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功率模块的冷却异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2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7031.4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功率模块的冷却异常识别方法,涉及电动汽车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车辆的埋点数据;根据每个车辆的电驱信号和每个车辆的驾驶状态信号,确定每个车辆的实际温度参数以及每个车辆的数据特征时间序列;获取每个车辆的电驱拟合曲线特性表;根据每个车辆的预设电驱工况参数,采用每个车辆的电驱拟合曲线特性表进行温度参数的拟合,得到每个车辆的参考温度参数;根据每个车辆的参考温度参数、实际温度参数以及数据特征时间序列,对每个车辆中的功率模块进行冷却异常识别,得到冷却异常风险参数。本申请可在大批量车次数据下,既提高车用功率模块的冷却异常识别速度,又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精度以及稳定性。

    一种电机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44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662909.X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时刻电机的电机温度指令、电机转速指令和冷却水温度查询信号矩阵表,能够快速获取对应的目标直轴电流和目标交轴电流;进一步地,根据电机温度指令和电机实际温度获取第一控制参数;根据电机转速指令和电机实际转速获取第二控制参数,并根据目标直轴电流调整第一控制参数,根据目标交轴电流调整第二控制参数,使得永磁同步电机更快地达到电机温度指令、电机转速指令对应的目标工作状态,提升电机控制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方法中,不需要额外设置任何测功机、传动轴等动力源设备,简化了电机控制流程、降低了电机控制成本。

    一种基于用户大数据电驱系统可靠性循环工况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924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06081.7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大数据电驱系统可靠性循环工况构建方法。所述基于用户大数据电驱系统可靠性循环工况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各个车辆的基本运行数据;对各个基本运行数据进行划分,从而获取典型区域数据,典型区域数据包括短行程片段数据;对每组典型区域数据进行如下操作:对获取的各个单位里程疲劳损伤信息做统计计算,选取95%分位的损伤值作为该组典型区域的单位里程疲劳损伤值;获取典型区域循环工况;获取基于循环工况的单位里程疲劳损伤值;获取循环系数;获取典型区域数据的最终循环工况。本申请通过典型区域的单位里程疲劳损伤值以及基于循环工况的单位里程疲劳损伤值进行融合从而获取循环系数,从而构建出更为精准的最终循环工况。

    新能源车辆的行驶工况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41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54232.6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的行驶工况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运动学片段;根据运动学片段确定行驶道路类型;确定车辆在各行驶道路类型中的运行总里程比例;根据运行总里程比例,以及各行驶道路类型关联的运动学片段的聚类结果,确定车辆在各行驶道路类型上的行驶工况。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新能源车辆在不同类型道路上的行驶工况进行科学客观地刻画,为后续台架试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电机位置补偿装置、方法及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99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7177.5

    申请日:2022-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位置补偿装置、方法及车辆。电机位置补偿装置包括角度采集模块、角度信息处理模块和角度补偿模块;角度采集模块,用于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根据系统时钟信号和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生成位置补偿数组;角度信息处理模块,与角度采集模块相连,用于接收经DMA搬运的位置补偿数组中的数据,基于位置补偿数组中的数据生成缓存数组,并根据至少两个缓存数组计算时间偏差数组;角度补偿模块,与角度信息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时间偏差数组和缓存数组,计算不同时间点下的角度补偿值。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利用系统自身的DMA资源进行数据的快速搬运处理,有利于缩短电机补偿周期,提高电机补偿的响应速度,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传感器误差补偿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161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132593.X

    申请日:2019-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传感器误差补偿系统,用于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进行补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传感器误差补偿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传感器误差补偿系统和方法,在每次补偿时,利用包括转子位置和对应的时间的数据对转子位置进行拟合,然后利用本次对应的相对时间和本次拟合得到的直线方程计算补偿后的转子位置,由于融合了多个计算周期的数据,所以能够有效的补偿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传感器因各种原因带来的精度误差,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精度及稳定性,有效的减少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功率损耗及噪音。

    一种基于压频控制方法的定子相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728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92096.X

    申请日:2017-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18 H02H7/00 H02H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频控制方法的驱动电机定子相序检测装置。由上位机、通讯模块、低压电池、高压电池、逆变器、示波器、定子构成;通过压频控制使低压电池、高压电池、逆变器、通讯模块、上位机联合工作并控制定子供电电压和供电电压保护,进而通过示波器观测定子相电流,实现定子相序正确性检测;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定子线圈还未浸漆固定且无需与定子配套的转子配合,即能够检测定子相序是否连接错误,能够在电机总成装配前,发现相序错误,并及时返工。同时提供了一种定子供电电压超限保护功能,有效地降低了电机总成故障率,提升了产品质量,节约了成本,该方法实现简单、通用性强、可靠性好、检测精度高。

    复合冷却系统、车辆及控制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8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5769.9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冷却系统、车辆及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冷却系统的领域。其包括第一冷却模块、第二冷却模块及感温模块,第一冷却模块用于冷却对功率半导体模块;第二冷却模块用于冷却对功率半导体模块或第一冷却模块;感温模块包括用于监测功率半导体模块温度以获得第一温度信号的第一感温件;第一温度信号小于第一阈值,第一冷却模块切换至启动状态;第一温度信号大于第一阈值,第一冷却模块和第二冷却模块均切换至启动状态。本申请包含独立设置的第一冷却模块和第二冷却模块,随第一温度信号改变,第一冷却模块可以单独工作或与第二冷却模块解耦工作,使复合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随冷却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提升对功率半导体模块冷却能力。

    一种车辆用基于用户大数据的工况分类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956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36309.1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用基于用户大数据的工况分类方法,车辆用基于用户大数据的工况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各个车辆用户上传的行驶数据,每个用户上传的行驶数据均包括多种参数类型以及每个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数据;将每个车辆用户上传的参数数据进行拼接,从而形成多组待分类数据组,每组待分类数据组均具有与其他组待分类数据组不同的参数类型;对各组待分类数据组进行分类,从而获取各种参数类型所对应的典型片段数据。在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用基于用户大数据的工况分类方法中,基于真实工况的用户数据为基础进行拼接、分类等操作,相比传统的标准规定更加贴近目标用户真实使用情况,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驾驶感受。

    一种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178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96108.6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电机控制方法包括:利用电压控制量与前馈补偿量生成第一控制量;判断目标电压的幅值,当目标电压的幅值小于设定值时,将第一控制量作为控制输出量;当目标电压的幅值大于设定值时,判断第一控制量中的d轴分量与q轴分量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第一控制量中的d轴分量与q轴分量的符号相同,则通过第一控制量中的q轴分量以及前馈补偿量中的q轴分量生成控制输出量中的q轴分量,通过设定值以及第一控制量中的q轴分量生成控制输出量中的d轴分量;若第一控制量中的d轴分量与q轴分量的符号不同,则通过设定值以及电压控制量生成控制输出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