4808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W2300/36 , B60Y2200/12 , B62K11/10 , B62K25/286 , B62M7/12 , B62M23/02 , Y02T10/6221 , Y02T1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其能够紧凑地配置电动马达的驱动机构,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实现电动马达的输出提高。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1)具有:驱动力传递机构(62),其从摆臂(7)的车宽方向一侧将内燃机(E)的动力向后轮(WR)的驱动轴(52)传递;电动马达(63),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另一侧并从车宽方向另一侧传递驱动力。电动马达(63)的马达壳体(90)经由配置在马达壳体(90)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轴承部(91、92)被轴支承在从驱动轴(52)的安装有后轮(WR)的部分(52b)向车宽方向另一侧延伸的部分(52c)。转子(94)在一对轴承部(91、92)之间被自由转动地支承在驱动轴(5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68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36928.2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野村明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053 , F01L1/143 , F01L1/18 , F01L1/26 , F01L1/34 , F01L1/3442 , F01L13/0005 , F01L2001/0537 , F01L2001/34453 , F01L2001/34469 , F01L2001/3448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设置有可变气门系统的内燃机小型化,在所述可变气门系统中,每一个凸轮通过每一个摇臂打开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内燃机(E)的可变气门系统(20)设置有通过凸轮(21a、22a)的气门驱动力的作用被摆动的摇臂(23i、23e),和每一个提升量可变机构(30),所述每一个提升量可变机构(30)改变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的最大提升量。所述提升量可变机构(30)设置有推杆(31),所述推杆(31)由凸轮(21a、22a)驱动并使得气门驱动力作用在所述摇臂(23i、23e)上;和推杆支架(41),所述推杆支架(41)支撑所述推杆(31),并被电动机(51)驱动、且被摆动。最大提升量通过根据所述推杆支架(41)的位置改变其中所述推杆(31)紧靠在所述摇臂(23i、23e)上的位置而被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0476185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02107828.9
申请日:2002-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00 , F01M2011/025 , F16J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用活塞,通过更轻量化·紧凑化而形成高旋转用的活塞。在冠部1的周围形成着第一道气环槽2和油环槽4,在油环槽4的内部设有供油孔5,与冠部1的下方连续地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一对活塞销座部6,与该活塞销座部6错开90度地设有裙部7,该裙部7的下端12位于活塞销部6的下端11的上方,在裙部7的上部,在油环槽4的下方且附近位置设有供油孔10。
-
公开(公告)号:CN1184408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1135429.1
申请日:2001-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02 , F01M2011/0058 , F02B61/02 , F02B61/06 , F02B75/16 , F02B2075/027 , F02B2275/20 , F02F2001/245
Abstract: 提供在具有内燃机与湿式摩擦离合器的动力装置中,由内燃机的润滑系统与摩擦离合器的润滑系统分离使离合器耐久、紧凑并具良好连接性能的动力装置润滑构造,动力装置P具有动力壳体1,该壳体1一体成形曲轴箱部分4与变速箱部5,其中,曲轴箱部分4形成了收容4冲程内燃机E的曲轴13的曲轴箱14,变速箱部5形成了收容传递曲柄13力矩的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的传动室15。由隔壁6使曲轴箱14与使动室15成为相互独立室,内燃机润滑系统与摩擦离合器润滑系统相互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247937A
公开(公告)日:2000-03-22
申请号:CN99118811.X
申请日:1999-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B6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22 , F01M1/02 , F02B61/02 , F02B67/04 , F02B2075/027 , F02B2075/1808 , F02B2275/20
Abstract: 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中,通过合理地配置润滑用油泵和冷却用水泵,可抑制机器整体大型化,并可使曲轴箱后部小型化,确保曲轴箱后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隔,减少该排气管的散热对曲轴箱的影响。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润滑部供给油的润滑用油泵(57)、以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水冷套(241、242)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泵(62)配置在曲轴(15)的前上方,可实现曲轴箱21后部的小型化,确保曲轴箱后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247935A
公开(公告)日:2000-03-22
申请号:CN99118578.1
申请日:1999-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P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11/04 , F01P2003/021 , F02B75/22 , F02B2275/20
Abstract: 一种V型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可以用不太显眼的配管把水泵所输出的冷却水依次供给到第1和第2组合的水套和散热器。其中,把水泵62的输出管76连通到第1组合41的水套241,此外把第1组合41的水套241下部经由下部连通水管773连通到第2组合42的水套242下部,进而把第1组合41的水套241上部经由上部连通水管774连通到在第2组合42中形成并连接于其水套242的上部的合流室80,把下部和上部连通水管773、774配置在两个组合41、42的谷部28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04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080065604.4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0K6/48 , B60K7/0007 , B60K2006/4808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W2300/36 , B60Y2200/12 , B62K11/10 , B62K25/286 , B62M7/12 , B62M23/02 , Y02T10/6221 , Y02T1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其能够紧凑地配置电动马达的驱动机构,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实现电动马达的输出提高。混合动力式骑乘型车辆(1)具有:驱动力传递机构(62),其从摆臂(7)的车宽方向一侧将内燃机(E)的动力向后轮(WR)的驱动轴(52)传递;电动马达(63),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另一侧并从车宽方向另一侧传递驱动力。电动马达(63)的马达壳体(90)经由配置在马达壳体(90)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一对轴承部(91、92)被轴支承在从驱动轴(52)的安装有后轮(WR)的部分(52b)向车宽方向另一侧延伸的部分(52c)。转子(94)在一对轴承部(91、92)之间被自由转动地支承在驱动轴(5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680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136928.2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野村明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053 , F01L1/143 , F01L1/18 , F01L1/26 , F01L1/34 , F01L1/3442 , F01L13/0005 , F01L2001/0537 , F01L2001/34453 , F01L2001/34469 , F01L2001/3448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设置有可变气门系统的内燃机小型化,在所述可变气门系统中,每一个凸轮通过每一个摇臂打开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内燃机(E)的可变气门系统(20)设置有通过凸轮(21a、22a)的气门驱动力的作用被摆动的摇臂(23i、23e),和每一个提升量可变机构(30),所述每一个提升量可变机构(30)改变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的最大提升量。所述提升量可变机构(30)设置有推杆(31),所述推杆(31)由凸轮(21a、22a)驱动并使得气门驱动力作用在所述摇臂(23i、23e)上;和推杆支架(41),所述推杆支架(41)支撑所述推杆(31),并被电动机(51)驱动、且被摆动。最大提升量通过根据所述推杆支架(41)的位置改变其中所述推杆(31)紧靠在所述摇臂(23i、23e)上的位置而被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253650C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01135423.2
申请日:2001-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47 , F01L1/022 , F01L1/181 , F01L1/26 , F01L2105/00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气门装置,该内燃机(1)由(2)个以上的提升式气门构成进排气门(16、17)中的至少一方的气门(17);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具有2个以上的提升式气门的一方的气门(17)一侧,摇臂(30)形成跨过火花塞(13)的分支形状,另一方的气门(16)由凸轮轴(21)直接驱动开闭。
-
公开(公告)号:CN1113160C
公开(公告)日:2003-07-02
申请号:CN99118812.8
申请日:1999-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F02B75/22 , F02B2075/027 , F02B2075/1808 , F02B2275/20
Abstract: 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它即使不将后部机组的后倾角设定得特别小,也可不与变速箱体部无干涉地将链张紧器用升降器安装到后部组合的后壁上,它的一次传动装置与后部定时传动装置连结于曲柄轴两端,变速箱体的后部定时传动装置侧侧壁偏置于后部定时传动装置的一次传动装置侧的侧方。这样可将链张紧器用升降器很容易地安装在后部机组的后壁上而与变速箱体部不相干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