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39657.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2 , F01P5/10 , F01P7/165 , F01P2003/027 , F01P2005/105 , F01P2007/146 , F01P205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包括相互独立的缸盖循环水路和缸体循环水路,所述缸盖循环水路上依次设置有缸盖水泵、缸盖,所述缸盖循环水路中的冷却水由所述缸盖水泵的出口流出后,经过所述缸盖,提供给所述缸盖水泵的入口;所述缸体循环水路上依次设置有缸体水泵、缸体,所述缸体循环水路中的冷却水由所述缸体水泵的出口流出后,经过所述缸体,提供给所述缸体水泵的入口。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缸盖循环水路和缸体循环水路是相互独立的,能够实现对缸盖和缸体的分别冷却,还能够使得流经缸体的冷却水流量与流经缸盖的冷却水流量不同,从而使得缸体和缸盖能够同时冷却至各自最适宜的温度,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34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750699.7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27/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动压装装置,其包括压装轴、推力套筒、定位套筒以及调节螺母,压装轴包括同轴设置的螺纹段和安装段,推力套筒与螺纹段滑动配合,推力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挡接凸起;定位套筒设置在安装段上,定位套筒的外圆周面为待压装零部件安装面;调节螺母与螺纹段相配合;推力套筒设置在调节螺母靠近定位套筒的一侧。本发明的手动压装装置通过螺纹旋动的方式,将轴瓦和衬套类零部件逐渐压入安装孔内,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砸入式装配方式使得轴瓦和衬套类零部件的清洁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轴瓦和衬套类零部件在装配时受到损伤的可能性;且能够使得装配精度得到较好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76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554602.6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预热控制方法及模块,方法包括:S01:判断水温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否则执行S011‑S012,是则执行S02;S011:采集冷却液温度和大气压力;S012:根据冷却液温度和大气压力,获取第一预热时间;S02:判断环境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否则执行S021‑S022,是则执行S03;S021:采集环境温度;S022:将冷却液温度置为S021中的环境温度,并执行S011‑S012;S03:判断增压中冷后进气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否则执行S031‑S032,是则执行S04;S031:采集进气温度和大气压力;S032:根据进气温度和大气压力,获取第二预热时间;S04:将冷却液温度置为预设值,并执行S011‑S012。本公开的柴油发动机预热控制方法可有效避免预热装置因加热过长时间导致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11741.5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汽车动力性能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车辆当前工况;判断所述当前工况是否为起步工况或急加速工况;如果是,控制空调进入断开状态;判断电池电压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是,控制发电机进入断开状态;判断发动机水温是否低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控制风扇进入断开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提升汽车动力性能的控制方法,通过在特定工况下关闭某些消耗发动机功率较大的配件,减少配件的能量消耗,使更多的能量传递到车轮以驱动车辆,从而实现了车辆动力性能的提升。其中,该提升汽车动力性能的控制方法无需改变车辆的动力系统的现状,使该方法的实现成本几乎为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01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508121.0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 , F01M13/0011 , F01M2013/0016 , F01M2013/0061 , F01M2013/0083 , F01M2013/04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窜气排出组件,包括缸盖护罩和分离盖板,缸盖护罩固定盖合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分离盖板固定于缸盖护罩的内侧壁上,且分离盖板与缸盖护罩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分离盖板上设置有回油槽;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隔板和精分离棉板,进气隔板和精分离棉板均固定于分离盖板上;进气隔板与精分离棉板之间设置有撞击板,撞击板将空腔分为粗分离腔和精分离腔,撞击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窜气排出组件,高度集成于缸盖护罩内,进气和回油都在缸盖护罩内部进行,省去了软管的布置,不存在冬季结冰的风险,并且包含粗分离及精分离,使得油气分离效果更好,更稳定,同时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01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508121.0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窜气排出组件,包括缸盖护罩和分离盖板,缸盖护罩固定盖合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分离盖板固定于缸盖护罩的内侧壁上,且分离盖板与缸盖护罩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分离盖板上设置有回油槽;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隔板和精分离棉板,进气隔板和精分离棉板均固定于分离盖板上;进气隔板与精分离棉板之间设置有撞击板,撞击板将空腔分为粗分离腔和精分离腔,撞击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窜气排出组件,高度集成于缸盖护罩内,进气和回油都在缸盖护罩内部进行,省去了软管的布置,不存在冬季结冰的风险,并且包含粗分离及精分离,使得油气分离效果更好,更稳定,同时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67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0111741.5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汽车动力性能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车辆当前工况;判断所述当前工况是否为起步工况或急加速工况;如果是,控制空调进入断开状态;判断电池电压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是,控制发电机进入断开状态;判断发动机水温是否低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控制风扇进入断开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提升汽车动力性能的控制方法,通过在特定工况下关闭某些消耗发动机功率较大的配件,减少配件的能量消耗,使更多的能量传递到车轮以驱动车辆,从而实现了车辆动力性能的提升。其中,该提升汽车动力性能的控制方法无需改变车辆的动力系统的现状,使该方法的实现成本几乎为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09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66524.2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螺接件夹装机构及螺接件拆装工具,螺接件夹装机构包括导向盘、多个锁合结构和驱动装置,导向盘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多个锁合结构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一夹槽,夹槽用于夹装螺接件的头部,各锁合结构沿内外向可活动地安装在导向盘上侧上,使得各锁合结构向靠近或远离夹槽中心的方向移动,以限定出不同大小的夹槽,驱动装置与多个锁合结构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多个锁合结构在内外向活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锁合结构限定的不同大小的夹槽夹装不同尺寸的螺接件的头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拆装不同尺寸的螺接件需要更换不同的拆装工具,导致螺接件拆装工具的通用性低的问题,提高了螺接件的拆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54602.6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9/04 , F01P11/16 , F02M31/042 , F02M35/1038 , F02N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预热控制方法及模块,方法包括:S01:判断水温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否则执行S011-S012,是则执行S02;S011:采集冷却液温度和大气压力;S012:根据冷却液温度和大气压力,获取第一预热时间;S02:判断环境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否则执行S021-S022,是则执行S03;S021:采集环境温度;S022:将冷却液温度置为S021中的环境温度,并执行S011-S012;S03:判断增压中冷后进气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否则执行S031-S032,是则执行S04;S031:采集进气温度和大气压力;S032:根据进气温度和大气压力,获取第二预热时间;S04:将冷却液温度置为预设值,并执行S011-S012。本公开的柴油发动机预热控制方法可有效避免预热装置因加热过长时间导致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24453.2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海宁
IPC: G01M17/007 , G01L5/0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商用车载荷识别方法,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基于车载的加速踏板等原车配件,并结合车辆动力学原理,在预先标定前提下对载荷进行估算,实现相比现有技术更为精准的无载荷传感器参数估计方案。具体是采用扭矩直接反映车辆受力作用,基于不同载荷情况下车辆起步需要克服阻力而输出的扭矩差异通过查表对比方式来识别载荷,特别是提出在一个特定的起步阶段进行载荷识别,该识别工况能够显著降低风阻、制动器等外界复杂因素干扰导致载荷估算不准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在车辆现有的硬件配置不改变的基础上可靠识别出车辆载荷,尤其适用于纯电商用车和采用电机起步的混合动力商用车的载荷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